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济南六一儿童医院记录一位儿科医生的成长
TUhjnbcbe - 2022/11/14 17:27:00

见证中国儿科如何从小树长成参天大树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儿科从无到有,再从单一药物治疗模式发展到“医康一体”的综合诊疗模式,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一位儿科医生的成长经历,看看我国儿科怎么从一棵小树成长为参天大树的。

第一批医科大学生一颗种子扎根儿科

惆怅儿科如何突破单一诊疗模式

年,22岁的周忠蜀,赶上了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经过紧张的复习,虽然老三届学生竞争激烈,周忠蜀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华西医科大学。

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儿科医生也是极其短缺,周忠蜀毫不犹豫选择了儿科专业,在这里,周忠蜀系统学习了关于儿童保健、儿科疾病诊治原则等知识内容。实习时发现,儿童行为疾病越来越多,而我国的治疗模式局限于单纯医学治疗,很难满足儿童的康复要求。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周忠蜀,70、80年代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周忠蜀偶尔查阅到国外儿科的杂志,了解到国外儿科引入遗传学、影像学、CT、核磁共振等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应用行为训练等方法,这些诊疗技术和训练方法,就像一颗种子深深地埋在她的心底,对未来的儿科发展也有了懵懂的憧憬。

90年代第一批儿科博士留学日本萌生“医养康一体”思路

机会往往都是给有准备的人,一直在积极向上的周忠蜀,通过参加JICA项目,获得了日本留学的机会,进入日本赫赫有名、规模最大的私立医科院校——日本独协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众所周知,在日本医疗中,神经科学是最为出色的学科之一,通过参观以及学习,周忠蜀了解到,日本的神经内科诊室,除了神经内科,并开设了1个神经康复科,还设有心理咨询,在日本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特别需要注重康复,还配有感觉统筹综合治疗、运动、作业治疗等。

一直被单纯治疗模式所困惑的周忠蜀,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脑海中萌生了“医疗康复”统一整合的想法。

医院大展拳脚“治疗康复”模式初见成效

上世纪90年代,周忠蜀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儿科医学博士学成归国。

回国后,周忠蜀进医院、部级单位——医院儿科工作,并担任起儿科主任一职,着手构建“治疗-康复”的诊疗模式。

不仅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检验、检查技术,更是重视康复训练板块的搭建,这些资源的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儿科疾病的诊断水平和康复效果,因此,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和欢迎。周教授将这一经验推广到国际部,并受到国际友人的欢迎。

退休后不忘初心培养学生让医康一体成熟结果

年,周忠蜀教授退休后,不忘初心,将半生所学倾囊相授给自己的研究生、博士生,希望他们在医学上都有所成就。

另一方面,医院争相邀请周教授做健康顾问,经过的多次比较和了解,周教授发现,医院的“医康一体”与自己心目中的医疗康复体系的理念完美契合,认为“医康一体”不仅引进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检查仪器,提高了诊断水平,而且做到了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西医的优势和中医中药的优势,并将康复训练融入日常治疗的重要一环,这些资源的整合大大提升了儿科疾病的康复水平。

壹点号六一儿童健康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南六一儿童医院记录一位儿科医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