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进入3月,尤其5月前后,一种让宝爸宝妈们担惊受怕,让幼儿园闻风丧胆,让宝宝们痛苦不堪的疾病就会如约而至,这就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疫情通常毎年3月起,逐步上升,4~7月间可能达到发病高峰。对于手足口病流行,宝爸宝妈们不能掉以轻心,但是,也不能过分的担忧。面对疫情,尽量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预防和防范措施是必要的。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宝爸宝妈们应该怎么做?就让儿科二病区的医生给宝爸宝妈们普及一点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比较常见急性传染病,它是一种出疹性的疾病,出疹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口腔、手、足等部位,重症手足口患者还会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和循坏衰竭甚至导致死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主。其好发人群往往为5岁以内的孩子,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近十年来,手足口病已名列中国法定传染病月均发病人数的首位。
手足口病是由哪些病毒感染引起的?
许多肠道病毒都可引起手足口病。至少20多种A组肠道病毒血清型可引起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6型(CV-A6)、柯萨奇病毒A10型(CV-A10)最为常见,其中重症和死亡多数由EV-A71感染所致。
哪些人容易得手足口病
任何年龄都可能会感染手足口病,儿童发病主要集中5岁及5岁以下宝宝,而3岁及3岁以下的宝宝发病率最高!宝爸宝妈们应记住成年人也会感染手足口病,只是成年人患病一般症状较轻微。但是只要成人感染了病毒,即使症状轻,仍会容易传染给宝宝。所以为了保证宝宝的健康,建议宝爸宝妈们回家第一件事情是洗手!洗手!洗手!
宝宝为啥这么容易得手足口病?
这种病的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包括:
1、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2、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3、喝了或者吃了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
4、接触了有手足口病的患者皮肤、黏膜疱疹液也会被感染。
也就是说,宝宝只要与患有手足口病患儿一起玩玩玩具,牵牵手,都有可能要被传染哦!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病毒侵犯人体后,通常有2~5天的潜伏期,随后出现症状。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临床上分为两型:
轻症手足口病
轻症手足口病的孩子会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厌食、肠胃不适等症状。
发热1~2天后会出现皮疹,典型的会在口腔、手、足等部位黏膜、皮肤出现红疹及小泡样损害,病程一般5~7天。
重症手足口病
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在小于3岁婴幼儿,除了发热、皮疹以外,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由于重症病例病情进展迅速,既使送进ICU抢救,有时仍然措手不及。因此造成一些宝爸宝妈的不理解。
手足口病的另类症状
近几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较前有了明显的增多。随着手足口病的不断流行,人们对它有了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最为常见为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A71型,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
近2年某些类型肠道病毒如柯萨奇A6和柯萨奇A10所致皮损严重,皮疹可表现为大疱样改变,伴疼痛及痒感,且不限于手、足、口部位。以对称性双侧上肢、双侧臀部及大腿为主,口周也可累及,软腭处可见淤点,病程中伴有明显瘙痒,部分患儿伴有疼痛,患儿多有搔抓情况,部分疱疹可以融合,这与传统的柯萨奇A16型感染的手足口病皮疹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表现明显不同,病程也较长些。这些皮疹尽管严重,有的最后还会脱屑和脱皮,但预后仍然良好,不留瘢痕和色素沉着。
部分病例在病后2~4周,甚至更长时间后有甲脱落的症状发生。只是甲脱落时孩子不痛不痒,无任何明显不适,而且多先从甲根部、甲中部偏近端开始空甲或破坏、变白,然后慢慢与甲床分离渐至整个甲脱落。研究认为发生脱甲的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多个亚型引起的,而且以柯萨奇病毒A6和A10为主,但导致甲脱落的直接原因并不清楚。在甲脱落后1~2个月内逐渐长出新的正常生长的甲。这里的甲包括手指甲和脚趾甲,可同时脱落,可先后脱落,也可能只有一种脱落。
由于甲脱落发生的时候,孩子无任何不适,局部也不红不肿,而且就诊时离手足口病的发生已经有一段时间,所以一般不容易想到这二者之间的联系。今年刚颁布的指南中提到了甲脱落是手足口病恢复期的表现之一。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与手足口病都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出疹性疾病,容易混淆,但两者仍有不完全相同:
首先,出现疱疹的位置不同。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除了口腔内会出现疱疹,还可能会发展到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疹。
其次,发病风险不同。疱疹性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是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手足口病则可能出现重症病例,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脑炎、脑炎、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进展快,会导致死亡。
为什么一说到手足口病,家长往往会谈“虎”色变呢?
为什么一说到手足口病家长往往会谈“虎”色变呢?
