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8/5 1:46:00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徐付彪通讯员刘敏崔昕李贵霞德州报道战鼓秧歌扭起来,特色糖画吃起来。2月1日,乐陵市文化娱乐中心的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现场观众的喝彩声不绝于耳。元宵节前夕,乐陵市精心举办“非遗”民俗文艺展演活动,为全市人民献上一场回味无穷的传统文化盛宴,枣乡人民共庆佳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战鼓秧歌“战鼓秧歌可是咱乐陵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特意带着孩子来感受下。”听说有“非遗”展演,市民杨红霞一家三口一大早赶过来占住位置,围在舞台边上看得目不转睛。舞台上,鼓声震天,战鼓秧歌、梢头棍、跑玩意儿等18个“非遗”节目轮番上演;舞台外,新春剪纸、健康义诊、糖画制作等志愿服务摊点一字排开,好不热闹。一场传统文化与志愿服务的跨界盛宴,舞出了枣乡新年新气象。相传,乐陵战鼓秧歌源于北宋,杨家将为防御辽兵,召集乐陵当地民众组成地方武装,传授抗敌阵法,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战鼓秧歌。战鼓秧歌舞起来时,带有浓浓的战斗色彩,秧歌所用的手鼓代表着盾,鼓槌代表着刀,一边前进一边敲击,起到震慑的作用。舞蹈所展现出的阳刚之气,恢弘磅礴,多变的队形更是花样百出,战鼓秧歌能变换方阵、圆阵、疏阵、数阵、水阵、火阵等二十多个队形。战鼓秧歌中粗犷豪放的动作,表现了乐陵人民骁勇尚武的品格,与普通的民间娱乐活动有截然不同的风格。“说起乐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战鼓秧歌可谓源远流长,已经有多年的历史。”看着热情高涨的观众,杨安镇双庙白村党支部书记曲政治激动地说道。作为双庙白村“战鼓秧歌”团的领路人,曲政治表示希望能带队参加更多这样的展演,把“非遗”文化传进千家万户。年7月,乐陵战鼓秧歌成功入选德州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乐陵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到了个之多。其中,省级2个,德州28个,县级个。近年来,乐陵市依托全市建立的36处非遗民俗特色工作室,让非遗、民俗传承人跨界化身丰富娱乐生活的志愿者,东路梆子、河北梆子剧团、战鼓秧歌等文化遗产摇身一变,成为群众性娱乐展演的“常驻”节目,一大批当地优秀的民间艺术也得到传承和提升。志愿者现场制作特色糖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跑玩意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梢头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