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青铜峡,很多人知道王金保经营一家羊肉店,他和羊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只要往羊身上一摸一看,就知道羊的好赖,谁也瞒不了他。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回到自家小院,他是“收藏家”王金保,在他家的院子里,远至明清时期的家具、近到“退役”的诺基亚手机;重有一吨的石磨,小到一碟一碗。爬犁、铡刀、木掀、油灯、杠头、风箱、茶壶、茶碗……过去的老物件都能在他家里找到,走进这里,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一个似曾相识或完全陌生的岁月,分不清这里是一户农家还是一家小型博物馆。
淘宝
看着四间屋子的藏品,王金保不由自主地笑了,如同一个坐拥百万资产的富翁。
“你看,这是二牛抬杠的犁头;这是腌菜的坛坛罐罐;这是老樟木箱子……”他迫不及待地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宝贝,“这些年收这些东西,几十万元花进去了,这是我的爱好,我觉得值。”他说。
各类茶壶、水杯、饭盆,上面的花纹具有强烈的年代感。
30多年前,王金保的营生是贩羊绒,他走过全国很多地方,一次偶遇改变了他此后的人生轨迹,让他迷上了收藏。一次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当时只有20多岁的王金保被深深震撼,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巧夺天工的金银器、身披梦幻色彩的唐三彩……一件件穿越千百年的展品让他流连忘返。“我从小就喜欢老东西,那是我第一次进博物馆,太有意思了,当时我就想如果自己也能建一个博物馆就好了。”忆当初,恍如昨日。
从那之后,每去异地,除了贩羊绒,他重点研究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状态,观看蒙古包里的各种装饰,新疆民居的挂毯让他念念不忘,即便在陕西、甘肃农民的家里,他也愿意多待待,多看看。王金保如同一个进行“田野调查”的科研人员,用心发现每个地区生活环境的差异,他感觉到自己仿佛能和旧物对话。
在妻子周翠芳印象中,从陕西历史博物馆回家后,丈夫就开始琢磨收东西了。当时的农村很多人家里还保留着各种老物件,王金保到别人家串门时看到感兴趣的东西商量着收来,一般对方也欣然应允。
“在农村,很多人家都有世代传下来的老东西,有时候他们嫌碍事,我去收邻居都还挺高兴。”王金保一次次在“淘宝”中收获乐趣。
起初,周翠芳冷眼旁观,“风箱俺们从小拉到大,我心说你收那个干啥。”但后来家里灶房里风箱换成鼓风机后,周翠芳知道自己要和风箱永远说再见,颇有不舍,也明白了丈夫的苦心。
随着家中老物件“库存”不断增加,周翠芳看到这些“破烂”里有回忆,更有故事,她也“路转粉”,王金保一个人的爱好成为夫妻两人共同的事业。有了妻子的支持,他放开手脚,尽揽周边老物于家中。
他收老物件不嫌多,仅风箱就有6个,木掀有10个、搪瓷茶壶若干把、撑鞋的木旋更是数不清。一件古味十足的物件引起了记者的好奇,明显不同于现代家居。“这是清朝的一个柜子,你看上面的花纹,有一种复古的感觉,很耐看。”看着这柜子,王金保如同看着自己小孙女般地宝贝。
王金保遇到最大的宝贝是一盘重达一吨的石磨,他雇了一台挖掘机将磨盘运回。“雇挖机得花几百块,相当于一两天的营业额,但是开心,觉得值。”他说。
寻根
一双历经风霜沧桑的手,既能下地干活、游走五湖四海,还能写出纯朴真挚的文字。
“亲爱的翠芳妻:
现在的我们已经进入了晚年生活,愿我们过好以后岁月的每一天,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慢慢地一起变老,浅笑春花开,无争赏落叶。
结婚三十五周年留念,爱你的保。”
年,是王金保和周翠芳结婚35周年,不落俗套的表白,王金保用自己的方式向爱妻诉说一路走来的承诺。“从俺俩找对象时候,他就喜欢看书,还写诗呢。和一般人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和他一起有意思,不闷。”说起往事,周翠芳一脸幸福笑容。
王金保和老伴周翠芳向记者讲述自己的收藏心得。
