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鸭子应该在什么地方呢?”
听到张慧华的话,乐乐(化名)将小鸭子的拼图准确放到了玩具板上。
▲张慧华正在引导孩子完成事物相同属性训练
这是梁平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一对一训练课程,目的是为(语言)发育迟缓和构音障碍的孩子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其恢复该年龄阶段的水平。
个性化儿童言语训练
据悉,梁平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在年2月开设了儿童言语训练,主要针对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障碍、构音障碍等问题进行诊断、干预和训练。
像乐乐这样的孩子并不多见但也不罕见,言语训练师张慧华介绍,“截至4月底,儿童言语训练课程已经开设了多节课,越来越多的家长闻讯而来。”
▲正在完成功能性动作的桐桐
桐桐(化名)今年2岁7个月,经评估发现其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且有轻微的自闭症倾向。在儿童保健科经过一个疗程的训练之后,成功恢复到接近两岁的水平,训练前不说话,模仿能力差,不看人,唤名无应答,训练后模仿能力增加,眼神对视好,听从指令,主动语言明显增多,唤名立即反应和回应。目前已经在进行第二个疗程的训练。
“以操作性游戏、互动方式提升认知、理解能力,改善交流态度,以及增加口语表达是整个儿童言语训练的进程。针对第一阶段的孩子,我们会进行一些注意力和模仿能力训练,运用游戏的方式来操作一些生活用品和相关事物的基础功能性动作;第二阶段就是训练事物之间的匹配,寻找相同属性的事物,这个阶段需要有很好的专注力和配对能力;第三阶段随着孩子的能力水平往上增高,进行对应年龄的认知训练和口语表达训练。第四阶段.......”张慧华详细讲解道。
作为重庆市医学会儿科学会、儿保与发育行为学组委员单位,梁平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服务范围包括群体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儿童营养与喂养指导、儿童发育行为监测、儿童五官保健、高危儿管理与随访、早期教育等。
近年来,科室还开展了骨龄评估、耵聍冲洗、视力筛查、孤独症筛查、韦氏智力测定、适应能力及语言功能评估等,针对语言发育迟缓、构音不清的患儿开展一对一的专业训练。
“每一个孩子的言语训练,我们都会经过全方位评估后,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和家庭指导。”张慧华补充到。
保健+临床,竭力保障儿童健康
年,梁平区妇幼保健院正式成立儿童保健部,由儿童保健科、儿科组成。
儿科由新生儿科、儿科门诊和儿科住院部三部分组成,科室相继开展了腰穿、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雾化吸入、振动拍痰、血气分析等技术,近年来还开展了一系列内分泌功能试验如生长激素、性激素激发试验,糖耐量试验、皮质醇节律、小剂量(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诊疗范围除儿童及新生儿常见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外,还开展儿童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如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糖尿病、身高管理、性发育等疾病的诊治工作。
▲儿童保健部大家庭
据儿童保健部主任刘志慧介绍,儿科门诊长期由沟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及主治医生坐诊,同时配备3-4名穿刺技术一流的护士。开展了包皮环切手术、小阴唇粘连分离术、雾化、吸痰、静脉输液、NO监测等技术。
在刘志慧看来,医院,妇幼保健院服务的群体不同,管理思路也应随之调整。要应对时代的变化,理应回归本质。“保障儿童健康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保健为主体,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群体保健和个体保健相渗透是妇幼工作的运行模式。”
基于此,儿童保健部大力开展群体保健工作:在幼儿园的入托体检和在园管理上,引进软件系统,加强儿童健康管理的同时推进儿童眼和口腔保健服务;组织讲师团对托幼机构定期健康宣教,加强儿童疾病防控、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儿童优先,温馨呵护有温度
“宝宝,今天还在咳嗽吗?”
“来,阿姨给你量一下体温,把被子拉好。”
在儿科住院部的儿童专用床位前,护士小姐姐一边和家属沟通注意事项,一边给孩子测量体温,顺手拉了拉滑落的被子。
▲护士为住院小朋友测量体温
自年4月医院搬迁至新院区之后,儿科住院部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每间病房备有三个儿童专用床位和一台雾化治疗机,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在护士长涂娟眼里,她们从未把住院的孩子当病人,而是当成自己的孩子在疼爱。“宝贝”是对所有小朋友的称呼,也是与孩子亲近的一种方式。“现在的孩子都很懂事,有礼貌,配合度也很好,我们在言语上也会比较温柔。”
“内心里我们都希望孩子少生病,所以在家长陪孩子住院期间,都会对其进行健康宣教,让孩子从疾病治疗转化为健康预防为主。除了告诉家长一些注意事项,还会根据经验去教导她们如何照顾好孩子。”涂娟说。
▲住院孩子家长为科室送来爱心蛋糕
温馨的呵护,也换来了家长的认可和赞赏。春节期间,一名孩子的家长给科室医护人员送来了蛋糕和鲜花,感谢她们的辛苦付出,同时也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儿童优先、竭力保障儿童健康!”
刘志慧表示:未来科室将根据重庆市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加强儿保体系建设,包括标准化儿保门诊、儿童眼保健门诊和儿童发育行为门诊的建设,完善儿保基础上加强早教中心和康复中心的建立,加强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通过家长课堂、养育照护活动,入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