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既做“文化殿堂”,也做“文化集市”
络、化学、英语等人才,以满足博物馆的陈列与展览、数字化展示、文物保护等专业领域的需求;此外,还需要营销、经济和服务等复合型人才。只有人员结构合理、专业各有所长、管理到位,推进博物馆向高水平的专业化迈进指日可待。
注重学术性与亲民性、专业性与趣味性互动
陈列展示,是博物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方式。陈列展览水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文化的传承效果。博物馆在克服自身发展“硬伤”的同时,处理好“文化殿堂”和“文化集市”的关系,将学术性与亲民性有机结合,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实现“专家叫好、百姓叫座”。
其一,展示体现专业性和趣味性。如何将展示与趣味性并重,是引导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探索科学精神、自觉传播与运用科学文化的重要方式。许多国外博物馆如美国、英国等国家也有相应的探索。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传承教育方式,结合我国的文化资源特征以及经济实力,创造出符合我国青少年易于接受的专业性与趣味性的场馆文化。
其二,设置儿童和青少年专区。文物在时间上已经远离现代人的生活,如何让儿童和青少年成为文化传承的对象,就需要更多关注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方式,在玩乐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博物馆要想赢得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青睐,首先必须尊重他们的感受心理、审美趣味和认知特点,学会与青少年平等对话、交流和互动。符合年轻人求新求变的心理,才能吸引人、留住人,也才能真正发挥其传承的价值。
参与互动与文物的保护往往产生矛盾,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在展厅独辟儿童或青少年专区,将仿真复制品进行裸展,儿童可以近距离一探究竟,同时能随意触摸,受欢迎程度将大大提高。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在这方面走在前列,其经验值得推荐:该馆从儿童心理教育学出发,通过设置儿童专区“南越玩国”,将枯燥的出土文物以及艰涩的历史知识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辅助展示,在准确表达展览内容之余,鼓励儿童动手探索,从而一改博物馆严肃沉闷的现象,达到了较好的传承效果。
加强有创意的衍生品开发
博物馆的衍生品开发,是将博物馆带回家的一种有效方式,不仅能传承文化,还能创造不菲的经济价值,有利于文化场馆自身发展,也拓宽了文化的传播形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博物馆、艺术馆的纪念品、艺术商品已经成为文化场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建议文化场馆的衍生品开发,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一是由博物馆自己的研究人员设计开发,委托市场定做加工,这需要博物馆储备有高级设计人才;另一种是引入企业及社会资源,选择专业的创意设计公司以及工艺品开发公司进行合作,将衍生品做得更加精致化、创意化和市场化。
作为文化遗产的保存、展示与研究机构——文化场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文化场馆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公众素养的提高。进入新世纪,文化场馆要不断破解发展的难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更好地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