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文旅宣汉土家风情,图解杨邵伯笔下的巴
TUhjnbcbe - 2024/8/17 1:04:00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土家农舍腊肉香(杨绍伯绘)

两年前的初春,乍暖还寒。应杨绍伯老师邀请,我和我的父亲刘兴国与几位书画家在杨老师宣汉老家的画室观赏了他近期创作的土家民俗风情画。杨老师兴致勃勃地介绍着近年来他在土家地区写生、采风、创作的情况,其间甘苦,使我对他肃然起敬……。

近几年,杨绍伯老师一脚踏进了大巴山区,那里峰峦叠嶂、溪河纵横,岭脊峰丛、峡谷梯田更让他迷醉。他被粗犷而质朴、古老而神秘的气息所笼罩,亦为世代生息于斯的土家族山民的生活及巴文化所吸引。他要用他的画笔表现那里“质朴的生活,质朴的情,质朴的美”。这一切无不扣动着他的心弦;涌动着他表达的欲望;钟情于传统书画的笔墨情趣;亦喜爱原始艺术的纯朴狂野;尤陶醉于巴文化的浪漫神奇之中。他以厚重的墨,涩拙的线,强烈的色和夸张的形,试图传达出他对这块土地的神往之情。大地是深沉的——它蕴含着一个巨大的存在。今天,杨绍伯老师的这本土家风情画册,就是这个巨大存在的文化展现。

土家摆手舞(杨绍伯绘)

对原始性的追求,曾经是高更等二十世纪初的現代艺术家们的重要美学旗帜,它所反对的正是那种在当时画坛上流行的优雅主义画风。杨老师对原始性的探索,则是为摆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画坛上那种浅薄的样式主义。他遵循面向生活、表现人民,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原则,长期深入大巴山一带山区,以其朴实无华的线条不断地勾勒出一幅幅洋溢着生命激情的画卷。

在这里,绘画程式不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去接近对象中那种被他称之为更加“真实”的东西。画中耐人寻味之处,不是线条那种抑扬顿挫的变化韵致,而是那坚实、简洁、圆浑、质朴的整体造型。他画中的人物,既不美丽,也不优雅,更不是那种高蹈超迈的逸气和神韵,而是朴实无华。

土家坝坝宴(杨绍伯绘)

画册中的作品主要表现那大巴山腹地土家人的普通生活:峡谷农家里的袅袅炊烟和大山中的层层梯田,盐茶古道上背夹负重的巴山汉子,身着五彩斑斓衣、舞动莲萧、摆动双手的土家女儿,祭祀的劲舞、“薅草锣鼓”的狂歌,喜庆热闹的坝坝宴,土家农舍的吊锅火儿坑,场镇里悠闲的老人和顽皮的村童……这些习以为常的題材,他没有去加附什么“内容”和“意义”,也没有刻意去修饰,只是用单纯、简洁的造型及粗线条的笔法,自然呈现了对象的质朴与厚重。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纯朴之美,是对宣汉土家人生命的赞歌。

土家泉水清(杨绍伯绘)

宣汉土家人是中国土家族的一部分。“土家族”是聚居在川、鄂、湘、黔、渝毗邻地区的古代巴人后裔融合其他民族在宋元土司制度下形成的民族。这个民族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都在边疆地区不一样,深居在祖国腹地长江三峡地带巴山峡川。这个区域地处于长江上游与长江中游的交接地带,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直至鄂西北和湘西。这里是连绵的崇山峻岭,險峡急流,地僻民贫,易守难攻,历史发展的节拍与周边地区相对缓慢。因此,形成了一条中国绝无仅有的文化沉积带,人们把这个文化沉积带地区称为“巴文化区”。

宣汉土家人与湘西、鄂西北、川东南(现属重庆市)的土家族同处于长江三峡一带的巴文化区。山水同系,人同宗、民同俗。他们有着“廪君蛮”和“板楯蛮”等巴人悠长的历史和土家民族文化,有着勤劳朴实,艰苦奋斗、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和进取精神。

土家场镇(杨绍伯绘)

宣汉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少数民族待遇县。全县有龙泉、渡口、三墩、漆树四个民族乡和一个土家族聚居的樊哙镇(按民族乡对待)。县内的东乡、明月、黄石、塔河、五宝、观山、白马、土黄、风鸣、大成、七里、君塘、清溪、南坝、上峡、茶河、漆碑、胡家、土主、新华、红岭、老君、下八、桃花、华景、毛坝、双河、芭蕉等乡镇也分布着土家族人。

杨绍伯老师的画笔对宣汉土家人的生产生活描绘是充满希望的。

山路的记忆(杨绍伯绘)

画册中《山路的记忆》所描绘的正是著名的巴山背二哥。传统的背二哥又称“背佬二”或“背架子”。全部工具是:一副竹编或牛皮制成,外用棉布包套的背系“软枷”;一个檀木背架(夹),一个带铁箍的丁字打杵,外加巴山汉子的一身蛮力。

