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是一个深邃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元素。当人们跳起一种舞蹈时,就承担了对此舞蹈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因子的传承任务,观众可以从舞者的动作和神韵上体味到该舞蹈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文化内涵,将不同的民间舞蹈保护下来并传承开去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有义务将这些带有矍铄文化气韵的艺术瑰宝继承下去,再传扬开去,直至将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与舞蹈融会贯通,达到人舞合一。
通过艺术在社会、文化场景中的展现,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民间舞蹈本身,更能够清晰看到民间舞蹈在艺术场域中的身份塑造与艺术身份认同的过程。因此,对于民间舞蹈的研究也不能仅仅针对舞蹈本身,而且应该包括与之相关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变迁,以及众多为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做出贡献的民间艺人的行为。安塞腰鼓的传承和保护离不开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也离不开民间艺人,安塞腰鼓传统的、不离本土的传承方法几乎都是通过民间艺人实现的,没有他们对于安塞腰鼓的热爱,传承活动难以实现。
一个舞种的传衍、发展,不论有多少主体、自然因素,也无法超越环境为之提供的综合条件。它只有在与环境相适应的情况下,才得以保存、发展,反之则要改变自身以求对环境的适应。安塞腰鼓在近代的变迁发展与当地的民俗活动变迁以及文化组织变迁息息相关。由于民俗活动具有传承性的发展特征,因此,安塞腰鼓仍保留了在春节民俗活动以及庙会等活动中表演的传统。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安塞当地的各类民俗活动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变迁,安塞腰鼓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如果说传统习俗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期存在、传承、逐渐固化,同社会结构形成一个有机体的话,那么,改革开放的一个最显着的结果,便是打破传统农村封闭、半封闭的状态。经历过改革开放的汹涌奔腾,安塞腰鼓及其所参与的民俗活动也必然发生了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安塞县地区的庙会活动逐渐减少,祈雨等祭祀风俗也几近灭绝,安塞腰鼓在民俗活动中的出场机会大为减少,只有在春节前后的庆典活动和一些商业演出当中才可以看到安塞腰鼓的表演。
尽管随着安塞民间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安塞腰鼓在舞台上的表演机会不断增多,但其长久以来生存发展的土壤却在不断失去,民间表演机会的减少使得安塞腰鼓在民间的传承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通过以上对安塞腰鼓的文化形态的分析来看,20世纪80年代末之后安塞腰鼓在其文化形态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变迁情况。而这些变迁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各种文化组织形式的影响。
安塞腰鼓从自编自演逐步发展到参加乡、县、市(区)、省和全国调演、比赛、会演、庆典等,从年的国庆大典汇演、年的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大会,到国庆六十周年会演、亚运会开幕式演出等,演出范围不断扩大,获奖层次逐年提高。安塞腰鼓从走乡转村、自娱自乐的表现形式,走向电影电视和现代传媒,走向世界性的大型文化艺术舞台,在全国和世界舞台上展示其艺术魅力。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安塞腰鼓以往所具有的消灾、祈福等实用功能与精神功利性需求逐渐减弱,而艺术审美、追求经济利益与名誉等功能逐渐占据上风,其表演中的物质构成因素与舞蹈形态也为了突出和迎合这些功能作用而逐渐发生变化。
安塞腰鼓的蓬勃发展态势引起了当地各级文化组织的重视,从基层的文化组织,到县级的文化组织,都将以其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发展放在议事日程之中。如今,安塞县村村有文化室,有专人负责,为安塞腰鼓等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提供人员和场所的保障;镇镇有文化站,由财政定额划拨款项保障安塞腰鼓的发展,同时配备站长和工作人员,负责本乡镇文化艺术工作的组织管理、技术培训、对外演出等;文化局是全县负责文化艺术工作的组织管理,每年定期对各类艺术人才进行技术培训,组织队员参加各级各类艺术人才技术培训,组织各乡镇腰鼓队队员参加各级各类大型文化艺术演出活动。全县文化艺术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促进全县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以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已成为安塞对外提升知名度和展示形象的主要形式和窗口。在各级文化组织的蓬勃发展中,安塞腰鼓的发展也得到了人员和经费等多方面的充分保障。
对于民间艺人的讨论,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从学理上进行探讨的人也不少。对于民间艺人的定义,黄静华认为,民间艺人指的是那些生活在固定社区,掌握着社区的艺术知识,在艺术活动中常年担任着固定的工作,而且其艺术身份得到社区内部成员认同的人。只要接触过民间艺人,便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他们追问、推断、类比、模拟、综合,尝试音乐和舞蹈间的各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