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王金保酷爱读书写字。小时候他最喜欢看连环画,《林海雪原》《草原英雄小姐妹》《白毛女》带领他走入文学的世界,让他对读书产生浓厚兴趣。成年后,他读完了四大名著,也喜读各类武侠小说,过去每到外地,他都随身带着两本书,有空就读拿出来读,有条件把在外的见闻和感悟记在笔记本上,灵感突发时就以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至今已积攒了十多本读书笔记。
“俺爹还挺浪漫的,用时兴的话说就是生活不止眼前,还有诗和远方。”王金保34岁的儿子王福龙调侃父亲。
“我读书不光看情节看人物,我还看里面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知识,对我的收藏有帮助,读书能训练我的收藏眼光。”说着,王金保拿起一个纸糊罐,“这个你没见过吧,过去很多穷人家里没有钱买米缸、面缸,但是还要装粮食,怎么办?就用纸浆和面粉混在一起,做个罐子装粮食。”在他的藏品中,纸糊罐只此一件,原因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类生活物品极容易被人们淘汰而不知,但王金保凭借多年理论和实践结合练就的“火眼金睛”抢救性地保存了这个老物件。
读书时学习收藏,收藏中收获知识。
藏品多了,王金保也开始学着鉴定。“我有一个官窑的瓷瓶,为什么是官窑?因为官窑底部有落款,私窑没有款。虽然现在赝品很多,但我相信自己的眼光。”王金保自信地说。
他热爱文化,日子好起来后,就琢磨修家谱。5个自制的大笔记本就是他的家谱。“我太爷叫王天亮,清末出生,我们祖辈以前在陕北生活,后来为了讨生活来到这宁夏平原,一直繁衍生息至今。”家谱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但每页都仔细地记录着详细的家族成员信息,还配以照片,更详细地说明情况。
修订家谱费时费力,但王金保乐此不疲。他说,今天的生活多好,我们吃饱穿暖,生活有盼头,我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祖辈是从哪来的,并了解家族的历史和国家的历史。
追梦
已搬上楼多年的王金保和妻子周翠芳忙完每天的活计,都要回到老院子里待一会,看看老物件,回忆过去的岁月。
“现如今,城里长大的孩子不知道麦子啥颜色、水稻咋抽穗,土豆到底是长在地上还是生在土里。就算是农村的娃很多也不知道地是咋种的,节气和种地有啥关系。科技越来越发达,我想让这些老物件给年轻人讲故事,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根在土地里,别忘了过去那些艰难的岁月。”王金保感慨道。
王金保收藏的风箱、炕桌、樟木箱等老物件年代感十足。
从二牛抬杠到机械遍地,从火盆取暖到集中供热,从吃不饱到吃得好……40年间,翻天覆地的变迁就发生在王金保的身边,他的藏品就是生活变迁无声的“证人”。“我喜欢看历史书,这几十年中国农民的日子是历史上最好的,这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奋斗的结果,我相信以后日子肯定会更好。”王金保今天的生活简单充实,但屋里的藏品有时让他的乡愁涌上心头。
他去水洞沟游玩时钟情于景区的张三小店。“我在张三小店待了快一个小时,不想出来,里面复原了20世纪初宁夏平原农村农家生活的场景,那种感觉特别好,就像走进了历史博物馆。所以我也想在陈袁滩利用一些废弃的土坯房改造成历史民居。”他满怀希望给自己的藏品规划未来,几个屋子的藏品足够模拟从播种到收割的全部过程,也能布置一个屋子的陈列装饰。“我的宝贝完全能复原一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再现上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宁夏农村的房屋特征,屋里屋外,田间地头,各种老物件我这都有。如果能建几间这样的屋子,年轻人就知道老一辈人咋生活了。”他说。
最近,经过王金保多次修改,《陈袁滩“民俗展览馆”可行性报告》出炉,他将该报告交给相关部门,正式向自己的梦想迈出第一步。“历史不能遗忘,能通过我自己的一点点力量留存历史的痕迹,我很知足。”他说。(记者张贺钱建忠文/图)
原标题:《宁夏故事
农民王金保的“乡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