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沪公布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规划,看看重点推进
TUhjnbcbe - 2021/8/31 19:19:00

为进一步完善本市医疗服务体系,提高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与水平,市卫生计生委出台《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本市重点推进以下8个项目的建设,包括:

医院闵行院区(神经外科)、医院(儿科)、复旦大医院闵行院区(耳鼻喉科)、医院东院(肿瘤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传染病科)、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分院(妇产科)、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老年病科)等。详情↓

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十三五”规划(节选)

主要目标

到年,基本建成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和亚洲医学中心城市定位相符合的临床重点专科学科群,争创2家以上国家医学中心、10家以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5个以上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培养和引进一批国家级的医学人才,巩固本市临床专科能力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实现全市重点专科资源优化配置。

主要任务

(一)实施“腾飞计划”,打造高质量临床重点专科体系

根据学科发展水平及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状,瞄准国家和上海市重大发展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方向,在前期市级临床医学中心能力建设基础上,遴选管理水平高、基础设施好、服务能力强、医院为骨干单位,实施“腾飞计划”,构建本市临床重点专科“振龙头、强主体、展两翼”的发展格局,即:以国内优势专科为“龙头”,冲击国际领先水平;以国内特色专科为“主体”,打造国内一流的专科高地;以重点亚专科和新兴、交叉专科为“两翼”,培育新的专科增长点,同时,根据各专科的建设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调整。

1、振龙头,创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专科。

以“具备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能力,在权威学术研究机构专科排名榜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或科学技术进步奖,专科病种组合指数在全市列前三”等国内优势专科为主体,建设目标是争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先专科,代表国内专科发展的最高水平,重大疾病诊疗水平和疑难危重患者救治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医疗新技术临床转化能力,引领国内临床专科发展,瞄准国际医学前沿领域,参与国际标准、规范、指南制定,积极争取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鼓励学科融合,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专病专科临床诊疗中心,提升学科综合实力。

重点支持专业:普外科、神经科、泌尿外科、骨科、内分泌科、消化病科、儿科、耳鼻喉科、整形外科、皮肤科、传染科、中医肝病科、病理科、放疗科等。

2、强主体,巩固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专科。

以“在权威学术研究机构专科排名前五,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医疗技术水平突出二级专科以及部分三级专科,专科病种组合指数在全市前列”等国内特色专科为主体,建设目标是巩固国内专科发展的一流领先水平,掌握核心和关键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创新能力和学科发展在国内起到骨干作用、在国际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积极争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对于群众满意度高、服务质量好、疗效显著、服务价格合理的临床适宜技术予以支持和推广。

重点支持专业:心脏病科、妇产科、眼科、肿瘤科、胸外科、呼吸内科、烧伤科、肝胆外科、血液科、肾内科、风湿科、口腔科、康复科、老年病科、儿童保健科、结核病科、精神病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核医学科、超声医学科、麻醉科,中医肿瘤、中医外科、中医骨伤科、推拿科、中医儿科、中医肾病科、中医肛肠科、中医急诊科、中医妇科、中医康复科、针灸科、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病科、中医脑病科、中医神志病科、中医皮肤病科、中医肺病科、中医血液病科、中医心病科、中医内分泌科等。

3.展两翼,发展一批重点亚专科和交叉学科。

“一翼”以“专业品牌特色鲜明、技术精湛、适宜临床推广应用”的亚专科为主体,建设目标是加快实施专业细化战略,推进亚专科建设,使专科技术向精、深发展,对于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带动区域内学科水平整体提高。重点支持方向:脊柱外科、手外科、出生缺陷、器官移植、内窥镜、介入治疗、脑卒中、心肌梗死、女性肿瘤等亚专科。

“一翼”以“医理、医工”等新兴、交叉专科为主体,建设目标是打破学科限制和管理壁垒,引导推动临床专业力量的整合,按照医学发展方向,拓展新兴交叉学科,实现医疗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医学临床资源的综合集成和高效利用,支持新技术、新设备、新药物的融合发展。重点支持方向:微创手术、临床药学、组织工程、生物医用材料、无创检测、实时监测、3D打印等交叉学科。

