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正式印发,为医疗机构期间“十四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做客新华网,解读“十四五”期间临床专科建设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做客新华网
着力解决专科技术能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新华网:“十四五”期间,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有哪些?
郭燕红: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体系,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及建设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措施。《“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制定和发布,是为了推进临床专科能力进一步提升,着力解决医疗卫生服务在专科技术能力方面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
在规划中,重点要加强五个方面的建设:
第一,提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特别是推动技术创新和转化。在“十四五”时期,针对新技术研发能力有待增强的这一关键问题,希望通过专科能力建设,支持相关临床专科加强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应用与研究,特别是成果转化。比如在精准医疗、再生医学、生物医学等前沿热点、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同时,大力推进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发展,特别是大力扶持包括传统内镜治疗、宫腹腔镜治疗、介入治疗、穿刺治疗以及局部微创治疗和改良外科手术方式在内的微创技术发展。同时,也通过适宜技术的不断推广,逐步实现内镜和介入等诊疗技术在县域内全覆盖,让先进技术能够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第二,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均衡发展。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区域间医疗技术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对此,希望在不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合理布局。相关建设项目应当与区域人口数量和人民群众医疗需求为基础,向非省会城市和中西部地区适当倾斜,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各地也要根据实际需求围绕薄弱领域和支撑性专科加强建设,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第三,加强专科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专科建设和专科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总体来看,我国优秀临床医疗人才仍然不足。我们提出要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并且以培养为主的原则,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包括顶尖人才、技术骨干、中坚力量与青年医师等不同层级的专科人才梯队。在优势学科领域要注重医学交叉领域以及再生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等复合创新团队的建设,重点发展特色亚专科,在薄弱专业重点加强临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造高质量的医疗团队,促进专科技术能力不断提升。
第四,优化医疗服务模式。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和要求呈现多层次的特点,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更多聚焦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医疗服务。在专科建设当中,支持研究推广像多学科诊疗MDT、快速康复技术以及医防融合、中西医结合等诊疗模式的具体应用,同时积极推动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加快人工智能和传感技术在医疗行业的探索和实践,利用线上和线下的服务接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连续的诊疗服务。同时,也争取在诸如手术机器人、3D打印和新医学材料应用,以及智能辅助诊疗、远程医疗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
第五,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永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核心,通过加强专科能力建设,进一步推广医疗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以医疗质量安全为循证依据,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
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过程中,我们希望所达到的目标是医疗技术能力与医疗质量的双提升目标。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新华网:专科能力建设对我国的医疗健康事业有哪些推动作用?
郭燕红: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不断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正是我们构建更高质量以及更为连续、更为公平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
从医疗服务供给侧来讲,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加强专科能力建设恰恰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在临床专科建设方面将从三方面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增长的要求。
第一,以需求为导向均衡建设。我们要求在省级和市级层面,在进行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布局时就要根据人民群众的疾病谱和看病就医情况进行分析,特别是以区域人口分布为基础,对各专科临床分配项目进行指导,主要聚焦区域内老百姓的多发病、常见病,特别要聚焦在区域中异地就医,也就是转出病人所涉及到的一些专业。我们要有意识地解决老百姓区域间、省际间的异地就医问题,要求聚焦老百姓异地就医所关系到的病种以及医疗技术背后的支撑学科建设。
第二,补齐医疗资源短板。我们支持各地根据实际需求围绕着短板弱项加强建设,比如从国家整体来看,产科、儿科、精神、感染是现在临床专业中老百姓需求高,但相对存在短板的。还有一些支撑专业,如重症、麻醉、病理、检验,还有与接续服务相关的,像老年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等。在加强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有人才的培养,也要有服务模式的优化,还要增加基础投入,包括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等各种方式提高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第三,更为注重多层次推进。在国家、省级、市县这些不同层面的建设方向是不一样的,通过多各层次推进更好地扩大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覆盖范围。在国家层面,就是要建设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国家队,在关键技术中要有突破,在一些关键领域中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以国家的专科能力建设项目更多的是聚焦国家队的建设,树医学技术领域的高峰。在省级层面,主要围绕着常见病、重大疾病来建设一批综合能力较强的专科群,保证在省域内能够解决一些重大疾病和疑难重症。在县域层面,聚焦县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提高综合能力,能够使得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在县域内解决。
在《规划》中,我们提出了临床重点专科“百千万工程”。“百”是每年在国家层面支持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不低于个,今年我们实际支持了全国个项目建设;省级每年不低于个,县级每年不低于个。“百千万工程”实际上也是体现了通过分层次的专科能力建设,使得医疗技术水平有一个普遍提升,推进整体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技术水平能力提升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
对医院感染采取“零容忍”态度
新华网:在《规划》中,强调将质量安全作为一项核心原则。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医源性感染之一,降低血管导管感染的难点在哪?
郭燕红:事实上,有了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分为两类,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所谓外源性感染就是我们常说的交叉感染,比如通过操作、通过物品的传递等造成的感染。通过手卫生、消毒、隔离等都是预防外源性感染的有效方法。而内源性感染往往是一些条件致病菌所带来的,比如免疫力低下或者通过一些操作带入了细菌发生感染。医院感染是不可能杜绝的,但我们追求“零容忍”的目标,也就是说通过有医院感染降低到最低。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医源性感染之一。我们之所以高度重视有几方面原因:第一,血管内导管是有创操作,感染几率高。例如穿刺的部位、维护的过程,还有很多患者带着导管回家,护理过程比较长,感染风险更高。第二,近年来血管内导管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接受相关诊疗措施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如肿瘤化疗、肾病透析等,在为患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感染风险。第三,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培训还相对不足,比如对各类导管的使用指征、留置管的操作、使用与维护,包括对患者的教育等方面都需要加大培训力度。与预防和控制感染的需求相比,相关的培训还显得不能够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从管理和技术上共同防控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新华网:在*策上,如何进一步改善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郭燕红:国医院卫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发布,对卫生行*部门的监管职责、对医疗机构的主体职责以及医疗机构的组织管理体系、医院感染的原则、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等都做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在医院感染的很多领域,我们都不断地加强技术规范和标准的不断完善,对于血管导管相关感染也同样如此。今年,国家卫健委印发了《血管导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年版)》,包括了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的要求。在管理上,要求医疗机构设定相关规章制度以及要求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还包括对感染的监测和感染的持续改进等。在技术上,例如在置管前评估患者的适应征,选择置管部位等;在置管中,对无菌操作的要求,医务人员技术操作的相关规定;置管后也有相应的技术要求。这个指南为指导医疗机构做好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一个遵循。医疗机构要根据技术指南,医院里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指导医务人员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感染。
此外,从年起,我们推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以目标管理的模式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断改善医疗质量,加大医疗安全管理力度。《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设定了十大目标,其中降低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就是一项涉及到各个科室的改进目标,我们也要求各级卫生行*部门、各级质控中心,以及行业组织和医疗机构共同努力,在改进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过程中要成立专项改进工作小组,制定改进方案,加大对临床相关医务人员培训,从而从多方面推进目标的持续改进。
总之,相关的预防和控制指南提供了规范的指引和遵循,改进目标就是把相关工作要求转化为行业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行动。我们也期待通过这样的一系列工作能够真正有效预防和控制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使这项工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的健康,保证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