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哪种病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病种看权威
TUhjnbcbe - 2023/2/15 10:20:0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通知提出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10个目标:

目标一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目标二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目标三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

目标四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目标五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

目标六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

目标七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

目标八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

目标九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目标十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

《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说明》(全文附后)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病种;脑梗医院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数量中位居首位,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前3位病种之一;恶性肿瘤在我国位于居民死因排序首位。

《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说明》还指出,连续几年的《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医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治疗比例居高不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予以干预,以维护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还显示,产妇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不断升高,严重威胁产科患者健康,降低其发生率对提升医疗质量,保障产妇和新生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围绕目标逐项建立专门工作小组和技术团队,具体负责相关目标组织实施和持续改进工作。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破除原有管理模式的部门、学科壁垒和工作障碍,提倡多部门、多学科有效协同,按照各目标核心策略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的管理组织架构、相关制度、工作机制和实施路径,建立调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相关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积极性。各级卫生健康行*部门要将《目标》作为重要抓手融入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交流和宣贯,引导医疗机构围绕《目标》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和工作体系,做好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工作。各级各专业质控组织要将《目标》改进工作作为核心工作任务,为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

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说明

目标一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一)目标简述

1.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病种,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率对降低急性STEMI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是指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EMI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静脉溶栓治疗,首选PCI治疗。

(二)核心策略

1.医疗机构建立由心内科、急诊科、检验、护理、影像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急性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技术团队,并指定牵头部门。

2.医疗机构制订符合本机构实际的急性STEMI患者急救方案及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院内再灌注治疗规范化培训。保障医务人员随时到位,保障药品、设备、设施处于可用状态。

3.不具备PCI能力的医疗机构,要建立本机构急性STEMI患者急救转诊方案及流程,确保可以及早启动转运PCI、院内溶栓加转运PCI的早期再灌注治疗,并完善前期准备。

4.医疗机构建立急性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率的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进行本机构数据分析、反馈,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5.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目标二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

(一)目标简述

1.脑梗医院住院患者疾病诊断数量中位居首位,也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前3位病种之一。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有助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2.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是指对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和(或)血管内治疗。

(二)核心策略

1.医疗机构建立由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检验、护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技术团队,并指定牵头部门。

2.医疗机构制订符合本机构实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方案及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院内再灌注治疗规范化培训。保障医务人员随时到位,保障药品、设备、设施处于可用状态。

3.不具备再灌注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要建立本机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转诊方案及流程,尽可能完成“一小时急救圈”内转诊。

4.医疗机构建立急性脑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率的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进行本机构数据分析、反馈,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5.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目标三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

(一)目标简述

1.恶性肿瘤在我国位于居民死因排序首位。全面科学评估肿瘤患者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提高肿瘤患者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评估的比例可以提高肿瘤患者诊疗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提升肿瘤患者诊疗效果和生存率。

2.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哪种病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病种看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