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4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发布最新一期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对去年药品不良反应及事件报告进行全面总结、分析。
这次报告在各论部分就用药安全问题作总结,注射剂安全风险被重点强调。从国家这两年对合理用药的重视程度和相关*策风向,可以预判:今年基层限输令或将更严。加上疫情特殊期,基层想输液,会是难上加难!
特别值得广大基层医生注意的是,根据这一份文件显示,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静脉注射占一半以上。
按照给药途径统计,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给药占62.8%、口服给药占32.5%、其他给药途径占4.7%。注射给药中,静脉注射给药占92.5%、其他注射给药占7.5%。
注射给药途径虽然有吸收快、药量准确可控的优点,但可引起组织损伤、疼痛、感染,甚至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的缺点仍然存在。报告再次强调: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肉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望基层医生牢记于心。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年)全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为全面反映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的.4万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汇总,形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年)》,现予发布。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年)
为全面反映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提高安全用药水平,更好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组织编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年)》。
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情况
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药品“四个最严”要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法规制度不断完善,监测评价体系逐步健全,报告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风险控制手段更加成熟,相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药品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完善信息系统,进一步夯实监测评价工作基础。完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系统,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直接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正式运行,持有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得到有效推动。继续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探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新模式,目前已在家三级医疗机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年全国97.4%的县级地区报告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全国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达到1,份,为监测评价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强科学评价,及时处置风险预警信号。建立健全日监测、周汇总、季度分析工作机制,同时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