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俗面塑造型丰富,可谓是五花十色数不胜数,动物植物造型各式各样,有稚拙朴实的,有自然灵动的,还有夸张抽象的等,大到高达两米的小到几厘米的面塑,形制丰富。面塑造型虽丰富多彩,但整体造型技法可归纳为四类,既粘贴、堆叠、插架、镶嵌。
粘贴造型的优雅
任何一件面塑艺术品装饰都或多或少会运用到粘贴的技法,但有些做工精巧偏简洁型的面塑艺术品会大篇幅运用,它是由数层不同元素造型粘贴组合而成。运用粘贴技法时,为避免脱落影响最终效果,会先在粘贴部位抹些清水使其粘连粘合,如若粘贴物过于沉重或层次过多,也会酌情使用竹签串穿使其扎实固定。
梅兰竹菊面塑作品,首先字符元素使用了粘贴技法,然后左右两边对应字符元素的植物形象,花朵部分也同样运用了粘贴技法,最后每个字符元素下方和上方的稍大型花朵装饰物和小动物装饰物,同样采用粘贴技法完成。这种以粘贴为主的装饰造型,粘贴时位置选择灵活性高,极易表现出空间层次感,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装饰极为巧妙优雅的感受。
堆叠造型的圆满
堆叠技法通常实用于各类人生礼仪礼馍面塑的装饰,在晋地这种技法有一个美好的说法,晋地人们盼望生活能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样越来越好,故而应用于人生礼仪的礼馍通常由三层或四层装饰堆叠组合而成,一层比一层高,从造型上隐喻这一美好希望。结婚喜馍和生日礼馍,先塑造三层白色面团底座堆叠,然后用彩色的面团捏制出各种花朵、叶子、动物、人物和其他形状装饰品,将这些小零件装饰元素围绕主体造型层层堆叠。
插架造型的灵巧
顾名思义,插架造型就是将面塑的各个装饰元素穿插架起,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造型,这种造型需要大量的竹签做连接物,现如今的民间艺人为了更好呈现插架造型作品的透气性,选择将中间本应该是面团塑造的主体物用泡沫板代替,也有受访民间艺人表示,面团材质的主体物,因承重不足常有插架的装饰元素塌陷下垂情况,所以目前插架技法构建的面塑艺术品都不约而同的选择更为轻便且承重性好的泡沫板。插架构造的面塑艺术品装饰表现十分出彩,整体造型上呈现的透气性给人清新脱俗,精巧别致的感觉。
除此以外山西民俗面塑的造型还会采取一些镶嵌技法,主要表现在细节部分,山西民俗面塑在局部的点缀上会使用这种技法。例如面塑狮子的眼睛会镶嵌透明的玻璃珠子以作装饰,或者飞禽走兽的眼睛会镶嵌黑色的豆子、红色的豆子等进行装饰,枣山面塑的红枣点缀、花朵面塑花蕊所用的仿真塑料花蕊材料等。由此可见,山西民俗面塑的装饰造型用“大”“活”“全”“美”等特征,表现出了它优雅、圆满、灵巧的艺术特点。
山西民俗面塑装饰色彩的吸引力
山西民俗面塑的色彩装饰直率明确、鲜艳亮丽、大胆爽快。其色彩装饰表现不矫揉造作,不遮遮掩掩,格外明了的展示出山西民俗面塑落落大方的艺术性格,也侧面体现了山西人大气豪爽的性格。
直率明确的色彩表达
山西民俗面塑装饰色彩本身就具有直率明确的特点。山西民俗面塑的色彩第一眼就能够给人深刻的印象,用色毫无遮掩,大胆爽快十分明确。山西面塑鲜明亮丽的用色就像是山西民间风土人情的体现,不矫揉造作,落落大方的直率展示,直观明确的渲染出舞台色彩,同时人物服饰、细节勾勒的色彩也干干净净,直率明确。
以人性的眼光来看待,有的人说话大大咧咧,直来直去讨人喜欢,人用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自身性格,而山西民俗面塑则用色彩来表现它直率的性格,这样直率性格的艺术品,让人一目了然,很难不喜欢不动容,从装饰艺术的角度来讲,这种直率的色彩装饰表达,有别样的艺术性,独具吸引力。
主观的色彩语言
山西民俗面塑主要用色为黑、白、黄、红、青,与晋地人民信奉的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对应形成系统的五行色。在制作面塑前,会根据面塑的民俗用途选取核心色进行搭配创作,比如用于嫁娶礼仪的民俗面塑,以红色为主,黄色为辅,点缀少量其他颜色来协调整个面塑作品的色感。
核心色是山西民俗面塑主观意识的表达,在山西人心里,红色代表喜庆,黄色代表吉祥,故而这两种色彩应用于婚嫁礼仪类民俗面塑中较多,色彩就是主观意识的表达,表达山西人民对某种追求的意愿和向往。这种主观的色彩语言,具备一定视觉隐喻的同时,也对晋地人民的生活进行了强烈的气氛烘托,艺术性不言而喻。
山西民俗面塑装饰形式法则的爆发力
任何事物的装饰都讲究一定的形式法则,山西民俗面塑也不例外,为了呈现更好的装饰效果,山西民俗面塑也会在以往的经验中提炼总结一些必要的规律型,合理运用这种规律,强化其装饰美感。
