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儿童保健科和儿科有什么区别该如何选择
TUhjnbcbe - 2021/12/14 15:41:00
医院挂号时都有过这样的疑惑:儿童保健科和儿科有什么区别?而对于儿保,在很多家长眼里,只是给孩子做体检、打疫苗的地方,也就量量身高体重头围,似乎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其实,儿童保健虽然看似简单,却关乎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儿保科的意义是什么?

儿童保健是指医生通过各个方面的维度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进行评测,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科普和指导。能够及时发现宝宝的生长发育异常和疾病隐患,可以监控孩子生长发育、科学喂养指导、儿童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儿童性早熟的早期发现、重金属检测、中医保健等等,涉及到儿童健康的各个方面,这些可以为父母提供宝宝全面的成长数据,根据宝宝的个人身体情况提供心理、生理的综合方案,让宝宝安安全全的度过孩童时期~

2、儿保和儿科有什么区别?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儿保重在“疾病预防”,对于潜在的一些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即使是身体健康的宝宝也应该定期做儿童保健,检查身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儿童保健的主要工作包括不限于孩子的生长发育监测、科学喂养指导、儿童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还有儿童性早熟的早期发现、重金属检测、中医保健等等,涉及到儿童健康的各个方面。儿科重在“疾病治疗”,也就是宝宝生病了要去治疗的地方。3、从多大开始做儿童保健?3岁以下儿童保健体检时间分别是1个月、3个月、6个月、8个月、1岁、1岁半、2岁、2岁半、3岁,建议3岁以后入托每年1次体检。儿童保健贯穿孩童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新生儿保健: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称新生儿期。新生儿时期儿童保健特别强调护理,如保温、喂养、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等。(2)婴幼儿保健:出生后到满一周岁为婴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此时接触外界较广,而自身免疫力仍低,传染病发病率较高,防病仍为保健重点。(3)学龄前期保健:从入托起(3岁)到学龄期期(7岁)开始之前称学龄前期(相当于幼儿园学期)。这个时期要注意预防近视眼和龋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一些生活的自理能力,端正坐、立、行姿势,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4、对于学龄前儿童的视力该如何保健呢?家长们要重视孩子视觉发育两个重要阶段:(1)关键期:3岁以前是人的视觉发育的关键期;(2)敏感期:3-12岁属于视觉发育的敏感期。①科学用眼,克服“长期、近距离”因素要想有效预防孩子近视的发生,让孩子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要克服“长期、近距离”两个因素。②规范孩子的生活习惯,改掉孩子吃饭看电视,睡前玩手机的不良习惯;在孩子日常膳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A、C、E以及B族维生素等蔬菜的摄入,也有助于预防视力下降。③科学用眼指南:带孩子多去户外活动,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且分次进行比一次性2小时效果更好。儿童保健科我中心儿保科有2名主治医师和1名主管护师,开展新生儿*疸检测、儿童视力筛查(如双眼屈光筛查仪,红光反射,眼球运动)、儿童听力筛查(耳声发射,定向筛查仪)、儿童智能发育筛查(DDST丹佛智能筛查)、铁蛋白测定、尿碘的检测等,为儿童的体检提供全面后备保障。儿童体检流程:新生儿家庭访视、满月健康体检、3个月到3周岁一共8次婴幼儿健康体检,提供每个体检年龄段的8次免费的体格检查项目,三次免费的血常规检测,根据相应的体检年龄段进行辅助检查:如铁蛋白测定、尿碘的检测、智能发育筛查、视力筛查、听力筛查等等,全程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保健科和儿科有什么区别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