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浙江大医院急诊科护士为一名新生儿做检查。新华社记者*宗治摄
图为儿研所风湿免疫科周志轩主任(左)远程会诊。医院供图
一名“重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患儿到首都儿医院皮肤科就诊,当时正值元旦前夕,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住院困难。于是,该患儿通过转诊绿色医院儿科住院。后者的“刘晓雁儿童皮肤病工作室”医生定期到病房会诊。在医护人员细心照料下,患儿一个月后好转出院。
这一案例充分显示出北京儿科学科协同发展、盘活资源产生的积极成效。医院管理中心日前举办媒体沟通会介绍,北京市儿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历经近3年探索与实践,已联合18医院,搭建了“医疗协作、科研协同、教学同步”3张共建共享网络,推动儿科乘风破浪“成团”发展。
机制创新
盘活儿科资源“一盘棋”
儿科苦儿科难,儿科不挣钱,还有高风险,结果受重视程度低,发展缓慢,真是成了“小儿科”。“对此,大家有共同的感受,医院能够真正把儿科做强做大。”北京市儿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倪鑫说,“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能够把儿科共同拉起来,医院的儿科都能够有覆盖一定地区的诊疗服务水平和能力,让医院去跑、去挤,医院儿科就诊就可以了。”
解决问题的钥匙就是“打包发展”。近3年来,经过日常运行机制和长效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协同中心形成了牵头单位—联合牵头单位—医院的协同合作模式。
作为牵头单位与联合牵头单位,医院和首都儿医院结合各单位的优势特色和发展需求,医院儿科医疗资源整合为“一盘棋”,向协同单位成员提供疑难病诊治的便捷预约、会诊、转诊、特殊检查检验等绿色通道,以及医师培训、科研合作等综合服务,力求同步提升各院儿科诊疗、科研与人才培养水平,实现患儿分散就近就医、儿科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年,首都儿医院医院的儿科主任,开展了儿童支气管镜检查和灌洗技术,医院该项技术的空白,提升了该院常见儿童呼吸道疾病的诊疗能力。截至目前,已完成儿童支气管镜手术21例。
医疗协作
织牢患儿就医便捷网
医院完成新生儿病区筹建、医院完成儿科急诊筹建、医院实现儿童肿瘤救治能力提升、医院实现儿科呼吸与皮肤病诊治的全面升级、医院逐步打造完善的新生儿诊疗平台……3年间,两家牵头单位加强外派人员遴选、考核,根据儿科发展方向及覆盖区域儿科就医需求,制定适宜的学科建设方案,填补成员单位学科、技术以及病种收治等多方面医疗空白。
根据“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指导思想,协同中心筹建了远程会诊中心、转会诊平台和新生儿转运平台,实现患者诊疗信息院际间实时传输,保障转院接诊、收治患者双向无缝衔接,协同单位成员间患者转诊安全、高效、及时,真正实现让病人少跑路、信息多跑路。
年,北京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医院收治了一个免疫性脑炎患儿,常规治疗后病情好转,但入院14天开始出现持续高热,伴畏寒,咳嗽,肺CT提示右肺炎症,因病情复杂经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会诊后转入医院风湿免疫科,脑脊液检查提示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后转入感染科治疗。经规范治疗,历时69天病情好转出院。
按照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网络模式,协同中心建立了危重新生儿转运培训机制,修订危重新生儿转会诊相关制度及方案,编撰《危重新生儿转运实用技术手册》,开办了危重新生儿救治、转运学习班,达到规范专业急救服务医疗机构和综合医疗机构危重新生儿抢救技术、进一步提高危重新生儿救治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有效控制新生儿死亡的目的。仅儿研所的危重新生儿转运数量就由年的人次增加到年的人次,增长78.3%。
近3年来,协同中心各医院积极开展深度医疗合作,开展联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远程会诊,推广临床诊疗方案、临床路径、儿科质控和培训等,不断提升中心成员单位儿科医疗同质化水平。比如年,实现医院自制剂水合氯醛胶浆向医院的调剂,弥补后者口服镇静药物使用空白,方便临床检查操作,提高患者诊疗依从性及就医体验;儿研所的肤乐霜等院内制剂,实现了在医院的跨院调剂使用,方便患儿就近诊疗。
科研协同
织密资源共建共享网
据协同发展中心秘书长、首都儿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谢向辉介绍,协同发医院“院际间”的儿科科技资源共享共建模式,努力实现优质儿科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
牵头单位医院和联合牵头单位首都儿医院已共享54台大型科研仪器平台设备,成员单位可通过电话预约使用,仪器平台整体年服务时长达小时,服务课题项目达百余项,助力协同成员单位科研水平的提升;对于临床高度怀疑遗传因素相关的疾病,为成员单位提供测序服务;已开放共享儿童样本库资源共享平台,中心内部实现多中心样本、标本存储,同时也可以申请查询样本库现存样本情况;已开通儿科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如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及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使用等,专业的儿科方法学团队定期开展方法学培训。
教学同步
优质课程全部搬到线上
学科发展离不开教育。据医院管理中心科教处处长潘*华介绍,目前协同中心已完成跨院教学专家库的建立,先后举办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8场、儿科住院医师能力技能大赛2场、儿科住院医师能力考核6场、儿科住院医师师资培训研讨班4场,累计余人参与,有效提高了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
以协同中心为依托,各成员单位联合完成儿科专项《北京市儿科临床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儿科继续医学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共享》以及《共建优秀儿科师资培训体系》项目的研究;创新儿科继续医学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建立了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受疫情影响,协同中心加快筹建线上学习平台,挑选各专业优秀的师资课程,将条课程视频上线,为各家成员单位建立了独立的免费网上平台登录账户和密码,供各成员单位登录平台学习。线上学习平台的建立开启了协同中心新的教学及学习模式,解决了协同成员单位住院医师因忙于临床工作而无法参与集中授课的难题,达到了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从而为住院医师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