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们喜欢在生日这一天举行祝寿活动,俗称“过生日”。
这种风俗是在南北朝时开始流行的。颜之推是北齐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的《颜氏家训》中记载:“江南常为童子贺”。
成年后的生日,在唐人的一些典籍中也有记载,那是用煎饼来庆祝的生日。
在两宋时期,做寿的风俗才风行,有些官吏也是用祝寿搜括民财。
民间祝寿,一般以十为一庆祝,谓之“做整生”,场面更为隆重,贺客众多。不是一整十的寿诞,称为「做散生」。
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带着寿礼来祝贺,寿礼有寿障、寿联、寿烛、寿桃、寿面,当然也有钱。
寿面,取其长,故又名长寿面。传说西王母蟠桃是三千年一开的,三千年一开的结果,吃了长生不老,故祝寿少不了寿桃,若不是桃熟季节,则以桃为工艺品,寿烛,为寿堂所烧,庆贺其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另外,民间也有“讨寿”的风俗,即以小孩见老人。《JPM》第四十三回,吴大玲子对月娘说:“把孩子抱出来,给老太太看,讨讨寿。”
除了「求寿」外,还有「借寿」。古代的人们相信人的寿命是由天定的,但是也可以像借东西一样。通常因人病入膏狱,又希望延寿,于是戚友中有人,自告奋勇借寿一岁,自告奋勇借寿一吉日,斋戒沐浴,到宗庙虔诚拜佛,嘱咐门神自愿借寿给病人。这一习俗曾在江苏淮安一带盛行。那确实是一种迷信。
总而言之,祝你生日快乐,毕竟这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