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为中医药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张灿玾,字昭华,年7月出生,山东荣成人。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已六十余年,对内、外、妇、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自八十年代开始,承担部级古籍研究任务,并从事中医文献研究工作。年5月,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年届九十高龄的国医大师张灿玾,在为后辈授课时,仍然谦虚地说:“我希望大家将来都能成为国医大师,一定要超过我们。我觉得自己渺小的很,学得很不够,达不到大师的水平。我永远是中医界的小学生,所以在晚年起了个名字:杏林一丁。”
本文为首届国医大师张灿玾于年5月23日,在中国中医药报社理事会举办的“国医大师临床经验传承与研习班”的演讲。在演讲中,张老阐述了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的十个原则。其弟子已审阅。
我晚年给自己取了个名字:杏林一丁
各位领导、各位同道、各位来宾,今天我坐在这个讲座台上,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是一个快九十岁的人,今天来跟大家见面,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没有到过我们济南的朋友,大明湖值得大家看一看;另外也借这个机会向大家学习。特别是看到了这么多的青年朋友,我十分高兴。孔老夫子有一句话说“后生可畏”,后来的人永远需要超过前面的人,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不可逆转。
但是我们还得记住孔老夫子下面的一句话:“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就是如果你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无所作为,估计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我希望大家将来都能成为国医大师,一定要超过我们。我觉得自己渺小的很,学得很不够,达不到大师的水平。我永远是中医界的小学生,所以在晚年起了个名字:杏林一丁。
其次,我也很紧张。我还是想着前人的一句话,人如果认真学习,就感觉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很多。我每次翻过一本书看一看,就觉得很惭愧,有很多书没读,或者读过没读好。平时当老师,没上讲台以前,感觉自己好像是满腹经纶,但是要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就觉得十分的困难。我常跟年轻人说: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学生你再提高很困难。我今天来到这里,面对这样的题目很紧张,因为我对这个题目没有很深的研究,不敢说有资格来给大家讲点儿什么。
做科学研究,我自己到了晚年有这样的认识: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个学科永远在路上,它没有终点也没有顶峰。医学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我们永远是在路上。今天是一个研究题目,作为我自己来说,对西医的皮毛都不懂,到现在我虽然也看过很多的西医书,我当医生的时候也用过西药,我自己也吃西药,但是我对西医没什么研究。
作为中医的一员,我永远想着我还是在中医上下点儿工夫。我热爱中医,到了七十岁以后,对中医的感情更深,体会更加深刻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创造了这样一门具有独特理论的医学体系,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我永远忠于中医,但我也不是反对西医,西医也是一门科学体系,它有自己的特点,我拥护西医,也赞赏西医,但是我自己没这个水平,只能在中医上下工夫。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门医学谁也代替不了谁。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的十个原则
我要跟大家讲的是《心血管疾病中医的诊疗体系和诊疗原则》,因为中医对于任何病都从整体去看待,如果离开了中医的思想,那就很难适应下去。
1、注意中医学术体系的整体性
无论什么病,中医临床都要注意学术体系的整体性。就一个生物体而言,整体和局部,永远是相依相存的,无论是生理与病机,永远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一种病,它总是跟整体联系着,所以我们要从整体看待。
2、注意人与天地相参的学术思想
注意:“人与天地相参”的学术思想,就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学术思想。《素问》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个久应该念ji)诸子百家里都能见到这个思想体系。古人非常聪明,他们早就看到了人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头顶着天,脚踩着地,中间是生存空间。我们没办法改变天和地对我们的影响,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思想被引入到我们中医学术界的著作当中,认为我们应该永远遵守天地人的思想。现在有一个说法叫“天人相应”,从中医的角度,我们应该要讲“人与天地相应”。看病也好,研究问题也好,不要忘了天和地对人的影响,与人的健康、对人的疾病的生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个伟大的思想。我看过很多现代的著作,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3、注意中医“气化学说”在生理与病机方面的复杂性变化
