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演练
A1型题
1.夏季热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发热,口渴,便秘,尿少
B.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
C.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多汗
D.发热,多食多饮,多尿,消瘦
E.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
2.治疗夏季热上盛下虚的首选方剂是
A.六味地*汤
B.竹叶石膏汤
C.金匮肾气丸
D.温下清上汤
E.白虎汤合生脉散
答案ED
ZHI
SHI
DIAN
ZONGJIE
知
识
点
总
结
夏季热(助理不考)
考点一发病特点
夏季热又称为暑热证,是婴幼儿在暑天发生的特有的季节性疾病。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为特征。本病多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5岁以上者较少见。在我国南方如华东、中南、西南地区等气候炎热地区较多见。有严格的发病季节,多集中在6、7、8三个月,与气候有密切关系,气温愈高,发病就愈多,秋凉以后,症状多能自行消退,若无并发症,则预后良好。
考点二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患儿的体质因素有密切关系,尤以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不足者,或病后失调,气阴不足者,入夏之后,暑热亢盛,小儿不能耐受暑气熏蒸,而患本病。
小儿感受暑气,肌腠受灼,内侵肺胃。暑性炎热,易耗气伤津。暑热内蕴,灼伤肺胃之津,故发热,口渴多饮。暑气伤于肺卫,腠理开阖失司,肌肤闭而失宣,又肺津为暑热所伤,津气两亏,水源不足,水液无以敷布,故见少汗或汗闭。同时,小儿脾胃薄弱,加之暑伤脾气,中阳不振,气虚下陷,气不化水,使水液下趋膀胱而多尿。
本病虽发生于夏季,但无一般暑邪致病而入营入血,内陷心肝的传变规律。
本病为“暑气熏蒸”而致,多无急性变化,至秋凉后有向愈之机,但缠绵日久者,也会影响小儿身体素质。
考点三诊断要点
1.发热
大多数病儿表现为盛夏时节渐起发热,体温在38℃~40℃之间。持续不退,天气越热,体温越高。发热期可长达1-3个月,待气候凉爽时自然下降至正常。
2.多饮多尿
病儿口渴多饮,尿亦频繁、清长。
3.少汗或无汗
大多不出汗,仅在起病时头部稍有汗出。
4.其他情况
病初起时一般情况良好,不显病容,或偶有感冒症状,但多不严重,发热持续不退时可见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倦怠乏力,烦躁不安。
5.病程
多数历时1~2个月,亦可长达3~4个月,直至秋凉后发热及其他症状逐渐消退。
6.实验室检查
血象除部分病儿周围血淋巴细胞百分数增高外,实验室检查多在正常范围。
考点四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本病是因暑气熏蒸而发病,多伤气阴,辨证要区别是否累及上焦肺胃气阴,还是损及下焦肾之阳气。疾病初期,多不显病容,但发热口渴多饮,纳食如常,舌红,脉数,为暑伤肺胃证;发热持续不退,随之多饮多尿,食欲渐见减退,面色出现苍白,身体日渐消瘦,口唇干燥,皮肤灼热,肢端欠温,精神疲乏,舌淡,脉无力等,则为上盛下虚证。
2.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清暑泄热、益气生津为治疗原则。
3.分型论治
(1)暑伤肺胃证
证候:入夏后体温逐渐增高,发热持续,气温越高,体温越高,皮肤灼热,少汗或无汗,口渴引饮,小便频数,甚则饮一溲一,精神烦躁,口唇干燥,舌红,苔薄*,脉数。
治法: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方药:王氏清暑益气汤。
(2)上盛下虚证
证候:身热不退,朝盛暮衰,精神萎靡或虚烦不安,面色苍白,下肢清冷,小便清长,频繁无度,大便稀溏,口渴多饮,舌淡,舌苔薄*,脉细数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清心护阴。
更多信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