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可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同,造成了有的孩子越来越聪明,有的孩子“变笨”了。
就如教育家爱尔维修所说:“人刚生下来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有人可能成为天才,有人则变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有的父母的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将孩子一步一步推向“变笨”的境地。
父母对孩子的“差评”。
有很多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或者做错事,就批评、打击孩子“你怎么这么笨?”“笨死了,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你太让我失望了。”
法国心理学家,医生埃米尔·库埃在《心理暗示力:唤醒最好的自己》中告诉我们,语言有很强大的暗示作用。
并且,父母的言语从孩子婴幼儿期就影响着孩子的潜意识。
当父母总是用负面语言打击孩子,给孩子“差评”,就会让孩子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就是父母所说的那样的人。父母说自己笨,孩子的潜意识就会真的认为自己是个“笨孩子”,那行为上会就表现出“笨孩子”的样子。
父母对孩子的吼叫。
曾经看过一组调查数据:在国内,将近90%的父母都吼过孩子。
当孩子不听话、顶嘴、不好好做作业、考试成绩没达到父母的要求的时候,对孩子寄托着很大期望的父母,就会“一言不合就开吼,吼完就后悔”,这种情况,成为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恶性循环。
父母都认为自己吼叫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但是,父母经常对孩子吼叫,会让孩子的大脑受到损害。
美国儿科学会的研究表明,父母的大吼大叫,就和打骂、侮辱一样,会让孩子的应激素水平增高,从而导致大脑结构发生变化。
孩子长期生活在“吼叫”的环境下,智力、语言的发展都会受到阻碍,更严重的,可能还会引发抑郁、孤僻、焦虑等精神疾病。
父母体罚孩子。
有的父母认为体罚,会让孩子更快地改掉坏习惯、不好的行为,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于是,孩子犯了错,就动不动体罚孩子。
但是,经常被体罚的孩子,智商受到很大的影响。
美国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曾对名2岁—9岁的儿童进行了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在名2岁—4岁的儿童组中,未遭体罚过的儿童,智商的平均商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组名5岁—9岁的儿童,这一差距是2.8分。也就是说,体罚孩子是会降低孩子智商的。
父母的情绪不稳定。父母的不稳定情绪。
有医学专家研究称,如果父母情绪波动较大,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经常表现出愤怒、伤感、焦虑,那么孩子患上智力障碍的风险就很高。
在各种坏情绪中,父母的抑郁对孩子影响最大。据说,每4个“笨孩子”中,就有一个来自“抑郁症”家庭。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父母的心理素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情绪平稳,心态豁达,行为具有理性的父母,会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并为他们的健康人格奠基。
那么怎样避免孩子“越来越笨”呢?
01、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
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的问题主要是情绪问题,学习不好都是因为负面情绪困扰,很少因为智力,家长内心的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只有孩子内心平静,才有可能吸收、沉淀、理性思考,才能远见、卓识、发现、创造,才能真正的优秀。
因此,当孩子有了好的情绪,大脑会更加灵活,注意力会更集中,吸收知识更快。
父母平时多鼓励孩子,多发现孩子的优点,给孩子正面的评价,父母在孩子面前,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要把孩子当做出气筒,对孩子的错误,批评起来要讲究方式方法。
平时多注意孩子的情绪问题,出现了波动,及时跟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解决。
02、让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
据调查发现,我国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睡眠时间不足的发生率超过70%!“睡眠不足”已经悄悄潜入千万家庭,危害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睡眠对大脑的健康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规律性的睡眠,就会造成多方面的问题。
有证据显示,睡眠不足会损害人的注意力、新学知识和记忆力。孩子的睡眠不足的时间越长,这些能力受损的程度就越严重。
年12月,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定了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的睡眠时间。
因此,父母要孩子尽量达到一定的睡眠时间,如果,孩子的晚上睡眠不足,可以让孩子在午饭后,适当地安排半个小时的午睡。
03、让孩子多运动。
在约翰·瑞迪,埃里克·哈格曼的《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指出运动可以健脑,是人的最佳“健脑丸”,运动释放了压力,减轻了肌肉张力,增加了内啡肽,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
并且,运动能够对抗负面情绪,比如压力,而增强抗压能力则能显著地提升记忆力。
研究已经证实,肌肉运动产生的蛋白质经血液运送到大脑,这些蛋白质在人的思考机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所以说运动是最佳的健脑丸。
因此,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多做些运动,跑跑步、打打球等,以此来锻炼孩子的大脑。
美国作家珍妮·艾里姆说过: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要不断反思,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