而今尽管山外已是公路、铁路纵横,而大山里很多地方仍然靠人背。《山路的记忆》里的背二哥仍然在传唱:“山套山呀雾压雾,猴子岩呀老虎路,山里人走险峰岭,丁字打杵蔑背篓。山里人呀骨头硬,两条腿似两根柱,金竹背篓铁打杵,背出一条幸福路。”

古道悠悠民歌乡(杨绍伯绘)

画册中这幅的《古道悠悠民歌乡》画的是巴人民歌。画中的宣汉土家人生活在巴山峡川,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流淌着土家人的歌声。这山歌正如所唱:“前中后,三条河,山上河坝处处歌,三条大河长流水,唱到嘴里都解渴”。古道悠悠,传来的仍是从古自今“前声断咽后声迟”的巴人唱腔。

巴人善歌舞,从古代宫廷“巴渝舞”、祭祀“摆手舞”到宣汉特色的“土家钱棍舞”一脉传承。“钱棍舞”又叫“莲箫”、“金钱棍”。

土家钱棍舞(杨绍伯绘)

这幅画中的舞者使用的“钱棍”是用一根三尺多长,两头挖上三、四道槽,槽中装上铜制钱各数枚的竹棍,歌舞者手执钱棍,一边舞动在肩头、胸、背、膝等处击打,一边随铜钱在舞动中发出的有节奏响声一边唱歌,往往是一人领唱,众人边舞边帮衬。打“钱棍”(莲箫)的舞蹈性很强,竹棍上缠有彩色丝绸,表演时的动作被形容为“上打雪花盖顶、下打古树盘根,左打青龙現爪,右打黄龙缠腰”。舞姿多样,金钱嚓嚓,彩绸飞扬,尤以人多齐舞姿态优美,颇具观赏性。有竹枝词写此:

“莲箫三尺长,此外更何有,曼舞且长歌,柳啊柳莲柳。”

土家薅草锣鼓(杨绍伯绘)

《薅草锣鼓响歌声绕半天》这幅画描绘的是土家薅草锣鼓。这种又敲锣打鼓又唱歌的演唱方式,是土家先民古代巴人从渔猎生产转化为开荒种地进行农业生产。要在山林中开垦土地,就要驱赶野兽,要祭祀山神,于是就敲锣打鼓唱歌。宋玉所说的《巴人》之歌大约是这种巴人民歌传唱的最早记载。画中薅草锣鼓是“歌牌子”或“歌头”在领唱,众人接腔合唱,配以锣鼓伴唱。鼓声时轻时重,抑扬有致。随着鼓声,锣声深沉悠长,回荡山谷。领唱声慷慨激越,山下山上都清晰可闻,随着锣鼓的节奏,劳动群众的和声山鸣谷应,波浪起伏,好一派且歌且舞热闹非凡的生产场面!

土家余门拳(杨绍伯绘)

《土家余门拳》画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巴人尚武,土家青年人习武成风,无不在闲暇时玩弄几下拳脚。日常间,以身边常用板凳作为练习甚至作为应急武器。如事急,可以抓起座下板凳抵挡对方的进攻。其招式主要有撞、隔、挑、扫、打。一条板凳在手,可以上抵下砸、左右横扫,飞舞起来,八面生风。余门拳有强筋壮骨、祛病延年、防身御敌的功能,于是学者甚多,流行于川东北。画中带头武者,正是笔者也熟悉的余门拳传承人丁耀庭。

土家祭祀节(杨绍伯绘)

杨绍伯老师多次深入土家民间,参观祭祀活动画出《土家祭祀节》,画面展示了宣汉土家民间信仰的祭祀活动。土家祭祀活动由来已久,祭师歌舞由领而和的唱腔形式早就反映在《楚辞》之中。《楚辞九歌序》说:“九歌者,屈原之作也,昔楚南郢之邑,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乐鼓舞,因而作《九歌》之曲,托之以识谏也”,九歌之曲调即是祭祀活动祭师歌舞之曲。这个画面生动地再现了古老而神秘的场面。

翻阅完杨绍伯老师的土家风情画册,我由衷地感叹:已七十多岁从宣汉文化馆退休的他一直和老伴在北京,本可安度晚年。杨老师却执意只身回宣汉投入写生创作,历尽千辛万苦,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跑遍宣汉的山山水水,拍摄了上万张照片……,这些辛苦拍摄的素材就是他要用自己的笔墨去再现的土家民俗风情。他以图片为素材进行创作,通过画面表现他的创作意图和审美情趣;可以说,这画册中的每一幅画都是画前人之所未画,匠心独具,让人耳目一新。

土家婚嫁(杨绍伯绘)

(信息来源:青藤文化传播宣汉发布)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旅宣汉土家风情,图解杨邵伯笔下的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