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陆游《乙卯重五诗》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別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的人物纪念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说起这个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象山端午的传统民俗
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端午节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象山,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祈盼可以辟邪消灾。
象山人过端午吃的粽子,都是自家包的,种类极多。众多的粽子当中,最有象山范儿的粽子就是这个啦——黄包粽,也叫枕头粽!Duang,好大个儿有木有!拆开来,用线勒成一片片的,蘸着红糖或者白糖吃,那滋味儿真是……满满的都是长辈的爱啊!
定塘镇大塘片区除裹粽子外,家家户户都做麦糕,石浦地区还兴吃麦饼筒。民间还有在端午节采集辣蓼、梓树脑晒干,炒五谷(用米、麦、番薯干、蚕豆、倭豆炒焦),称五谷茶贮藏,作常年备用的化积消食药物。
喷雄黄酒也是象山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中午时分,大人要把雄黄烧酒喷在小孩身上及墙壁角落等处,还会在小孩的额头上,蘸酒写个“王”字用来除瘟避毒驱邪,有的把菖蒲根洗净切成薄片,浸泡在雄黄酒内密封存放,可以在皮肤瘙痒或者被蚊子叮咬时用来外敷。
端午节佩戴香包、祛邪祈福也是象山一个传统民俗。香包又称香囊、荷包等,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等功能。据了解,不同配方的香袋功效,适应人群也不同。端午节小孩佩香包,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象山有句俗话,叫做“生男赚柴米,养囡吃酒粽”。端午前夕,象山的女婿要向岳家敬献酒粽和鱼肉鸡鸭,以示感恩。这种乡俗代代传承,称为“端午送节”,充满着父慈子孝、家庭和谐的民俗风情。“送节”通常在临近端午时节,女婿家里用糯米、箬壳包裹好粽子,买好鱼、肉、酒及其他菜肴。至端午节这天上午,把置办好的“礼品”盛放在精制的套篮(亦称幢篮)或小竹箩内。然后,肩挑手提双双上岳父母家去“送节”行孝。
“送节”时间必须在端午节当天上午或端午节前几天的上午,“头节”必须女婿女儿双双同往。岳父母收“礼”后,往往会邀请亲朋好友到家,用女婿送来的“礼品”做成一顿丰盛的午餐,以此炫耀女婿家的孝道和礼节。
原标题:《我们身边的端午民俗,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