变化与统一的碰撞
山西民俗面塑的装饰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在形式各异的装饰中,均存在着统一的形式规律和内在联系。山西民俗面塑装饰中,变化是指各种装饰元素和造型的大小、色彩、动态、疏密等。统一则是指整体装饰元素和造型之间存在的恰当关系和合理的排列秩序。变化和统一的装饰形式法则相碰撞呈现在山西民俗面塑中,使各个造型、元素之间既相互对立也相互依存,变化中存在统一,统一中存在变化,展现的面塑作品画面有不一样的爆发力和丰富感。
庆丰收民俗面塑作品中,人物造型姿态各异,都存在动态变化,与此同时,他们又同样都具有人物造型的固有特征和统一的服饰色彩装饰,这就形成变化和统一的碰撞。其次,中间南瓜造型体面上分布着的植物元素,每一片呈现出来的形状都不尽相同,但也同样存在色彩上的固有特点。设想一下,如若是用三个形态、动态完全一致的人物造型来进行装饰,没有变化的存在,难免显得作品单板,缺少灵动感,没有生气。而缺乏统一的过分追求变化,则会使作品画面杂乱无章,难以明确呈现作品的层次感和整体性。
因此,山西民间艺人对面塑作品进行装饰设计时,力求在细节的变化中展现整体的统一性,在单纯的统一中蕴含丰富的变化,二者结合形成的面塑作品画面张弛有度,迸发强劲的爆发力。
高纯度的色彩表现
在装饰用色上晋地民间艺人追崇纯正干净不掺和杂色。恰巧山西民俗面塑的着色使用湿画法,众所周知,湿画法呈现的色彩十分鲜艳明亮,如此一来,其呈现出来的色彩会有高纯度的视感。从装饰角度来讲,高纯度的色彩感,不仅视觉冲击力强吸引力也强,能瞬间抓人眼球表现出酣畅淋漓的感觉,十分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对比与调和的配合
在山西民俗面塑中,常在同一个作品上使用性质差异巨大的多种元素形象,这就形成了强烈的形与形上面的对比,既然需要用多种差别元素来形成一个整体,那势必就要有调和。两者反应在山西民俗面塑上,狮子的造型与菊花的造型差异就是整件作品中最大的矛盾之处,但民间艺人通过统一的色彩呈现、结合构图上两者凝聚方向的统一去调和,缓和物种性质差异和矛盾,强调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尽可能的减弱其性质上的固有的冲突,用统一的颜色和造型朝向显现共性因素,给人以协调感。
在山西民俗面塑上,对比和调和的配合运用,使面塑作品形象鲜明生动、内容丰富,整体画面爆发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采用色彩的调和使二者相辅相成,观感上产生协调的舒适感,趋向整体性表达。对比与调和在山西民俗面塑的装饰中缺一不可,没有调和就没有对比,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是山西民俗面塑装饰的重要手段。对比与调和配合运用产生的爆发力,使山西民俗面塑中各方面的造型元素既有自身个性特点,又兼具统一的装饰效果,增强视觉刺激感的同时,营造丰富活泼的画面,避免了面塑艺术品的单调平凡。
对称与均衡的协同
对称装饰在山西民俗面塑中的反应是以一个中性点为依据,从上下左右等方面切入,延伸塑造配置等同的造型和色彩,设计成整齐统一的装饰效果。对称做为等体等型的组合形式出现在山西民俗面塑上,从装饰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具备稳重端庄、严谨正式的美感。而均衡反应在山西民俗面塑中则是等体不等形的组合形式,不具备像对称一样的各方面绝对等同性。
相比于对称,均衡的自由度较高,均衡虽缺少装饰结构但有对称式重心,用合理的视觉重量相似来体现面塑作品的平衡状态。均衡的山西民俗面塑从视觉上来讲比对称的民俗面塑更有动感。在山西民俗面塑中,人生礼仪系列的民俗面塑作品因场合和事件的庄重感气氛需求,常用此类装饰形式,在对称和均衡形式的协同加持下,山西民俗礼仪面塑能强劲有力的表达出应景的寓意和装饰气氛。
条理与反复的组合
在日常生活中,万物的生长都存在条理与反复,这是一种生长的固有形式,将条理与反复的纹样组合呈现在山西民俗面塑上,以物化的艺术装饰手段表现来说明自然规律,是对自然规律的肯定和认同,也是面塑装饰中的重要原则。在山西民俗面塑中,通常将某种形象或某种花纹,以相同的规律反复排布应用,形成整齐单纯富有韵律的面塑作品,将相同的面塑人物形象以发散形式重复排列,整齐又饱满,不仅没有凌乱的感觉还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人型面塑群恢弘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