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靖远县五合镇板尾村,至今流传着一个“寇奶奶为人接生、悬壶济世”的故事,而在村后面寇奶奶的墓碑上时常挂满了被面,成为人们对寇奶奶纪念的最好例证。
寇奶奶的故事
寇奶奶坟茔据村里老人讲:很多年以前,寇奶奶本姓陶,古代妇女没有记载下来详细姓名,所以,我们无法知道她的名字,和丈夫寇老先生从外地落脚板尾村。因为寇奶奶善于接生,又会一些小儿妇科的疾病治疗,在当地很受大众欢迎。大家亲切称呼她为“寇奶奶”。寇奶奶终老于斯,安葬于板尾村。
寇奶奶墓后石碑因为时代久远,没有具体事例。据墓碑上的文字记载,道光八年是公元年,鸦片战争之前吧,距今将近年的时间吧,看立碑的署名是她的五个儿子,应该是老太太去世之后所立。
人们在寇奶奶坟墓后土祭祀据老人讲,这里曾经有石牌坊等物,后来在运动中损坏,已难寻觅。寇奶奶生前行善,去世后被当地人奉若神明,逢年过节,每当祭祀之时,前去凭吊,纪念善良的寇奶奶。
中泉家谱中的记载
笔者在网上找到了关于寇奶奶的记录,现在摘录如下:
《中泉寇氏宗谱》修成,从谱中才知道大坟坟主的详情。现将宗谱中对大坟主的记录抄录于后:
“ 寇陶氏懿行记
四世祖讳承诰,天财祖次子。元配陶氏,生卒失考。与其子生卒时间推算,约在清康熙末年至嘉庆初年。据口碑,出生于今白银区武川乡红岘村(陶家窑)。婚后,与夫先居中泉,生七子,少亡二,存五子:曰登榜、登鳌,登位、登贵、登魁。后与夫携子出走靖远一带,落脚于靖远县东升镇(原文如此,实为五合镇)板窑沟(今板尾村)。陶氏志决居其地,永不返乡。不久,承诰祖洒泪携子回中泉,途经*河,落水东流。登榜等子回原籍,后来,登榜等多次欲接母返乡团聚。母志不移,寡居板窑沟度过余生。仙逝后,用双缸对殓,安葬今板尾村马家窝窝。坟墓座南向北,冢高如丘,白刺藤蔓盘坟而生,郁郁青青,周围荒塬于上世纪80年代变为兴电灌区农田,四野一片碧绿,圣冢巍然居于其中,十分壮观。
寇奶奶墓碑陶氏祖母生前,寡居清霜,志坚不移,信奉佛教,广结善缘;性格虽刚毅,与人却和善。她心灵手巧,娴熟妇产儿科医术,运用针灸、推拿疗法和偏单药方,治愈了不少疑难病症。尤其是妇女产后风、小儿“四六风”、腰腿风寒等病症。由于她心系百姓,乐善好施,救死扶伤,不计报酬,当地人称“活菩萨”“善奶奶”。其善行义举,在板尾村民及远近县区百姓中有口皆碑。三百年来,有关“善奶奶”的佳话久传不衰。每年清明节或平常,前来祭拜“善奶奶”坟墓者络绎不绝。据说皆因祈福消灾、许愿求丁,保佑顺昌者,十有八九多有灵验。
寇奶奶墓今查谱谍世系,陶氏祖母身后,现有裔孙两千余众,可谓瓜瓞绵绵,人才济济,盖与其善行德泽有缘。
本段文字来自《善奶奶显灵记》
善良永志,人心向善
善良是一个人最大的美德。结合谱牒和当地传说,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人心宅厚,矢志于解除妇女小儿疾病的善良老人,为当地妇女儿童悉心付出而被很多人铭记于心,成为人心向善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