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就听护士在讲,一个1岁多的宝宝和4个大人在某个光观园游玩,结果宝宝不慎掉入水中,发生意外,心跳呼吸停止,有点不可思议,但类似悲剧悲剧还在不断上演,很多家长还不知道宝宝溺水风险,风险就在身边,家长要警惕啦。
——柯大夫
一、宝宝溺水事件不断
1、去年温州永嘉,爷爷奶奶带孙子,老人忽视,一岁多的宝宝跑到卫生间玩,结果头栽倒自己有水的浴缸里,等爷爷奶奶发现的时候,已经没有面色发绀,心跳呼吸停止。
2、又是去年,一个没满周岁的宝宝在家佩戴卡脖游泳圈在自己的“游泳池”训练,家里有宝妈,奶奶在家但发生意外浑然不知,宝爸回家发现宝宝已经没有生命征象
3、今年4月13日,广东梅州五华县潭下镇柏洋村一名2岁男童在家中卫生间溺亡。当天早上,男童奶奶外出摘菜,男童独自在卫生间玩耍,不慎掉入一较高的蓄水桶内,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男童奶奶得知后当场哭晕在地。
4、最近一个宝宝溺水住院,宝宝一岁多,和6岁哥哥一起玩,因为好奇水桶倒影,头栽入了自己家升满水的水桶,好在哥哥机智,叫来爷爷,赶紧把宝宝救起,肺里已经吸入很多水,因为发现及时,最后没有生命危险。
5、有次查房,一个孩子在床上蹦蹦跳跳,我告诉家长要注意点,否则宝宝很容易发生坠床事件,不要有侥幸心理,家长马上就说“知道知道,我要注意。”她也说她的一个闺蜜的孩子,宝妈出去,宝爸认为在自己家里玩玩应该很安全,于是自己很累就睡觉了,但是最后一岁多的宝宝,溺水在自家卫生间里,闺蜜痛苦万分患上严重抑郁,都是一时疏忽造成家庭悲剧。
这些仅仅是冰山一角,但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不断在上演,令人心痛。
二、儿童溺水全球现状
1、溺水是儿童是头号杀手,溺水是全球5-14岁儿童的第三大死亡原因。世卫组织最新的《全球健康估计》显示,年有超过32万人死于溺水。在我国溺水是导致1至14岁幼儿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4岁儿童因溺水死亡的就占34.2/10万。
2、溺水不仅仅指的是江河湖泊地点发生溺水,对婴幼儿来说,溺水往往发生在家庭中,比如盛有水的脸盆、浴盆、浴缸、室内水缸或储水容器,甚至开放的金鱼缸。这点很多家长很疑惑,盛有水的盆桶怎么会有这么大危险。
3、溺水伤害的年龄分布是双峰,第一个高峰发生在五岁以下的儿童中,这些儿童在游泳池,浴缸或其他盛满液体的容器中未得到充分看护;在15至25岁之间的男性中出现了第二个年龄高峰,这些发作往往发生在河流,湖泊和海滩上。
三、儿童溺水危险因素
1、父母或者监护人看护不足,或者无效看护,可能孩子在游泳,自己在玩玩手机,一旦忽视,离开视线,随时发生危险,或者家长无知没有一点儿儿童溺水知识,尤其老人。这点在家庭中发生最为常见。
2、儿童或者青少年,对于游泳地方水情,水温缺乏正确判断。
3、具有冒险和所谓英勇精神,总想挑战不可能,而高估计游泳能力。
4、儿童本身有心律失常疾病、或者儿童癫痫基础疾病病史。
四、儿童溺水预后因素
以下这些情况提示预后不佳:
1、溺水发生的时间5分钟,溺水发生时间越长,救起的希望越渺茫。
2、心肺复苏持续时间25分钟,还没有复苏成功的迹象。
3、神经系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5,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4、反复呼吸暂停或者没有呼吸。
5、动脉血pH值7.1。
五、如何防范儿童发生溺水
做到这几点,可能可以避免悲剧发生:
1、如果家里有幼儿,一切可以储水的桶或容器,要清空!除非你能保证时时刻刻看护她。
2、宝宝洗澡后,不能让宝宝独自一人在澡盆或者浴缸里再玩玩,因为你无法估计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因为宝宝体重轻,同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宝宝身体重心不稳定,很容易身体倾倒被水淹到或呛到。
3、儿童游泳或者在有水的地方玩耍,做到有效看护,不能玩手机,或者突然接了一个电话,忘了孩子还在水里玩耍情况时常有发现。
4、对于已经懂事的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一起看溺水安全教育视频,让他亲自了解擅自玩水危险。
5、有基础疾病,比如心脏疾病或癫痫疾病,不能独自玩水,最好远离远离水源。
6、家长要有预判能力,孩子对于新的游玩环境感觉很兴奋,同时附近有水源的,一定要紧跟孩子,以免孩子跌入水中再急救,也是很危险的事。
7、看似平静的沙滩的海浪,也要警惕随时而来的大浪,把孩子随时卷入大海。
总之,上面提到的宝宝溺水的悲剧,其实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家长或看护人总认为短短几秒钟,几分钟是没事的,总抱有侥幸心理,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随着体温升高,游泳季节也要开始,青少年发生的室外溺水发烧了随之增加。家庭内用器皿盛水,卫生间浴缸,马桶,金鱼缸都是幼儿溺水高风险又隐匿的地方,家长们都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