仅举二文以证之。如《素问》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这段文字非常之精妙。不过有一个词请大家注意:“府精神明,留于四藏”,这个“留”和古代“流通”的“流”是个通假字,如果你讲错了,就理解错了。这段经文是对人生下来以后,从开始吃东西到成长、从吸收营养物到化成血液的过程,做了一个说明,这就是中医讲的“气化”。它不是讲的具体什么化合物怎么转变的,它是用“气化”的概念来讲消化到排泄的全过程。
《素问》又云:“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已……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化孤危。故非人物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天地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这一段讲的是一个人体升华过程。无论是你吃的饭、喝的水、你吸进去的空气,在你的身体全过程用四个字来归纳,就是取、已、升、降。这是一个生化过程,它有升就有降,光有升没有降不行,光有降没有升也不行。这是讲的人生理、病理的变化。人体所有的变化就是一个升华过程,一个气化过程。
我是不懂西医的,但是西医的书从生理到病理到病因到诊断我全都看过了,包括西医的内科学我叶全看过了,但很多的病到今天解释不清楚,很多的升华过程解释不清楚。所以我们当医生的,一点傲气都不能有,我们永远在路上。科学这个东西不简单、没有顶峰,中医西医目前来说是并存的,各有优势。就此而论,人体的各种生化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对人体的具体认识,还远远不是最终点。任何学术的发展,都永远是在前进和深化的路上。
4、注意“血”和“气”的相互关系,“形”和“神”的相互关系
气血相行,形神互依,这又与中医的“阴阳学说”相关,与中医学在先秦时期建立起来的对立互根,互为消长的理论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
今天大家讨论的题目是心脑血管,现在有一种提法叫活血化瘀,我觉得这个提法不太完整。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气血是永远不能分离的。中医有句经典:“气行则血行”,没有气的推动,血是不会动的,没有血,气也就成了一个空的东西了。气血也是相依相成的,活血化瘀没有气是不行的,只有气的推动才能使淤血化开。所以一个更完整的提法,是活血必须要理气,不理气,单纯的活血功效是不好的。心脑血管病必须要理气活血并用,不能单独提一个方面。补的时候,要补血还要注意补气,气和血是互依共存的,不能把它们分开来。这是中医的辩证思维,是中医的精髓所在。
5、注意运用中医的四诊八纲,进行病证的诊察和病机的分析
注意运用中医的四诊八纲,进行病证的诊察和病机的分析,特别是对证的辨别。“证”,古人或言“态”、“形”、“候”,都是一种病的反应,是病的证据。怎么知道你有病了?你要有证据,证就是长病的证据。对“证”的辨别,也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
拿现代医学说好象以证代病,不是那个意思。中医非常注重证的辨别,在《*帝内经》里,证是没有趋向的,它叫病态。西医有一个血脑屏障,中医讲三阴三阳。三阳为大门,三阴为内门,就像大门一样,它是人体的一道屏障,打破了三阳症大门就打开了,然后闯到内门里面,就是这个道理。这是中医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我今天特别提醒大家,在进行古代研究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文字学的研究。
下面讲证。最早的《*帝内经》是指病态,《*帝内经》说的态是一个意思,到了唐宋南北朝时代出了一个繁体字,言字旁一个正字的“証”,后来延伸过来也可以当证明,也可以当一个证据。但是不懂文字学的同志认为这几个字没有区别。你说生病了,医生就要找证据,我把这些症状聚在一起进行理论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病因,然后这是一个法。
中医不是不重视病,它更重视的是辩证。
只有通过这些证的辨别才能分析,这是中医必须引起重视的东西。一定要重视证的研究,要重视证的辨别。我看了一辈子病,非常重视证的辨别。
至于现在病症的运用,完全是可以运用的,你作为研究课题也可以研究,但在你的课题研究里面,如果你忘记了辩证,没有辩证,光是研究的结论得出一个方子的话,我看没什么多大的使用价值。中医不管治什么病,还是要注意它的个性。中医临床不是千人一方,是一人一方,所以重要的是找到它的个性,那你这个方子才更有针对性。
前几天我觉得身体不舒服,后来我注意到是感冒了。我说我感冒了,赶紧服药,前天就拿了两服药,到了昨天我感觉就恢复了,今天什么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你辩证辨的准的时候,一个感冒有时候两服药就好了。所以它有它共性的东西,但是更重要的找到它的个性。我们心脑血管病也要注意证的研究,对证的辨别。
6、注意运用医疗法则
也就是常说的治则、治法。非常广泛、丰富,法不胜数,方不胜多,这是数千年来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古人云“用药如用兵”,后来我又补充了一句话:“临证如临阵”。古代这个病字不是指长病的人,是泛指打仗用的兵器。敌人血气方刚,病来的时候你要躲避一下,等到他信心不足了,再去打才能打胜。
所以古代讲淝水之战,那就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当时就用了这个办法,虚晃了一枪。中医好多思想都是从用兵的思想和执*的思想得来的。医学这个东西是生生之道,第一个生字是养护的意思,第二个生字是生命,就是研究怎么样保护人体的生命。历来医学的举证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卫生部门和国家都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