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在护士的工作岗位上已默默耕耘了十二个年头了,虽然只是众多医务人员中平凡的一位,但我深爱着我的职业。我,用真诚、爱心书写着平凡而又光彩的人生,用自己的行动赢得病友的信赖。从他们的笑容里,我读懂了奉献的乐趣,在付出劳动的同时奉献爱心使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内涵。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认真负责、勤快又能干的护士,每天的工作我都尽职尽责,每一件事情都尽量做到又快又好。打针技术也还可以的,铺床也铺得挺漂亮的,抢救起来我也能够独当一面。自从去年初,我们病房成为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第一批试点病房,我对把工作做好有了更深刻地理解,我对工作的热情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全程连续的照顾病人,我们开展了责任制护理,我们改革了排班模式,简化了护理文书,以“您在我心中、我在您身边”为口号,同事们群策群力、其心协力为了“三个满意”的目标而奋斗。我们布置了病房环境,使病人感觉更温馨,我们购买了吹风机、免洗的洗发水和适合病人使用的润唇膏,护患之间也涌现出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感谢信也雪片样的飞来。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全面开展,护理工作进入了新的里程,护患关系也将翻开新的一页。
作为一名责任护士,我每天都以最美丽的微笑、最亲切的语言、最体贴的护理、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来面对我的责任病人。每天早上7点半我来到病房,首先向我的每一位病人问号,“大家早上好!”“昨天晚上您睡得好吗?”“今天您感觉好一些了吗?”每天下班前,我会再次来到病房看看我的病人,问问他们有什么需要,问问他们今天的感觉如何。一句句简单的问候拉近了我与病人之间的距离。一句句真诚的话语,使病人体会到了医患之间的平等和亲切,护患之间也架起了一座座心灵的桥梁。护理工作是需要爱心、需要奉献、需要理解的。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地把病人放在心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或者说我们把每一个病人都当成朋友或亲人,真真切切的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全心投入、真诚相待,我们的医患关系不是会更加和谐吗!
我接受了一名一岁九个月的急性白血病患儿,凭借多年的护理经验,我意识到护理工作的艰难:吵闹的幼儿、四肢发育不完全的血管、着急的患儿父母、即将开出的一系列检查……。我并不急于为患儿执行各项护理及治疗,只是轻轻地抚摸患儿,想着法斗她玩,消除了患儿对环境的陌生感,原本哭闹的患儿破泣为笑。见到快乐的患儿,家属的焦急也稍稍缓解。接着,我耐心、细致地跟患儿家属谈及将要进行的检查和治疗,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在她耐心、细致的护理下,顺利完成了患儿的各项护理工作。我在跟随主任及医师查房时,得知患儿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即化疗。
作为护士,我深知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及损伤性。怎么样才能保证如此幼小的患儿完成化疗?冥思苦想后我毅然决定:只有深静脉穿刺,才能保证化疗的完整性,更有效的保护患儿。于是,我迅速请来护理部、大外科、大内科、儿科等一些相关科室的护理专家会诊,为患儿制定穿刺方案及护理措施。集思广益后,各专家一致决定为患儿行穿刺,穿刺后,因穿刺处敷料的刺激,患儿可能出现轻微的瘙痒不适,所以术后要着重防止患儿自行拔出深静脉穿刺针。
这充分显示了护理精英们扎实的理论基础及敏锐的预见性,良好的合作精神,既保障了患儿治疗安全,又获得了医生及家属的肯定和赞扬!手术结束后,麻醉没有完全清醒的患儿,还插着气管插管回到病房,我守护在病房,测血压、测心率、观瞳孔、检查各种管道、湿化气道、吸痰……直至患儿清醒。
如此情景,患儿的父母感激涕零,激动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及化疗后患儿可能出现的一系列毒副反应患儿的父母应接不暇,顾虑重重。正当患儿的父母对是否让他接受化疗举棋不定的时候,我来到患儿父母身边,热情介绍自己,关切地询问他们的感受,鼓励他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顾虑。他们说了一大堆理由,提出一些他们没有考虑到的因素,还与他们分享了类似病例和化疗的优点,渐渐取得了他们的认同,最终接受化疗。为了让患儿减轻疾病及化疗带来的不适,我想尽各种办法逗她玩,为她买来开胃食品增加营养,带来各种好玩的玩具。天天轻柔地为患儿做好口腔、会阴、皮肤等各项基础护理,密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