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
最近流感病毒特别厉害,我们公司附近有家省儿保,每天人数爆棚。
值班的医生忙到没时间合眼,有些排队的家长又急得骂骂咧咧。为什么儿科医生这么匮乏?就不能多配置一些人手吗?
不只在职医生,很多学医的孩子们也越来越不愿意去儿科了。我一个学医的学弟说,他们班29个医学生,一个去儿科的也没有。
儿科医生集体消失的真相是什么?医院杨文医生被杀害事件,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让更多人了解白大褂下的他们,也了解中国家庭即将面临的危机。
作者:古蒙儿
来源:花瓣志(ID:iihuacao)
正在消失的10万儿科医生
在《人间世》第8集里,ICU儿科主任朱晓东用寥寥数语,告诉我们一个骇人的真相:
比孩子看病难更可怕的是,儿科医生正在消失……
「我们科室建立到现在为止是4年,4年辞职4个医生。
想要招一些年轻的大夫、年轻的医生,真的好难。
他们科室只有两个名额,有6个人来报名;
我的这个科室有8个名额,只有1个人来报名。」
就在他说话间,已经又走了一名医生。
这个医生,能力出众,在医生和患者中皆有口碑。
可惜,没有博士学位,又没有时间准备论文,他的职业生涯一眼看得到头,最后选择辞职。
与其说是选择离开,不如说是被迫离开。
一个人是一群人的缩影。
张医生的离开,不是个例,而是儿科的普遍现象。
年,我国儿科医生缺口已经超过20万,医生总数仅有10万人,但我国0-14岁的儿童约有2.6亿。
10万儿科医生要服务2.6亿儿童,一个医生要服务名。
平均每8小时,一个医生要接诊60-80位患儿,甚至更多。
所以深夜里的儿科,人比春运火车站还多。
有人埋怨,医生只用3、5分钟就接诊一个患儿。但这样的速度,还有大批患儿光排队就要等上4小时。
在医院里排队的人
直到现在,儿科医生缺口不但没填补上,反而在不断扩大。
年到年,3年时间,儿科医生流失人,占总数的十分之一。
在医学生中,流传着一个顺口溜,「金眼科,银外科,打死不去小儿科。」
年轻的医学生,宁愿去内科、妇科,也不想来儿科。
后果是,15年里,我国的儿科医生仅增加了人。
每年有80万医科生毕业,成为医生的只有2.2万人,而成为儿科医生的仅多人。
一边是新增医生人数锐减,科室连人都招不满;一边则是儿科医生逐渐离开这个行业。
你需要知道这3个真相
真相一:治病救人的医生,随时都会丧命。
年,医院。儿科医生李宝华被患儿家属砍成重伤后,不治身亡,身中27刀,头部多达12刀。
最让人不能释怀的是,被砍前,他刚刚结束了16个小时的夜班,忙的一夜没有睡觉。
李宝华医生
湖南邵东的王俊医生,只因没有停下手术为新到的患儿清创,就被家属围殴致死。
王俊医生
不光自己的安全,有时连他们自己的至亲骨肉都难以保全。
在湖南益阳,一位医护人员年仅10岁的孩子,在上学途中被患者家属尾随,捅了13刀。
这一切,就因为他们是医生,就因为他们从事了这一行,挨打挨骂成为了常态。
孩子喊声疼,父母就对医生拳脚相加;
一针不见血,耳光就甩在了护士脸上……
除却暴力伤医,猝死、抑郁症也正在围攻他们。
43岁的郭庆源,是一个有口皆碑的外科医生,但他的生命,却永远停在了年1月23日那天。
事发当晚,他一共接诊了40个病人。
郭庆源医生
43岁的赵变香医生,倒下的地方是病房。
倒下的前一秒,她还在微笑着问询病人女儿,「你妈妈感觉怎么样?」
因为人手不足,如果不加班加点,他们根本撑不起庞大的治疗量,他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健康,换取患者的健康。
赵变香医生
真相二:与儿科医生的付出成反比的,是他们的工资水平。
据调查,有76%的儿科医生,工资在元以下,其中有一半人,工资不足0元。
顶着难以想象的压力,每天都是超负荷运转,到手的工资却连自己都养不活。
纪录片《生门》主治医生的工资条
40岁的朱月钮医生,年就已读完博士,年12月底才晋升副主任医生。
这时候,很多和她同年龄的同行同事,早已是主任医师甚至已经是研究生导师了。
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因为忙着诊治,天天待在病房,没有时间做科研写论文,评不上职称。
评不上职称,待遇就涨不上去。
真相三:大部分的儿科医生,每天都要工作16个小时。
作为唯一一个有能力管着ICU的医生,朱月钮每天需要照顾十几床病人,这些病人,都还是孩子,却都是重症。肚子里长肿瘤、骨髓里长肿瘤、脑子里长肿瘤……朝不保夕。
为了这些孩子,她忙到没时间喝水、吃饭、上厕所,甚至无暇顾及自己的女儿。
女儿腿受伤,不能上学,她能做的也只是把孩子安顿在值班室。
女儿期末考试期间,她遇上一个仅10岁的突发心肌炎患者,医院坚守了个小时、整整四天半。
想到家里无人关心的女儿,一贯强势的她也不禁崩溃痛哭。
一头是病房里翻江倒海般的生死,一头是女儿一去不复返的童年,选哪个,怎么选?
