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华恐龙之乡,走近河源,从这两个地方
TUhjnbcbe - 2025/7/23 17:15:00

河源,别称槎城,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江经济带的“黄金通道”。历史上,佗城是岭南最早的建邑之地,南越王赵佗为首任龙川县令。河源是客家人开发岭南最早的地区。

河源水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省第一,万绿湖、青龙湖是华南第一大、广东第二大人工湖,万绿湖入选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

河源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

河源市博物馆

河源市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滨江大道龟峰塔下,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是综合性国有博物馆。

河源市博物馆前身是年12月21日成立的“河源县博物馆”。年5月,正式改名为河源市博物馆。年,正式对外开放。年8月8日,加挂在河源市博物馆下的河源恐龙博物馆奠基。年11月26日,河源恐龙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年12月31日,河源市博物馆新馆奠基。年12月28日,河源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河源市博物馆有藏品数量件/套,有珍贵文物件/套。

河源历史文化展:展厅位于展馆一层,以先民足迹、客家古邑、古城变迁、人文荟萃、革命风云为主题,展示河源市出土、征集的各朝代文物珍品及历史文照,以文物说故事,重现河源两干余年历史长河点滴。

深入挖掘河源“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客家文化起源地之一”的特殊地位,真实还原19世纪初太平古街繁荣之景,同时融入创新科技设置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等多媒体演绎展项,以多样化的展示手段展现河源各阶段历史风貌,以新角度新形式重新解读河源浩渺的历史卷帙。

河源客家民俗展:展厅位于展馆二层,分为客家民居、客家家训、客家方言、客家礼俗、客家农耕、客家美食、客家服饰、河源非遗八大部分,展示了大量带有鲜明河源客家民俗生活印记的文物实物,并打造客家古村落、客家婚房、客家寿礼等九大艺术场景,将传统客家生活场景逼真复原,从物质形态到社会习俗、人文风貌,多角度展示河源的客风古韵,彰显河源客家人深厚顽强的文化根系和坚韧乐观的精神血脉。

《大汉遗风—汉代画像石拓片与文物展》:展览展出徐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及拓片一批,内容题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忠孝结义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展现了汉代的文化艺术魅力和历史生活画卷。同时展出在五华、博罗、河源出土的秦汉时期的墓砖、瓦当、封泥、陶器等藏品,展示了秦末汉初中原文化与河源客家文化的碰撞交融、传承演变。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30分(17: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从站前居出发,乘坐10路公交,即可到达。

河源市图书馆

河源市图书馆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客家文化公园西侧,是全市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公共图书馆网络中心和群众阅读中心。年5月,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河源市图书馆前身为河源县图书馆。年成立河源市图书馆,于年6月新建馆舍。年12月,河源市图书馆正式迁入新馆址,对读者开放。

河源市图书馆总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设8个部室,有在编职工13人;设置阅读座席个,藏书万册。

河源市图书馆将以文献、信息、知识服务为基础服务,以人为中心,以交流服务为新的增长点,汇聚世界智慧,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成为公众阅读、交流与分享的城市公共空间。

根据《河源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履行全市中心馆的职责,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指导和协调全市公共图书馆业务;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市公共图书馆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服务规范;统筹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组织全市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化培训工作。

河源市图书馆新馆作为河源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不仅要发展成为城市公共服务的标杆、公共管理的标杆,而且将以传承城市文化个性、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凸显城市文化形象为已任,努力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的到公众普遍认可的城市文化地标。

倡导全民阅读,使阅读成为公众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为公众终身学习提供信息资源、空间和服务;面向各种群体提供对象化的支持,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公众面对知识的追求、创新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开放时间:09:00—21:0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另行公示。

惠州市两个提升个人文化素养的地方,周末带孩子去逛一逛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恐龙之乡,走近河源,从这两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