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昆剧艺术,昆剧的妆扮和道具,都有什么样的
TUhjnbcbe - 2024/8/3 4:51:00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好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688828.html

昆剧的妆扮,包括俊扮、面具和脸谱。俊扮又称素面,主要用于生、旦。早期的俊扮为搽花粉或涂胭脂,现在多改用油彩。生旦的俊扮以嫩肉色为底色,化妆后扮相的效果一则潇洒俊美,一则柔婉清丽。其中生角的化妆则尤为讲究。小生中有扇子生,也就是“白面书生”,如《牡丹亭》中的柳梦梅;有武生,如《小商河》中的杨再兴;穷生,如《豆汁记》中的莫稽。这些角色虽然同属生行,但在化妆上则不能一样。普通的生角化妆,分为七道工序:上底油,拍底色,抹红脸颊,打通天,拍粉底妆,描眉打眼圈以及打口红(指不戴髯口者)。

一些比较特殊的角色就另有特殊的画法。比如,《豆汁记》中的莫稽属于穷生,为表现其时运不佳时倒霉的处境,直接描眉、画眼圈就可以了,这样化妆突出了人物面色苍白的造型,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其穷困潦倒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昆剧的面具主要有加官脸、魁星脸和财神脸等几种。在传统的昆剧习俗仪式表演中,昆剧演员们通过这些面具,化身为神仙来演出,让观众演员都置身于祈福迎祥的吉庆气氛之中。这些与面具有关的昆剧传统,在今天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学和民俗学研究价值。

昆剧脸谱是昆剧演员脸上的绘画,是在演员面部反映性格的图案和谱式,是昆剧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昆剧脸谱原分净、丑两大类,其基本谱式是夸张的眉眼部分。明末清初以来,随着昆剧表演艺术的日臻完善,逐渐发展成净(大面)、副(二面)、丑(小面)三个基本行当的脸谱,每个角色又有一个专谱,其中以净行为主。净行的脸谱大多重施油彩,图案复杂,因此称为“花脸”,其中又可分为红净(红面)、黑净(黑面)、白净(白面)三大类以及某些和尚戏的脸谱。

一般来说,脸谱色彩代表着人物的性格(如红忠、黑猛、白奸等),其中以红、黑两色脸谱为主,故有“七红、八黑、四白、三和尚”之说。除表示性格外,脸谱还可暗示角色的各种情况,如项羽的双眼画成“哭相”,暗示他的悲剧性结局,包公的皱眉暗示他苦思操心,孙悟空的猴形脸庞则表示他本是猴子。昆剧的道具称为“砌末”,是大小道具与一些简单装置的统称。“砌末”一词,早在金、元时期已经被广泛使用于北曲杂剧和南戏中,后来的昆剧也沿用了这个表示舞台道具的行话。

传统的砌末有意识地区别于现实生活中物体的自然形态,是戏曲解决表演与实物矛盾的特殊产物。戏曲舞台上并不回避“露假”,用旗子舞动表现波涛汹涌,扬鞭以代马,摇桨以代船,这些砌末与演员的动作、形象相结合,不是简单地仿制现实生活中的物品,而是用一种艺术的形式,在戏曲中被颇具感染力地表达出来。砌末的这种虚拟性和象征性与中国戏曲的表演风格是一致的,运用砌末来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非常强调表情姿态的鲜明、准确、传神,如挥动马鞭来表达各种骑马的场景等。

传统戏曲舞台上的砌末,有一部分小砌末比较写实,但在写实中还包含一定的假定性,如各种生活用具,包括烛台、灯笼、扇子、手绢、文房四宝、茶具、酒具等。但它们并非将生活用具照搬于舞台上,比如烛台,在舞台上就一般不会让它真的点着。另一些砌末是通过变形、装饰,使之具有更明显的假定性,比如轿子、车旗、船桨、马鞭等在舞台上则用来表示交通工具。此外,戏曲中的砌末还包括武器(又称刀枪把子,如各种刀、枪、剑、斧、锤、鞭、棍、棒等),以及各种表现环境、渲染气氛的物件(如布城、帐幔、旗号、器仗、桌围椅披等)。除常用的砌末之外,也可根据演出需要,临时添置一些剧情需要的特殊道具。

1
查看完整版本: 昆剧艺术,昆剧的妆扮和道具,都有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