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京都大学藏苗图五种》研讨会在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举办。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复旦大学、京都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神户大学、常州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就域外中文典籍的整理、苗图相关的研究考证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
《京都大学藏苗图五种》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图像文化史系列”的第一本,于今年2月出版。该书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合作整理,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田中和子、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长·文学部长木津祐子担任主编,附上解读文字结集成书。
书影苗图是记录贵州、云南等地民俗生活的画本,是宝贵的图像民族志。成书时间以清代为多,既为国家治理提供参考,又在民间发行流传,手绘抄本种类繁多。《京都大学藏苗图五种》一书中包含了京都大学独家珍藏的题为《进贡苗蛮图》《苗族画谱》《滇省苗图》《黔省苗图》《苗图》的五种藏本,相较于其他古籍图册而言,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有很深的历史研究价值。本书面向的读者包括历史学者、人类学学者、中国传统艺术爱好者,是一本记录各族习俗与生活的图像民族志。研讨会上,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章清介绍了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在图像文化史方向上所做的研究。他表示苗图资料的发现与出版具有很高价值,一方面代表着葛兆光教授希望推进的有关域外文献中国图像资料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另一方面,苗族的服饰与头饰用文字来描述并不容易,图像作为记录历史信息的媒介之一具有其长处。
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长·文学部长木津祐子回忆了本书诞生的开端,表示这本书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她也提到葛兆光教授在书中撰写的导读,其中有关解读历代王朝中苗的概念变迁以及探讨清代制作苗图的历史背景,让本书不仅仅是图录,更是一份对中国及周边文化研究具有高价值的史料。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系主任程美宝首先表示京都大学愿意将苗图藏品公布于众,促进知识流通,对文史工作者而言是一种善举。其次她说到这个项目的研究和交流并非是简单的出版计划,而是三校师生合作的研究成果。
在学术讨论环节,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葛兆光向与会人员分享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