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指导各地做好“十四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工作,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为什么要制订“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哪些临床专科将纳入建设重点?建设的主要方向是什么?跟着广卫君一起往下看。
《规划》指出,“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由中央财*投入70余亿元,支持了余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通过持续的支持和建设,我国临床专科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不过,我国专科建设仍面临挑战,临床专科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与“十四五”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适应。
《规划》指明了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主要方向:一是建设国际高水平临床专科;二是普遍提升主要临床专科能力;三是促进临床专科能力均衡发展;四是补齐薄弱专科资源短板。
“核心”“短板”“创新”专科要重点建设
《规划》明确,国家层面将围绕“核心”“短板”“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专科建设规划。
一是加强核心专科能力建设。根据我国居民疾病谱,选择致死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相关专科进行普惠性建设,保障相关项目全国各省全覆盖,进一步扩充优质医疗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二是补齐专科资源短板。根据近10年来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基础,结合近5年来患者跨省异地就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特点,针对不同地区群众就医需求较高的部分专业加强建设,特别是人口较多且既往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较少的省份。重点支持各省针对性加强心血管外科、产科、骨科(含手外科、脊柱外科)、麻醉、儿科、精神科及病理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平台专科建设。
三是推动关键领域技术创新。结合国际发展前沿,根据我国未来疾病诊疗领域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支持相关专科在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再生医学、精准医疗、脑科学、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关键技术领域进行创新,通过与大学、研究单位合作等形式加强复合型创新团队建设,争取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技术,推动相关专科能力进入国际前列。
各地实施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
为保障建设成效,《规划》决定,“十四五”期间由中央财*带动地方投入,从国家、省、市(县)不同层面分级分类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施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具体而言:
在国家层面,支持各省建设不少于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省级层面,31个省份累计支持不少于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市(县)级层面,31个省份累计支持至少个地市级和县级临床专科能力建设项目。
此外,根据各地疾病谱和临床专科能力基线情况,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重点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相关专科能力建设,西南地区和东南地区重点加强消化系统疾病、外科创伤性疾病等相关专科能力建设。
原则上,各省每年按照-万人口匹配1个省级专科建设项目;各地每年按照70万人口匹配1个市(县)级专科建设项目,不足70万人口的县(区)“十四五”期间至少保障1个项目。
据悉,规划将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建设、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的原则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建设责任。国家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在项目建设期末,首先由各省级卫生健康行*部门进行初步评估,评估合格项目报国家卫健委复核,复核评估合格的项目认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并挂牌。
编辑
尹蓁责编|张秀丽
综合来源
国家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