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小儿推拿李波小儿推拿起源发展儿推疗法特
TUhjnbcbe - 2022/11/1 21:15:00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205/4573521.html

山东小儿推拿李波:小儿推拿起源与发展、小儿推拿疗法特点、各流派学术特点

小儿推拿起源与发展

小儿推拿古称小儿按摩,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应用特定手法作用于特定穴位,以平衡机体阴阳、调理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门学科。是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的长期斗争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的。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如“匕周婴儿瘛所”治疗儿科疾病的记载。《素问·血气形志篇》中有“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按摩治疗疾病的记载。《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风”的记载,详述了多种小儿疾病的膏摩方法及方药,可见小儿按摩疗法在当时可谓盛行。至明代《幼科发挥》始见“推拿”一词,出现了《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小儿按摩经》等大量小儿推拿疗法专著,形成了一批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小儿推拿的独特理论体系逐渐形成。清代,小儿推拿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专著大量涌现,如《幼科铁镜》、《幼科推拿秘书》、《厘正按摩要术》、《小儿推拿广意》、《保赤推拿法》、《推拿三子经》等,小儿推拿的特定穴位达个,可谓资料丰富、手法多样、应用广泛。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医*策的指引下,关于小儿推拿疗法的研究更为深入,如推拿机理、手法、取穴等,多种古代小儿推拿专著重新刊印,临床广泛推行,至此,小儿推拿疗法可谓是蓬勃发展。

小儿推拿疗法特点

1、整体调理,注重辨证

小儿推拿疗法把小儿机体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诊疗疾病过程中十分重视整体的调理。《小儿推拿广意》中的“五经”理论认为,小儿也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手掌也可看成是一个整体的缩影,全身各个脏腑组织间都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整体系统。通过对五指的推拿,经过经络气血的作用,就相应地调节了五脏的功能,使其所属的各有关脏腑受滞的气血得以流畅,人体的各机能得以恢复与增强。另外尤为重视辨证论治,如《小儿推拿广意》中将腹痛辨为:热腹痛、寒腹痛、气滞食积痛、冷气心痛等,分别记载了不同类型腹痛的推拿治疗取穴以及方法。

2、特定穴位,讲究配伍

小儿推拿在长期的儿科临床实践中,逐渐了形成了一批特定穴位,这些穴位不同于《针灸学》中的特定穴,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小儿推拿特定穴一般呈点、线、面分布,以双肘、双膝以下者为多,古籍中所载小儿推拿特定穴近个。《幼科推拿秘书》记载“某病症,以某穴为主,则众手该用者在前,而此主穴,多用工夫,从其重也。盖穴君臣,推有缓急”,提出小儿推拿临床应用过程中对于穴位配伍的重视。

3、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小儿推拿疗法是古代劳动人民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过程中不断经验积累而来,经后世医家的完善发展形成,其操作方法多简便宜行,且无毒副作用及额外痛苦,小儿易接受,治疗范围广泛。加之“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小儿推拿疗法具有疏通气血,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的功用,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其显著的疗效已深入人心。

4、能治能防,便于推广

小儿推拿疗法临床治疗应用范围广泛,以疾病预防及日常保健方面的能力也不容忽视。如“摩腹”、“捏脊”等在日常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已广泛应用,深受小儿家属的欢迎。在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等方面的保健作用为大家所熟知。若能够进一步宣传推广,相信对于广大小儿的健康将有莫大的帮助

各流派学术特点介绍

小儿推拿疗法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因地域、师承等多方面的因素,逐渐形成了关于手法、操作方面的自身特点,并世代相传,于是有了不同的“小儿推拿流派”。目前影响较大的有推拿三字经流派、孙重三推拿流派、张汉臣推拿流派、小儿捏脊流派、海派儿科推拿、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等。

1、推拿三字经学派

继承了徐氏推拿学派精华,以李德修为代表,该派手法简便、取穴精炼,并提倡“独穴”治病;认为小儿“纯阳之体”,生机旺盛,易趋康复,治疗上以清法为主;其代表著《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

2、孙重三推拿学派

继承了林氏推拿手法,以孙重三为代表,以“十三大手法”、“四大手法”著称,提倡整体观念,取穴较灵活,讲究体穴与手穴有机配伍,随症加减,灵活多变。代表著有《小儿推拿疗法简编》等。

3、张汉臣推拿学派

以张汉臣为代表,该派取穴甚精,常用穴仅10余个,手法甚简,常用手法有推、揉、运、分、捏等;认为小儿“稚阴稚阳”,主张扶正为先,时时顾护正气;代表著有《小儿推拿概要》。

4、冯氏捏脊学派

以冯泉福为代表,以“捏脊八法”著称,认为捏脊可治小儿诸病,又称“捏积”,认为捏脊疗法通过捏拿督脉,具有使经络良性感传、恢复受损脏腑、疏通阻滞之气血的功效,在北京地区影响广泛;其代表著作《小儿捏脊》等。

5、海派推拿学派

以上海推拿名家金义成为代表,该学派在传统推拿手法的基础上融入了富有地域特点的一指禅、内功推拿等手法,以“推拿十六法”著称;提出了“通”法的概念,以痛为俞,通过在痛点的治疗,以祛除病痛。其代表著作有《小儿推拿》、《海派小儿推拿图谱》等。

6、刘开运推拿学派

以湖南推拿名家刘开运为代表,该派以推揉为主,拿按为次,兼以摩、运、搓、摇、掐、捏“刘氏小儿推拿十法”著称;临床以推五经多用,将五行生克理论应用于辨证、推拿治疗过程中。其代表著作有《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小儿推拿学》。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儿推拿李波小儿推拿起源发展儿推疗法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