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你是否还在某家打着麻将唠着嗑,弥补去年的遗憾呢?在不知不觉中十五悄悄地来了,春节就这样要结束了。
这个春节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为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元夜、元夕、小正月、小年或春灯节,日本称上元(じょうげん)、小正月(こしょうがつ),朝鲜称正月大满月()、正月大(,“”为固有词,月圆、望日之意,或简称大)、上元()、元宵()、元夕()、乌忌日(),闽南语称为元宵(gon-siau)、元宵节(gon-siau-cheh)、上元(siōng-gon)、正月半。
对于元宵节你了解多少呢?
传说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还有说法认为,汉武帝时听从谬忌之说,对于太一神十分虔诚,在甘泉宫修建太一祠坛,无论是伐南越、得天马,甚至冬至也要祭祀太一神,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盛大的灯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经过祠坛之上,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笃信佛法,听从蔡愔的建言,敕命正月十五夜,在宫内“燃灯表佛”,从此民众效仿,皆点灯供奉佛祖。东汉末年,元宵节作为节日才正式初步形成。
民间有地相传:二千年前,佛教传入中国,当第一次月圆的时候,人们隐隐约约可以见到月光下有十七位天神在翩翩飞舞,有一年浮云遮敝了天空,人们突然不见天神踪迹,十分恐慌,于是纷纷点火把,照亮天空,找寻天神,自此以后,虽然看不见天神,人人却仍年年点燃火把找寻天神,相延成袭,就变成一种风俗了。后来点火把在一些地区演变成点灯笼或生篝火。
在道教中,上元节视为天官大帝(尧)诞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分别属天、地、水这三官大帝主管。上元节乃天官华诞,故燃灯以庆。终唐一代,朝廷皆正式祭拜。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在唐朝时期,元宵节这一天民间就流传有“迎紫姑”的习俗。“紫姑”是专属于女性崇拜的偶像,为当时女性赢得信仰自由、争取一定的社会地位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男性“独尊为王”的缺口。最终,迎紫姑随着当时社会的发展,日益成为妇女不可或缺的仪式活动。节日期间,妇女们要举行祭祀紫姑的仪式。
迎紫姑
传说紫姑姓何,名媚,字丽卿。本是一户人家娶来的小妾,由于正房大妇妒忌心强,嫉妒紫姑的美貌,于是在元宵节当晚,正房派人在厕所里杀害了紫姑。天帝因为怜悯她,特此封她为厕神。在每年元宵节当晚,妇女们用稻草、麻布等参照紫姑模样扎成人像,用香烛茶酒祭请紫姑。通常,妇女们嘴里还会念:“您的丈夫的名字已经远行了,大夫人刚才出门了,您可以出来了。”在民间仪式中,“一个个具体的行为由于被仪式的场域、氛围、规矩所规定,也就附加上了情境中符号的特殊意义”。仪式中妇女们借助自己“制作”的紫姑神,用茶酒敬拜紫姑,就如自己与紫姑神面对面交流一样,因此,她们也相信自己能够得到紫姑的庇佑。
迎紫姑的目的是为了占卜当年蚕事的好坏,因为在传统社会中养蚕纺织由女性从事,所以迎紫姑这项仪式活动也就由女性全权负责。“吴县张成夜起,忽见妇人立于宅东南角,谓成日:明年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其上以祭我,当令蚕桑百倍。”这段文字,可以为证。另外,祭祀紫姑仪式还寄予祈求年丰的美好愿景。温饱,是人立于天地之本,蚕事的好坏,关系到人们的收入和生存。正月十五,正是孟春之际,人们此时祭蚕神,自有祈年之意。
从另一个层面,这种仪式的背后也包含了对悲惨身世女子的深切同情和无限怜悯;对女性权利在当时受不到应有的待遇的无声控诉;对女性悲剧命运的不平和反叛。除了占卜蚕事和祈求年丰之外,还有占卜女性祸福和凶吉的内容。《荆楚岁时记》中记载:“风俗望日以杨柳插门,随杨柳枝所指而祭,其夕迎紫姑神以卜。女性把紫姑当作自己的保护女神,向这个女神诉说自己所受到的各种非人待遇,以及把自己内心深处不能向他人倾诉的事情都尽情地说给紫姑听,希望紫姑神能庇佑她们在新的年里能够消除祸患,大吉大福。