(二)加快“五新”转化平台建设,推进临床医疗模式转变

1、加快医学科技制度创新和平台搭建。打破学科边界、机构限制和管理壁垒,推动医学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激发医学科技创新的活力,形成科技创新活动丰富活跃的氛围。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聚焦新技术、新设备、新器械、新材料和新药物等临床“五新”的原创性或创新性发明专利的研发与应用,搭建研发机构、医疗机构与创新企业间的合作与转化平台,实现临床研究的成果转化。

2、大力发展精准医疗和智慧医疗。聚焦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罕见病等,加强精准医学技术研究,形成对标国际的疾病诊疗规范。加快分子诊断、生物治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精准医学领域发展,促进精准医学发展。加快推进数字与移动医疗技术创新,支持新型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医院物联网设备等研发,在健康管理、疾病预警监测、疾病诊疗和护理、功能康复等领域建立移动诊疗系统。

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高端医疗装备。支持质子重离子放疗技术临床应用创新,扩大收治病种,优化治疗方案,缩短疗程次数;重点聚集创新性强、附加值高的数字医学影像设备、个性化定制器械与体外诊疗仪器、微创介入与植入医疗器材等方向,形成以重点企业为龙头、关键零部件协调配套的高端医疗器械创新链和产业链,为早期诊断、精准诊断、微创和精准治疗提供支撑。积极推进自主研发制造的国产大型医用设备的示范应用。

(三)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多学科合作模式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建立临床优秀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专科顶尖人才、技术骨干、中坚力量和青年队伍等不同层次专科人才队伍,加强紧缺人才培养。

2、推动重大疾病多中心临床研究。聚焦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重大疾病,以临床实际问题为核心,以学科优势特色为基础,开展符合国际规范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建立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数据库,鼓励多中心、多层面、多学科合作交流和联合攻关,形成一批规范化可推广的临床指南、标准或专家共识,加强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诊疗技术和临床经验的推广应用。

(四)推进分级诊疗,提升临床服务能力

1、提高服务基层的能力。医院结合临床学科特点,聚焦常见病诊疗和慢性病防治,继续实施适宜技术联合开发推广、慢性病综合防治等应用型临床研究项目,优化防治方案并示范性应用,大力推广传统医学等各类适宜技术在临床、在基层的应用,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推动常见病慢性病医疗服务重心下沉。

2、大力发展紧缺专科。对于本市紧缺的儿科、康复、老年医学、产科、精神卫生等专科,在资源分配上予以倾斜,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用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逐步缓解医疗服务供需矛盾。对服务本市重大公共卫生的院前急救、传染病、妇幼保健、眼病防治、口腔病防治等重点专科发展予以*策支持,提升本市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能力。

(五)发展健康产业,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

1、加快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和健身运动产业。促进健康产业高端化、国际化、集聚化发展,培育以健康为主题的产业园区,加快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和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推进园区内高端医疗服务业集聚发展。鼓励健康服务新业态发展,促进医疗与养老、旅游、互联网、体育健身、食品、科技、文化的融合,以运动康复、老年护理、检验影像、健康体检等学科为桥梁,催生健康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2、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构建中医药国际标准的“上海模式”,建设以上海为核心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确保在中医药和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化竞争中的主导地位。研究发布《海外中医中心机构设置标准》、《海外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若干海外中医中心。依托现有专科优势资源建设一家具有上海特点、中医医院,成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上海名片。加快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研究与服务评价中心建设。

3、探索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国际交流新模式。拓宽国际交流渠道,瞄准国际医学前沿领域,加强与国际同行交流和联系,组织和参与相关专科能力建设学术和管理活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范、指南制定,提升本市相关专科的国际影响力。扩大医疗服务领域对社会资本开放,发展一批有一定规模、影响和品牌特色的社会医疗机构。

(六)推动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落地

围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任务,以重点项目为抓手,聚焦临床技能、质量和科技创新,着力推进本市临床重点专科发展水平与国际趋势相接轨。重点推进以下项目建设:医院闵行院区(神经外科)、医院(儿科)、复旦大医院闵行院区(耳鼻喉科)、医院东院(肿瘤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传染病科)、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奉贤分院(妇产科)、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老年病科)等。

《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十三五”规划》全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沪公布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规划,看看重点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