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山西气象土专家办报50载助农民躲灾
TUhjnbcbe - 2024/10/1 17:32:00

王久平在民俗文化展馆内讲述着他的“气象故事”。 柳林县新闻办供图 

中新网太原8月22日电题:山西气象“土专家”:办报50载助农民“躲灾”

作者袁吉连刘小红

在山西吕梁柳林县穆村的民俗文化展馆内,一个拥有百余件农科气象展品的展厅格外引人注目,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鲜活地记录着该村气象员王久平50年来钻研气象、为农服务的感人故事。如今已77岁的王久平,是一位农民气象“土专家”,多年来钻研、观察天气变化,创办气象报纸,帮助农民躲避“天灾”的同时,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提高粮食产量,防治病虫害。

如今已77岁的王久平,是一位农民气象“土专家”。 柳林县新闻办供图

王久平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5项、省级荣誉11项、地方荣誉82项。21日,王久平在民俗文化展馆内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气象故事”。

初识“气象”到创办气象报

年,初中毕业后的王久平因一次偶然机会,听说有个叫气象哨的地方能预知天气,基于好奇报名参加。刚开始工作的王久平,对气象没什么概念,气象哨也没什么设备。经过一年多的摸索熟悉,从小爱动脑子的王久平,根据糖盐潮湿特点,自己制作了天平土仪器,一端用布将糖、盐、烟叶子包裹起来,另一端放置铁疙瘩,于晴天调好平衡,根据倾斜程度来判断,糖盐一端倾斜度越大,空气湿度自然就大,下雨的可能性就越高。

在山西吕梁柳林县穆村的民俗文化展馆内,一个拥有百余件农科气象展品的展厅格外引人注目。 柳林县新闻办供图

另外,王久平将鱼、蚂蝗放入容器中,如发现有异常活动,就判断有可能下雨。

空闲之余,王久平经常走访老农,收集谚语达几百条,再结合实践,把观察到的天气情况公布于穆村一黑板报上,以便让人们知晓24小时天气预报。在天天更换板报内容的同时,他还用铁笔、蜡纸手写油印,按节气分半个月为一期,以高标准质量做成气象报(不公开发行,免费赠阅),寄送给吕梁各气象哨点,以便互相学习、彼此交流。

为了让气象哨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油印机,王久平动员哨里所有人员早出晚归从当地的柏树山一颗一颗采摘柏籽,积少成多终于收获斤柏籽,用一斤4毛钱的价格卖出,买了一台油印机。

气象“土专家”助农民成功“躲灾”

努力总有收获。由于长时间的观察加不断实践,王久平渐渐掌握了天气周期变化规律。年6月21日,王久平预测7月5日前后将有一场大雨来临,为让广大农民知悉,在没有油印机的情况下,他连夜手抄20多份气象报告后赶紧邮寄了出去,但其它气象哨都一致预报为干旱。

为了让广大农民在大雨来临前做到抢收、抢打、入库同步到位,王久平将这一情况及时反馈给当时的穆村支部书记,村支部书记动员群众提前做好预防工作。7月4日,当地果然下了一场多毫米的大雨,这一精准雨情预报,让王久平一时间被大家广而熟知。

王久平自学篆刻技艺,篆刻了报头和许多生动形象的农作物、昆虫印章达多枚。 柳林县新闻办供图

利用所学提高粮食产量防治病虫害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王久平越来越意识到,要改变人多、地少、单位面积产量低的现状,仅靠搞气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科学种田来提高粮食产量。

年,王久平通过参观学习大寨经验,在穆村贾家沟落石坡上,动员气象人员用雷管炸开石头,人工捣碎后压成石棱,在冬闲时用土垫起来造了两亩土地;到第二年春耕,王久平在担湿土、施农家肥、挖坑、饮水、引进新品种种子外,他把一亩地的株距行距都精准细算到株。功夫不负有心人,播种后的两亩“晋杂5号”高粱,杆子高、穗子大、里外有颗粒,亩产量达斤,是原先的三倍之多。

新品种高粱的种植经验通过气象报发布后,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参观。第二年,新品种高粱的种植经验在柳林县大面积推广,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王久平又把主要精力转入到病虫害的防治当中。 柳林县新闻办供图

年,在高粱、谷子、玉米产量都得到提升的同时,王久平又赶赴交城、文水学习小麦高产种植技术。为了取得“真经”,他向山西省农科院小麦专家求教,除关键性难题得到解决外,王久平还带回小麦新品种。试种后,在他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下,穆村小麦连续几年都得到丰收,让当地民众吃上精细粮。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王久平又把主要精力转入到病虫害的防治当中。他把成虫采集起来,观察其习性,研究其产卵的地点、孵化的过程以及作息规律,然后用土办法将杨树叶子扎成把子立于庄稼地将其粘黏,或用诱色器、黑光灯、糖酒醋诱使其飞入其中。现如今,面对虫灾的王久平,对于用什么药剂、什么时候打,他都了如指掌。

多年来,王久平把气象信息、科学种田、病虫情报及农田墒情等,方方面面都及时印发报道,累计编写达七百多期,印发十三万份。

退休后的王久平也没闲着,自筹资金制作百余张科普图版,开车拉上图版在柳林县各乡镇做科学种田、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巡回宣传。(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西气象土专家办报50载助农民躲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