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将桥帮灯排列在祠堂前。
桥帮灯是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客家人一项极具特色的元宵习俗,已有多年历史,早在6年就入选了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村民将剪纸贴在桥帮灯上。
桥帮灯制作很是讲究,其精细的工艺中蕴涵着艺术美。制作桥帮灯包括做桥帮、削天心钻、搓稻草绳、捆扎灯框、糊灯框、灯花剪纸、安插蜡烛、贴灯花等步骤。从桥帮到灯框数量、颜色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个桥帮大小一致,每一帮都装10盏灯,但是灯框上糊贴的剪纸和灯花又有区别。
桥帮灯表演。
每年元宵节,宁都县石上镇曾坊村的村民都会制作桥帮灯。一盏盏小灯笼组成一帮桥帮灯,一帮帮桥帮灯便连接成了一条蜿蜒起伏数十米的金色巨龙。
伴着锣鼓和唢呐欢快的节奏,这条金光闪闪的长龙便在山冈、田野间飞腾着。最后,桥帮灯围绕草坪走三圈,然后开始追逐,即头灯追尾灯,整个灯队便连成一个大圆圈,圆圆满满地转着,意为大团圆,承载的是沉甸甸的千年民俗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份流淌在血液里的精神和文化传承。
来源:客家资讯网
责任编辑:郑馨朱叶
作者/来源:资溪县融媒体中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