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家住黄浦区的张老伯走进位于蒙自路的打浦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欣喜地看到工人们正为新建的“智慧健康小屋”安装调试设备。备受期待的智慧小屋下周将正式投入使用,今后,张老伯不仅可以快速自测健康数据,1.2公里外的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家庭医生也能同步掌握他的身体状况。记者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获悉,这样的智慧健康小屋年内将达80个,居民们的健康需求在家门口就可得到满足。
智慧小屋成家庭医生好帮手
在上海的普陀、杨浦等区,首批智慧健康小屋已于本月亮相。只需刷一下身份证,就可自测基本身体指标,报告“立等可取”。这样的智慧健康小屋,还将成为上海余名全科医生的健康管理好帮手。机器采集的健康数据即时传输到社区的家庭医生平台上,方便医生快速、及时掌握居民的健康情况。
作为今年市政府的实事项目,到年基本实现每个街镇至少有一家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逐步从居住社区延伸至学校、企事业单位、楼宇等功能社区,并通过智慧健康设备延伸至居民家中。
“越来越多市民信赖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同时提出更多期盼,尤其老年人与儿童青少年,如何让他们的健康服务需求在家门口得到有效满足?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将成为服务‘一老一小’的重要平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黄红表示,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可加强社区慢性病管理、心理健康、妇幼健康、康复服务、中医药服务等社区重点医疗健康需求的覆盖。“一老一小”健康服务项目也将被纳入社区基本健康服务项目。
儿科医联体覆盖全市范围
近年来,上海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