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陈淡宁
年7月11日,著名民俗学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乌丙安于当地时间6点45分在柏林逝世,享年90岁。
乌丙安,中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笔名乌克,年11月3日生,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祖籍喀喇沁,蒙古族。著有《民间文学概论》、《民俗学丛话》、《中国民俗学》、《民俗学原理》、《民俗文化新论》、《中国民间信仰》、《神秘的萨满世界》和《日本家族和北方文化》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里程碑意义的民俗学专著,为中国与国际民俗学事业和民俗学专业教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近年来,他更是为非遗振兴奔走,是圈内有名的“飞人”,80高龄的他每年至少有天在做田野调查。他还频频为非遗撰文,提出了许多诸如“修复与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要让非遗变成‘非常遗憾’”、“非遗不是表演,也不能游离于生活外,非遗就是生活,应该回到民间、社区与普通的老百姓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等观点。因其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表达,吸引了大批的青年志愿者、研究者加入到非遗保护的队伍里,为近年来我国的非遗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也因此,在今年年初,乌丙安当选“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同时也是在今年1月,乌丙安与著名作家冯骥才一起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终身成就奖。
年9月,乌丙安曾到杭州参加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的开馆大展“天工开物”的开幕式,那是记者第一次见到这位幽默的老先生。他拉着记者坐到博物馆的一张长凳上,以一句“我今年80岁,是个80后,他们都叫我小乌”开启了那段采访。
他告诉记者,非遗存在两种视角,一种是历时性的,纵向历史地调研分析,比如一个传统技艺,诞生之初是什么样,改朝换代后又是什么样,到了民国是什么样,现在要又是什么样,这是一种文化保护的观察调查。而另一种是共时性的,是横向的。就是在同一时间点上,不同地区的状况对比。比如重阳节,南方什么样,北方又是什么样。乌丙安说就是这些不同令他兴奋着迷,怎么也看不够。而正是这种看不够,让他的脑子变成了一个“民俗文化资源库”。
对于那天“天工开物”的展览,乌丙安说的话也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我很难说出自己喜欢展览的哪一部份。这不是去超市选购商品。我喜欢的是这个展览馆里,每一件展品中的精华、艺术、内涵和民间文化的灵魂。每一件展品,都有他们的亮点。那是我喜欢的,也是我从中汲取的。”
采访结束后,乌丙安还主动拿出手机和记者互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