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国庆前夕,由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总工会、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主办的“浙江省中医护理综合技能竞赛”在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文校区隆重召开,赛后传来捷报:我院护理团队喜获团体一等奖(排名第一);胡婵娟护士长喜获个人一等奖、将被省总工会授予“浙江金蓝领”、“浙江省中医护理技能标兵”称号。
胡婵娟护士长是儿科所在十六病区护理部的掌舵人。这位“乘风破浪、勇夺第一”的护士长还是浙江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十百千”人才工程(杏林工程)中医护理优秀人才。在她的带领下,打造出了一支业务精、技术专、能力强的十六病区护理团队,静脉穿刺输液等护理技能自然不在话下,而且精益求精,为住院患者琢磨出了一套中医护理外治技术,医护携手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施巧计,助康复
4岁的晨晨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可是体弱易感,又有“高热惊厥”病史,每次感冒发热,“退烧药、镇静止惊药、挂盐水”都是少不了的,去年11月晨晨不慎受凉,出现流涕、发热,入住我院儿科病房后,除了予常规诊疗处理,胡婵娟护士长带领护士一方面快速执行医生的医嘱,另一方面介入中医护理,针对晨晨的高热症状,立即实施“耳尖放血”和“小儿推拿”的外治疗法,很快晨晨的热度降了下来,家长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来了,而且这次热度没有反弹,也没有挂水,家长直呼“中医绿色疗法真好”,从此,晨晨一有发热,就直奔儿科病房。当然,晨晨也是我们儿科外治门诊的常客,经过近半年的推拿捏脊、穴位贴敷等外治疗法,体质已经明显增强了。
“耳尖放血”、“穴位贴敷”、“小儿推拿捏脊”均属于中医外治方法。外治法源远流长,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通过经络传导,到达相关脏腑,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避免药物对胃肠道与肝脏的损害。对于轻症疾病,通过外治可单独起到治病作用,对于复杂的疾病,中医外治可以配合中医、西医疗法,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省中儿科医护团队开展的小儿外治技术,是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和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为基础,将传统中医外治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将中药穴位贴敷法、小儿推拿法、耳穴贴压法、中药足浴、拔罐疗法、刺络放血疗法等,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之效,应用于小儿高热不退、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落后、抽动症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方法绿色安全可靠,小儿接受度高。
省中儿科外治方法有哪些?
省中儿科病房护理团队
穴位贴敷法
穴位贴敷法是将中药制成膏或散置于特应穴位的外治法,目前开展止咳贴、开胃贴、通便贴、止汗散、遗尿散、助眠散等项目。
小儿推拿
具有舒筋通络、促进人体机能恢复的作用,根据不同的推拿手法在病情急性期和恢复期均可使用,尤其适合反复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的患儿。
耳穴贴压法
医生可通过耳廓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目前我科开展应用于反复扁桃体炎、消化不良、睡眠障碍等病症。
中药足浴
根据不同的病证采用不同的中药药包足浴,目前我科开展应用于小儿发热、睡眠障碍等。
拔罐疗法
改善局部及全身脏腑经络之营养,调整阴阳,疏通气血,从而达到疗病愈疾之功效。
刺络放血疗法
刺络放血既可以治疗急性疾病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等高热期,也可以治疗慢性疾病,代表的如刺四缝穴具有促进小儿消化功能、增强食欲之效。
医院儿科
欢迎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