儿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多彩活动品味端午
TUhjnbcbe - 2023/4/3 20:34:00
什么叫做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473348.html

“刣狮”表演现场

昨日是端午假期第二天,泉州市各地举行的民俗活动精彩纷呈、韵味十足。在晋江梧林传统村落,刣狮、嗦啰嗹等民俗活动轮番上演,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在晋江东石,古琴爱好者奏响高山流水之音,与市民朋友共祈端午安康;在南安眉山乡外寨村,当地开展“粽情邻里与爱同行”主题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刣狮”活动精彩上演

泉州网6月5日讯(记者吴志明通讯员吴滢文/图)昨日下午,一场精彩的“刣狮”表演在晋江梧林传统村落上演。端午节期间,晋江梧林传统村落推出了“古风潮艺月”主题系列活动,刣狮、嗦啰嗹等民俗活动,还有布袋戏等非遗节目轮番上演,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来此共度端午。

下午4点多,伴随着阵阵锣鼓声,在一片热闹的氛围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刣狮”精彩上演。只见一蓝一红两只狮子跟随着锣鼓声的节奏,奔腾跳跃,表演各种技巧。另外三四个人手执锄头、斗笠等兵器,在前面逗弄着狮子,狮子则跟着他们闪躲腾挪,随着武师的操演,阵法不断变化。表演融合了武术、阵法操演和舞狮技巧,内容丰富,场面热闹。据介绍,当天下午,“刣狮”表演在风水池、枪楼、闽南风情馆、侨批馆、烧塔仔等地点定点演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看。现场不少朋友借机摸狮头,与狮头合影,期盼讨个好彩头。

据了解,在闽南地区,“刣狮”是一项将泉州南少林武术与狮子舞蹈完美结合的民间游艺节目。“刣狮”又叫“武狮”“舞南狮”。泉语“刣”即“杀”,“刣狮”即“杀狮子”。“刣狮”从道具、狮身制作到舞蹈的内容、过程、历史传承等,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与内涵。这项传统民俗已有近年历史。去年,泉州刣狮正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刣狮”表演中,狮头是狮阵的灵魂。不同的狮阵,狮头不大一样,但形象皆威武雄壮。由于狮头较重,舞狮头的表演者多为健壮的青年人,对年龄与体格要求较高。

古琴声声共庆端午

6月4日,晋江东石古寨龙江畔读书社里琴音绕梁,如潺潺流水,又似珠落玉盘,空灵悠远,震撼心灵。由晋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晋江市文联、东石镇*委*府、东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东石镇*校主办的“品味端午——古琴与传统文化习俗雅集”活动在此举行。晋江市古琴协会的老师们与市民朋友共聚一堂,聆听高山流水之音,欣赏传统文化之美,共祈端午安康。聆听琴曲之余,福建省*府发展中心特约研究员*良还进行了《晋江传统文化与节日民俗》专题讲座,推动传统文化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许雅玲林劲峰肖玉蓉摄)

粽叶飘香情暖社区

近日,鲤城海滨街道新门社区*委联合多个共建单位开展“*建引领邻里情粽叶飘香暖人心”主题活动。当天,共建单位志愿者、社区*员和居民代表们围在一起包粽子。之后,志愿者和社区干部走访辖区困难*员、空巢老人、低保户、残疾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粽子、米、油等生活用品和节日的祝福。(王丽虹摄)

“粽”情邻里与爱同行

活动现场宣传反诈知识

泉州网6月5日讯(记者魏晓芳*耿煌通讯员石倩雯文/图)3日上午,南安眉山乡外寨村“*建+”邻里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老人协会共同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粽’情邻里与爱同行”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村干部把糯米、粽叶等材料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大家分工合作开始包粽子。志愿者们围在一起,巧手翻飞,不一会儿工夫,漂亮的粽子成型。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看着自己亲手包好的粽子很是欣喜。

粽子蒸好后,村干部为辖区内户70周岁以上老年人、8户低保户等送去“爱心粽”与节日祝福,让他们感受到邻里大家庭的温馨和浓浓的节日气氛。

活动期间,工作人员还向参加活动的老人分发宣传单,向他们普及养老诈骗防范知识,以此增强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此外,现场还同步开展了裸房整治相关*策宣传,并就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活动结束后,外寨村组织巾帼志愿者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志愿者发挥奉献精神,对邻里广场及周边环境进行了打扫、清理,为群众创造了一个舒适的休闲环境。

在研学中体验端午习俗

小朋友体验“点雄*”

端午节期间,泉州多地举办端午习俗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品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6月4日,在晋江五店市,一群孩子在进行一站式体验端午节民间习俗活动,其中包括兰汤净手、点雄*、射五毒、投壶等民俗体验项目。“以柏树枝浸水净手,象征祛除过去一年的污渍和晦气。接着点雄*,民间认为雄*酒可以驱妖避邪,形成端午节时洒雄*酒风俗,用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

端午节当天,台商投资区东园镇溪庄村的儿童图书馆举行了一场公益研学活动。“端午节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志愿者当起老师,给孩子们讲述着习俗。之后的互动环节,在志愿者带领下,孩子们动手制作五色绳、驱蚊香包等,忙得不亦乐乎。

在闽南,包粽子是家家户户的端午习俗。泉州市第六中学、泉州市通*中心小学组织学生前往我家爱心共享厨房举行包粽子活动。“烧肉粽是福建特有的地方传统名吃,起源于福建泉州。”老师讲解道,肉粽以香菇、虾米、花生、猪肉、糯米等为原料。制作时先把糯米浸后晾干,拌上卤汤、葱头油,放在锅里炒得又干又松,再加上材料包好煮烂。“肉粽要趁热食用,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茸、红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口。”

□记者魏婧琳受访者供图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彩活动品味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