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手足口病初期跟普通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没什么区别,容易误诊。有时,直到手掌心、脚掌心、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才发现是手足口病。
第二,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肺水肿、神经系统感染等,并且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但不论轻症重症早期症状可能都一样,有时候很难区分轻重缓急。
如何早期识别重症病例
当手足口病患儿具有以下特征,尤其是3岁以下的患儿,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
(1)持续高热不退。
(2)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呼吸、心率增快。
(4)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患儿可出现全身出冷汗,手脚冰凉,皮肤花纹。
(5)高血压不管年龄大小均可表现为呕吐。此外,儿童可诉说有头痛、视物模糊,小婴儿可出现前囟张力增高等表现。
(6)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所以,每一名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均需要行血常规检查。
(7)高血糖可有多尿、口渴、多饮等表现。
曾经得过手足口病的孩子会不会再发?
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患者会对感染过的肠道病毒血清型产生保护性抗体,因此,感染同一肠道病毒血清型而重复发病的几率较低。但因多种肠道病毒血清型均可引起手足口病,且相互之间无交叉保护,因此同一儿童可能因感染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而多次发生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患儿在家监护时注意哪些事项?
(1)病情监护: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及看护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烧、精神萎靡不振、昏睡、或肢体颤抖抽搐等,有可能短期内进展为重症,医院就诊。
(2)消毒: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3)居家隔离:隔离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手足口病患儿如何治疗
手足口病没有特效药,也不用吃抗生素、中成药和所谓的抗病毒药,孩子更多需要的是家长的用心照顾和陪伴。
一般轻症的手足口病,只需要对症处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等,在家里加强护理,1~2周就会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
重症的病例,尽量留院观察或住院监护治疗。
手足口有哪些预防措施
(1)注意手卫生,勤洗手,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使用有消毒功能的免洗洗手液。告诉宝宝,在把手洗干净之前,不要揉眼睛、抠鼻子、吃手,或者伸手抓东西吃。宝妈们在处理完宝宝的尿片或其他污秽物后也应该彻底洗手。
(2)宝宝的餐具和玩具在使用前后都要充分清洗、消毒。
(3)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
(5)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用一次性毛巾或纸巾清理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粪便等,并及时消毒被上述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物体表面或环境。
(6)不要让宝宝和疑似手足口病、急性胃肠炎的病人亲密接触,如接吻、拥抱等。
(7)经常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剂)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8)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聚会聚餐活动。少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外出尽量戴口罩。
(9)接种疫苗:目前只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单价疫苗,它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二类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减少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率。推荐的接种年龄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对于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多数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一般不再推荐接种EV71疫苗。
科普完了,宝爸宝妈们应对手足口病有所了解了,做好预防措施,就会让宝宝远离手足口病,如果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可来市二院儿科二病区咨询。
医院儿科二病区为综合性科室,主要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哮喘、腹泻、脑炎及肾炎、肾病等儿童常见性疾病,同时也收治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等血液及免疫性疾病,均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受到广大宝宝家长的好评。
儿科二病区
-,-
王晨旭主任
王世全主任
分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来源:儿科二病区图文提供:王贺艳本期编辑:王娟
责任编辑:胡新生
为了加强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专业的发展,提高广西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水平,9月9日,我院儿科一区在1号楼20楼多功能厅举办了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项目编号:)。
本次学习班医院的余名专家学员参加
学习班开幕式由我院医院致开幕词对应邀参会的专家和各位学员表示热烈欢迎。
本次学习班师资队伍雄厚,邀请了广州市妇幼儿童医疗中心印根权教授,医院姚宝珍教授,广西区妇幼覃敏教授,右医院潘红飞教授,重庆医院李渠北副教授,南方医院陈剑锋副教授,我院吴曙粤教授、于波副教授及曹凤娥副教授等九位著名专家前来授课。主要内容围绕“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病毒性肺炎、喘息性疾病、哮喘的中西医治疗临床经验、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呼出气一氧化氮应用”等专题展开,广州市妇幼儿童医疗中心印根权教授对儿童慢性咳嗽的定义、诊断和治疗作了系统的讲解,医院姚宝珍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治,与会的其他专家也都带来了精彩的演讲。
广州市妇幼儿童医疗中心印根权教授讲述《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断及治疗》
医院姚宝珍教授讲述《毛细支气管炎诊治策略》
广西区妇幼覃敏教授讲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管理策略》
右医院潘红飞教授讲述《儿童病毒性肺炎的合理诊治》
重庆医院李渠北副教授讲述《儿童喘息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南方医院陈剑锋副教授讲述《儿童CPA病原学特征及检测手段》
我院吴曙粤教授讲述《小儿哮喘的中西医治疗临床经验》
我院于波副教授讲述《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诊治进程》
我院曹凤娥副教授讲述《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儿科的应用》
此次学习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密切结合目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热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讲座及病例讨论。讲座内容充实、生动,学习氛围浓厚,授课老师结合病例和图片深入浅出地讲授,深受各位学员的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我院儿科一区于波主任致辞本次学习班的成功召开,为全区内儿科专业学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沟通平台,加强了各单位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新知识的普及,并对促进全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字来源
儿科一区
编辑制作
南宁新闻网
责任编辑
何胜
监制
*委办公室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