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会成为凶手?
你或许不敢相信,平时过马路都要小心翼翼的自己,可能会在网络上,成为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手,使用一种比刀锋还要尖锐的利器——键盘,轻而易举的就杀死了一个人。
而最近,死于凶器“键盘”的那个人,姓安。
文/咸鱼
1
人人都是凶手
键盘就是最尖锐的凶器
事情发生四川德阳,一天,35岁的儿科医生安某和丈夫去某游泳馆游泳,13岁的男童也和同学在该游泳馆里游泳,双方恰好在同一个泳道。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泳道狭窄,游泳的人又多,发生碰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跟人道个歉,就相安无事了。
然而8月20日,当13岁的男童“冒犯”了安医生,安医生要求道歉的时候,男童却拒不道歉,安医生的丈夫一怒之下,把男童的头按到了水面之下,并打了男童。
事情发展到这里,也不过是一件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生的小争执。
但是,13岁男童的家人竟然将视频爆料给当地媒体。
在视频中,男童的妈妈对事情进行了“简单”描述,说是对方恃强凌弱,竟然公然暴打未成年男童。
于是,一则名为“妻子疑遭男童碰撞,水务局人员将男童摁在泳池暴打”的新闻登上了微博热搜。
暴力+公职+未成年少年的关键词组合,刺激了久久没有新鲜事的网络,网络立刻有73.6万的网页进行了报道,一边倒地谴责安医生和丈夫。
在这些新闻之中,13岁男童俨然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
新闻中男童“立刻向妻子道歉”,“水务局人员怒扇其耳光”等字眼向人们刻画了一个天真少年与无赖夫妻的故事。
网民的愤怒不断地升级,纷纷化身为正义使者,用人肉搜索的方式不断深挖,把当事人的手机号、工作单位等都给爆出来!
安医生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醒来,就成为了全民公敌,互联网上、手机上都向她发出了恶毒的诅咒,而单位里的压力,最终成为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4天之后,安医生不堪舆论压力,说了一句“妈,我出去一下,2分钟就上来”后服了片药自杀,留下一个可爱的孩子和丈夫。
而事情如今,却出现了反转。
13岁男童并不是碰撞到了安医生,而是疑似摸臀。
并没有立刻停下道歉,而是拒不道歉,还向对方吐口水、做*脸。
13岁男童的妈妈在视频中只说了安医生丈夫打孩子的事情,却没有说她当晚带着亲戚,把安医生打了一顿,安医生还报了警,亦没有说,她在第二天带着医院,医院将她开除。
随着安医生的自杀,真相终于浮出了水面,而之前恶意诅咒安医生,逼安医生自杀的那群人,又突然倒戈相向,以同样的方式,“问候”男童一家,恶意诅咒和漫骂又铺天盖地的弥漫到网络上。
原本应该是由警察协调处理的日常纠纷,至此演化成了一场网络暴力。
但至今都没有任何一个键盘侠出面,说自己应该对安医生的死亡负责。
安医生自杀之后,深爱她的丈夫跪在她的病床边,泣不成声。谁也想不到只是一件日常摩擦的小事,竟然最后能严重到要以人命相抵的程度。
最终受到最大伤害的,却是什么都没做错的安医生。
2
不明真相的
网络暴力层出不穷
开头放一张恶劣的图片和视频,让网络暴力与人肉搜索将人逼到无路可退之后,再来一波反转?这个情节和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当然很熟悉,毕竟现在距离王凤雅去世的年5月4日也才刚刚过去三个月而已。
事情发生在年11月,当时,小凤雅被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因为患病需要巨额的化疗费用,农村家庭出身的杨母只能在水滴筹平台上发起了筹款。
幸运的是,网友慷慨相助,令杨母看到了希望。
不幸的是,在年4月8日,有大V公开发微博质疑小凤雅的家长杨母,认为其募捐后对小凤雅消极治疗,并挪用善款来治疗小凤雅弟弟的唇裂,重男轻女,涉及诈捐。
一石激起千层浪。
微博上炸开了锅,“诈骗”、“恶魔”、“遗弃”、“杀人”等种种谩骂铺天盖地而来。
杨母被卷入舆论的漩涡,光是“手机、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