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手掌放在患者胸骨中下方,另一只手掌放在第一只手上面,两手平行重叠,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重力垂直向下,进行用力、快速的胸外按压。”12月3日上午,来自贵阳市南明区五十家幼儿园的校园医生在红十字会中心老师讲解下正进行心肺复苏实践操作。
12月2日至12月4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主办,贵州省红十字会、贵阳市红十字会、贵阳市南明区红十字会、贵阳市南明区教育局承办的校医培训班在贵阳市开班授课。
记者了解到,本次培训分为两个部分,包括应急救护培训理论与操作以及常见儿童疾病科普教育。
“应急知识培训部分由红十字会中心老师担任讲师,同时我们还医院儿科、心理科医生来担任儿童常见疾病科普教育讲师。”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儿童成长天使基金工作人员王晓蒙介绍,校园医生和专职健康老师是关键群体,目前培训以校园健康安全知识普及、业务培训、实操演练和考核评价为主,围绕突发校园卫生事件应对、流行病预防与控制以及儿童生长发育、儿童昏厥、新冠疫苗注射、儿童心理问题、常见疾病处理等知识对校园医生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儿童保健知识,切实保障孩子生命健康。
“我们要知道成人、儿童正常的心率和呼吸频率,还要懂得通过观察人的眼睛和手脚判断伤者的状况。进入现场必须要做四件事:评估现场、保障安全、紧急呼救、实施救护。”培训老师教大家如何判断患者是否停止呼吸或心跳骤停,如何做心肺复苏,讲解了紧急止血方法和包扎时动作要领。
现场模拟演练,包括头、手、足等的包扎,心肺复苏等应急技能。
省医儿科主任付晓玲在课上特别提出“矮小症”,并呼吁校医们平时需要注重孩子的身高筛查,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省医儿科专家正授课《重视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及处理方法》
王晓蒙表示,关于校内儿童突发的健康情况,例如儿童昏厥、儿童意外外伤、儿童心理健康等方面,医院的专家都一一进行了授课,课程包括《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矮小症》《重视儿童多动症的表现及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