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荆文娜年,首都儿医院医院的儿科主任在该院开展了儿童支气管镜检查和灌洗技术,医院该项技术的空白,同时培养该院儿科医护人员学习和掌握常规操作,进一步提升了常见儿童呼吸道疾病的诊疗能力,扩大了服务范围。截至目前,已完成儿童支气管镜手术21例。
医疗服务质量的比拼,说到底还是医护人员专业素质的比拼。“医院疫情期间收治了一名26周+,出生时体重仅有克的早产儿,从孩子住院期间的治疗,到对孩子妈妈相关护理知识的传授,再到孩子出院后的定期随访,我们都紧密对接。”医院新生儿中心齐医生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对这种出生情况特殊的孩子进行全方位医疗服务的对接放在以前,还是比较有难度的。但是现在,在北京市儿科学科医院的引领帮助下,医院内部的人员素质提升及人才队伍储备正在逐渐完善。
学科和人才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医院管理中心科教处处长潘军华介绍,目前中心已完成跨院教学专家库的建立,包括专家59人、骨干师资13人,并将跨院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先后举办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8场、儿科住院医师能力技能大赛2场、儿科住院医师能力考核6场、儿科住院医师师资培训研讨班4场,累计余人参与,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考核有效提高了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实现了规培同质化目标,医院儿科协同发展。
近几年来,以中心为依托,各成员单位联合完成儿科专项《北京市儿科临床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儿科继续医学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共享》以及《共建优秀儿科师资培训体系》项目的研究;创新儿科继续医学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建立了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医院有名儿科医生,较中心成立之初的名儿科医师,提升了近18个百分点,医院儿医团队不断壮大。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尽快补齐儿科发展短板,提升儿科服务质量,中心充分利用优质科教资源库,不断加强科教建设。中心秘书长、首都儿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谢向辉介绍,中心已建立医院“院际间”的儿科科技资源共享共建模式,努力实现优质儿科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医院与联合牵头单位首都儿医院已共享54台大型科研仪器平台设备,成员单位可通过电话预约使用,仪器平台整体年服务时长达2万小时,服务课题项目达百余项,有效助力协同成员单位科研水平的提升;对于临床高度怀疑遗传因素相关(如先天畸形、遗传代谢、免疫缺陷、反复感染、神经系统疾病等)的疾病,为成员单位提供测序服务;已开放共享儿童样本库资源共享平台,中心内部实现多中心样本、标本存储,同时也可以申请查询样本库现存样本情况;已开通儿科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如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及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使用等,专业的儿科方法学团队定期开展方法学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科研能力整体提升与专业学科探讨交流两个方面举办多样化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百余场,医院儿科科研发展,医院儿科“百花齐放,抱团发展”。
通过建立“院际间”儿科科技资源共享共建模式,主打科研“项目-平台-资源”共享发展。设立“儿科专项”科研项目96项,涵盖重点、一般、创新推广、管理等多维度立项,重点开展儿童气道、儿童血液/肿瘤规范与诊治、小儿先天畸形及常见疑难复杂疾病、儿童营养性疾病、儿童感染免疫等疾病的高水平多中心临床研究,科研经费投入共计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