她没有选择的机会,因为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她能做的,就是给家里的阿姨打个电话,嘱托她给女儿多做点好吃的。
她能为女儿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这不是朱医生的常态,而是所有儿科医生的常态。
每天都是16个小时以上的工作,他们牺牲了健康、牺牲了休息时间,以至于连自己的孩子的成长都不能参与。
少的可怜的工资、家人的不理解,患者的纠缠打骂甚至砍杀,连孩子都不放过。
谈到女儿,马健医生忍不住落泪
真实镜头下的儿科医生,熟悉又陌生。
外界看来,它高薪、稳定、社会地位高,但几乎没人去深入调查过他们真实的生存现状。
抛除工资低、工作压力大、晋升难、猝死、医闹、暴力伤医……他们也在承受着许多来自生活的压力,白大褂下的他们,也是有家庭的普通人。
一边忙着救人,一边想方设法保命,这就是他们最真实的世界。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有34%的儿科医生在两年内有辞职计划,医院,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41%。
当这批医生也离开后,等着我们的会是什么?
儿科医生大逃亡的背后,上千万家庭退无可退
早在年的时候,就频频曝出,由于儿科医生紧缺,医院被迫取消儿科急诊夜诊。
去年1月份,一场全球肆虐的流感,医院里挤满了病患。然而,医生们纷纷累到病倒。
医院的儿科,平均排队4小时;
医院里,儿科医生一天接诊个患儿,是普通门诊工作量的三倍,不少医生带病坚持;
医院因为儿科医生全部病倒而导致儿科停诊……
也是这时候,部分人才惊觉自己的孩子早已身处危险之中。
石田衣良在《反自杀俱乐部》里说,「人们往往会对别人的危险处境毫无察觉,只因为自己没有置身其中,所以感觉变得愚钝。」
这是人类的通病。
在我写这篇文章、查询儿科医生资料的时候,依然时不时就能看到这样愚蠢的言论:
「我是一时情急就打了她(医生)一巴掌,但她收入那么高,也不至于就不干医生这一行了吧。」
「就是说啊,医者仁心,他们不会辞职不干的。」
「你没吃饭,关我屁事。」
我不知道如何评说这一类人,他们最常用的伎俩就是,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讲道德。
他们的言语,声声嘲讽,句句诛心,成了压垮医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很快就会意识到,儿科医生大逃离的背后,将是万家庭退无可退。
早前就有广州日报发布消息称,医院东院,21名儿科医生中,有4医院高薪挖走,月薪三万,还不用上夜班。
一边是高薪、时间自由、受人尊重,一边是收入不高、加班严重、动辄被打被骂。
不难想象,不久的将来,医院医院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到那时,只会出现一种情况:
愿意且能支付更多钱的家长,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
而剩下的人,则只能在下半夜孩子生病的时候,守在急诊门口,掰着指头算还有多久医生才上班,医院才开门。
暴力伤医—医生流失—医患关系加剧,这个恶性循环的闭环已经形成,而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其中。
可以预见,儿童医疗已经到了寒冬,在寒冬里,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提灯者尚在坚持,我们呢?
在《人间世》里,有这么一个片段,抢救一个病危儿童、连一顿饭都没顾得上吃的朱月钮医生,因为对另一个患儿家属说话没有耐心,医院医务处和市民热线。
花了大半天时间解释、写保证书、座谈后,家属同意和解,同时也提了一个疑问:「是什么让你继续坚持在这里的?」
朱医生的一段话,或许就是答案。她说:
「人的一生,绝不只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它在隐藏着忧伤、尴尬、伤痛、苟且。
但我相信,医生这个职业,会比别的更容易找到人生存在感。」
医者是暗夜里的提灯者,他们一心想为我们抵御黑暗,为何总有人试图打破那盏灯?
寒冬之下,提灯者尚在坚持,而我们普通人能做且一定要做的,难道不是更多的善意与尊重?
-End-
作者:古蒙儿
版式:微微
参考资料
1.共青团中央ID:gqtzy
2.《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
3.医米调研,《调研:中国儿科医生工作现状,你所想不到的几个数据》
4.医学界儿科频道,《儿科医生大逃亡的背后》
5.纪录片《人间世2-儿科医生》
6.威海市儿科副主任医师儿科主任田致洲,《家庭医生可能是缓解儿科现状的最后稻草》
7.白衣山猫,《为什么年轻医生们会逃离这个行业?》
8.连岳,《医院挖光儿科医生》
文章来源于花瓣志(ID:iihuacao),她们用文字记录生活,用心去感受温暖。你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还记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