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非遗”离不开全球化背景,活态传承是“非遗”保护的基础
11月30日上午,齐鲁大讲坛第期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叶涛带来了《何为“非遗”——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的专题讲座,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刘德龙受邀作为嘉宾,主持了本场讲座。
30日上午,蒙蒙的细雨让初冬的济南寒意渐浓,而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思源报告厅内,一场气氛热烈的讲座正在进行。作为齐鲁大讲坛第期的主讲嘉宾,曾在山东大学读书任教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用“我在这个校园里待过28年”的深情告白开启了当天的讲座。
近年来,“非遗”一词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然而究竟什么是“非遗”,“非遗”保护是如何兴起的,人们对“非遗”的理解又存在哪些误区?这些都成为叶涛研究员在当天讲座中介绍的主要内容。
在叶涛研究员看来,想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非遗”,首先要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否则理解就会出现偏颇。
叶涛研究员在讲座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兴起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在他看来,这是正确理解“非遗”的基础。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阐释。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中,他着重讲解了“活态传承”、“共享性”等重要原则。“非遗是活态传承的,没有活的就不是传承。活态传承是基础,死了的就不是非遗,就不用保护。”叶涛研究员说。在介绍共享性原则时,为了能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叶涛研究员特意举了曾经引发热议的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的例子。
“因为非遗是活态的,是流动的,这就有可能在不同的地方形成相似的非遗传承。所以韩国人可以报端午祭,那是正确的,中国可以接着报端午节,那也是正确的。这是不同的主权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叶涛研究员认为,在非遗保护中,要互相欣赏,不要只强调源头,要在群体、地区、国家以及国际相互之间互相欣赏。除此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还包含社区参与、以人为本、整体性保护、群体传承、*府主导等等。
讲座结束后,很多听众上前和叶涛研究员互留联系方式,希望能有机会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带着上中学的女儿来听讲座的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从事文化工作多年,说起“非遗”好像也知道一些,但都是浅尝辄止。这次特意带着孩子前来听讲座,母女两人都觉得收获很大。
叶涛研究员也表示,对于“非遗”的认识,公众甚至学界还有很多模糊和错误的地方,他希望借助齐鲁大讲坛的平台,分享一下个人对“非遗”的一些理解,有讲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再探讨。
齐鲁大讲坛由山东省社科联、山东大学、齐鲁晚报、山东博物馆联合主办,以“搭建思想平台、共享精神财富”为宗旨。大讲坛坚持公益性原则,向社会免费开放,听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