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妈妈可以在小儿医疗中
TUhjnbcbe - 2024/8/17 20:09:00
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02-:36

光明日报

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民族未来。在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中,我们面临儿科医护人员不够等问题,但如果让妈妈接受医疗保健培训,“人少”就缓解了;孩子可以提前回家,“床少”也缓解了。这值得动动脑筋。

现在,我们要全民奔小康了,小儿医疗保健方面的工作也应有所改善。试看现行的小儿腹部肿瘤术后医嘱:一、重症监护(妈妈被隔离在外);二、控制体位(患儿被绑在床上);三、禁食减压(不准经口吃喝);四、强制护理(不顾患儿疲劳与疼痛)。上述四点为小儿的“四怕”,百年来已成常规。患儿反对,但医护早已麻木不仁。

众所周知,小儿生病希望“四要”——要妈妈、要哄抱、要吃喝、要无痛。重症监护能否让妈妈在场?指定体位能否采用局部保护固定?禁食减压能否舔吮棒棒糖?强制护理能否教妈妈操作?

“四怕”改为“四要”有何不可?

当前的主要障碍是,医护对妈妈参与还有几方面的偏见与误解。首先是认为妈妈不懂医学,有很多无理要求与问题,甚至不敢看(或碰)医疗操作,会干扰医疗工作;其次是认为有妈妈在旁孩子就不听话不配合;再者是认为妈妈不懂院规,是病房脏乱闹之源;最后,还会认为妈妈的误会是医患矛盾之本。因此,即使有妈妈在病房,为患儿做一切治疗也要把妈妈请出去,或把孩子送入“闲人免进”的治疗室。这显然与现代“参与医学”的“病人有知情权、有参与权”背道而驰。

想当初,南丁格尔时代,因为伤员由家人陪护,以致斑疹伤寒流行,死亡率很高。南丁格尔组织护士代替家人陪护,创造了医院制度。长期以来,一般家庭卫生条件与医院,医院始终坚持限制陪住与探视。特别是儿童免疫能力差,最怕交叉感染。进入新生儿室要求和进入手术室一样消毒隔离,医院的金规戒律。

但是,时代发展到当下,用护士阿姨来代替妈妈,孩子始终不接受。事实上,现在的儿科病房基本上都有陪住,只是缺乏统一领导且无规范。因此有关“妈妈陪住”的意见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四大优点——能提高疗效,孩子信任妈妈,病情信息及时准确,配合治疗较好;和谐医患,妈妈参与全部诊疗操作,互相帮助,减少误会;促进医学进步,保证出院后继续治疗、康复、随诊,提供长期疗效的反馈;推动全民学医,孩子难免住院,妈妈陪住自然跟着学医。事实上,妈妈很愿意交流经验、扩大普及卫生知识。全民互相宣传效果通常比专家教授科普报告更好。

二是四需条件——需要妈妈身心健康,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包括卫生知识与卫生习惯;医院有陪住条件,给予妈妈舒适的床、椅、柜及卫生间;需要培训陪住妈妈相关知识,包括了解孩子的病情、病房规章制度以及应对技术指导操作;需要国家与社会的支持,妈妈照顾孩子是社会工作中的专项工种,应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如陪护病假等。

三是四项困难——从医学观点层面讲,长期以来,儿科靠动物试验发展,生物医学观点深入人心,对患儿缺乏人文关怀;从医学技术层面讲,总有一些病不能治愈,是永无止境的探索。但小儿科最迫切需要的是无痛技术。思想障碍是“不疼也哭”的观点,以治病是第一任务为借口,使医护不顾患儿疼痛;从医院条件层面讲,医院床少、人少。患儿都住不下,哪有床给妈妈?常规工作都做不完,哪有时间教妈妈?而从社会制度层面讲,家里大事小事都离不开妈妈,而且她们还要去工作赚钱,实在太忙。

无论如何,提高妈妈的健康素养,不仅对孩子,而且对整个家庭的疾病预防和治疗都大有裨益。在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中,这些都值得探索。

(原标题:妈妈可以在小儿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作者张金哲,编辑李文芳)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妈妈可以在小儿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