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挂号至少要提前一个月,还未必能挂上号。如今上海的专家医生定期在桐乡坐诊,看病可就方便多了。”市民朱女士因为孩子生长发育的治疗,每月医院看病,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嫔坐诊市妇保院,她特地赶来预约了一个专家门诊号。朱女士表示,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是个长期治疗过程,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专家的治疗,作为家长既省心又放心。
新生儿科+儿科齐发展
桐乡百姓在家门口看沪上名医
“专家来了,我们救治重症患儿更有底气了。”谈起此次合作,市妇保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由衷地表示,上海专家常驻市妇保院以来,新生儿科的疾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从一开始以收治新生儿常见疾病如新生儿*疸、低血糖等,逐步到现在有能力处置呼吸衰竭、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危急重症。”
早产儿呼吸、喂养、感染,每一关都是新挑战。“高危妊娠特别是高龄孕妇日趋增多,早产情况也愈发多见。”桐乡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执行主任兼新生儿科主任、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魏东告诉记者,“许多早产儿出生后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我们会根据患儿情况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前不久,新生儿科就收治了一名孕33周的早产儿,体重仅2KG,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医护人员立即为患儿进行了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和无创呼吸机支持,并进行严密的临床监测,2至3天后患儿呼吸明显改善,撤离呼吸机,又经过后续10余天治疗,最后痊愈出院。
截至目前,新生儿科共收治患者例,抢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气胸、感染性休克等危重病人20例;收治早产儿93例,最低体重g,孕周最小32周;开展了18例无创机械通气,2例有创机械通气等新治疗技术;开展了床旁DR、床旁心电图、床旁微量血气分析等新检查技术的运用……
与此同时,去年12月3日,儿科病房的开设也打破了市妇保院儿科病区从无到有的局面,实现了儿科全天候急诊。至今,儿科病区共收治病人例,抢救危重病人15例,与医院双向转诊9例,开展了肺功能检测新技术。越来越多的患儿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和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学术+管理两抓手
全方面提升市妇保院医疗水平
9月21日,市妇保院邀请了医院及嘉兴本市级的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到桐乡就《医院儿科常见危重症的诊治》作专题讲座,主要围绕新生儿及儿童常见病疾病诊治,对国内外最新的理论、观点、研究以及诊治规范展开讨论。参加讲座的学员表示,课程内容丰富,对基层儿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指导规范作用。
除此以外,市妇保院在儿科和新生儿科科室管理上进一步规范化,做到“门诊+病房”的医护人员相对固定,有利于更好地观察患儿的病程发展,改善家属和患儿就医体验,提高满意度。同时,对于母婴同室的新生儿,也要求每日查房的新生儿科医生严格执行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管理建议,仔细观察,及时撰写病程记录,做好交接班,对高危儿的可能风险做好预判,避免母婴病房新生儿突发病情变化。
“与医院合作以来,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新生儿科)的健康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陈卫民表示,桐乡市委、市*府以及市卫健局历来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把“融入‘大湾区’,接轨大上海”作为提升全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以开放的视野、超前的理念、创新的思维谋划好桐乡医疗“接沪融杭”工作,加快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互联共享。“我们将继续深化和医院医院的合作,聚力加强母婴安全保障、人才学科建设、科研教学和科学管理等工作,不断推动桐乡市妇幼健康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