刺绣,是凝聚中华各民族妇女智慧和技巧的传统工艺,它展现着妇女的灵巧心智,同时也是传统妇女赖以生计的事业。在宋时,它已成为衡量广大妇女们各方面的价值标准。紫姑又被称为茅厕姑姑、茅厕婆婆。节日期间,妇女们还要向紫姑女神乞巧。乞巧的习俗是少女把一只绣鞋丢在侧坑里或者厕所壁上,并祷祝茅厕姑姑可以赐予她们做女工的独特技巧。元宵节中的紫姑就如一个女神一样,她的形象展现了劳动妇女生活的诸种印记,同时,因为她生时受尽虐待和不公平待遇,无法左右自身命运,死后升为神灵后,被妇女们当做精神诉求的对象。她们试图借助各种的祭祀活动来与紫姑进行神秘的人神沟通,渴求利用这种象征性的仪式祈求消避灾祸以及使福祉能够在自己身上得到延续。
偷青祈夫
宋时元宵节期间,各种习俗和活动应接不暇,人们在其中忙得不亦乐乎,享受节日带来的那份愉悦。其中,有一种活动被称为偷青,主要是指女性去别人家的菜园偷菜,偷青者认为这样能够到吉兆。元宵节当晚,女性们凭借出游观灯的机会去别人家的菜田里偷菜,来占卜自己的命运,渴望嫁给一位好夫婿。元宵节当日,姑娘们被赋予“偷菜”的权利,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不会偷本宗族内的。原因是偷菜这种行为是取得新姻缘的方式之一。在进行这项活动时,她们不会担心别人的目光,同时被偷菜者也不会追究偷菜者的责任。
广东、福建、湖南等地妇女有在元宵夜前后结伴去菜园偷取葱菜、伴以糕饼煮食的宴俗,据说可以预测佳兆,菜园主人不以为怪。《广州府志》卷十五《风俗》载“(正月)十六夜完灯,妇女走百病,撷取园中生菜,日采青”,并有“天青青,月明明,玉兔引路去偷青;偷了青葱人聪明,摘了生菜招财灵”的歌谣。
台湾的待嫁女孩也有此举,谁偷得好菜预示婚姻美满,“偷葱菜,嫁个好老公:偷挽菜,嫁个好女婿”。
“偷青”只是一种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女性活动,这种活动的性质不是停留在“偷”上,而是被赋予了另一层独特的意义。女性只想借助这个活动形式来表达其对自己爱慕对象的情谊,从而引起对方的注意。因为宋代社会虽然给了女性相对的自由,但是她们由于长时间受到压制,所以其骨子里还是比较保守的,无法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公开,只能借助这种间接的方式来表达。因此,我们可以把“偷青”理解为恋爱开始的前奏和必要条件。
灯
中国的灯节与佛教有密切的关联,但是在唐朝以后才把燃灯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相结合。“三元观灯,本起于方外之说。自唐以后,常于正月望夜,开坊市门燃灯。宋因之,上元前后各一日,城中张灯,大内正门结彩为山楼影灯,起露台,教坊陈百戏。天子先幸寺观行香,遂御楼,或御东华门及东西角楼,饮从臣。四夷蕃客各依本国歌舞列于楼下……。其夕,开旧城门达旦,纵士民欢。”。又有《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写道:“莲女和街坊妇人女子往来观看花灯,来到能仁寺前,扎个鳌山,点放诸般异样灯火,山门大开,看灯者不分男女,挨出挤入。……真个好灯:三门两廊,有万盏花灯,照耀如同白日。”又有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元宵》载,元宵灯夜汴京城,“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可见,上到君臣下到普通民众,都可以在这个开放的节日氛围中狂欢。
元宵节与灯火相关的习俗众多,如赏花灯、猜灯谜等习俗见于多个地区。西南地区有燃篝火的习俗。
宋时的妇女观灯还怀有祈子愿望,这主要是因为“灯”和“丁”是谐音字,人们借助这种相似的读音,来满足自己对繁衍后代的殷切的希翼。节日期间,当时的潮汕地区有一种独特的风俗——所有当年刚结婚的新娘都要去宗祠拜完祖宗,伴娘偕新娘绕堂一周,逐屏观灯。具体场景如:“宗祠内面,灯烛辉煌,人们熙熙攘攘,争挤观灯看新娘,新娘来到祠堂,先由伴娘点燃三柱香,让新娘顶香跪拜祖宗,祈求明年得子。”在福建等地的正月十五晚上,妇女观灯不一定需要限制地点,但大都体现求子的心愿。如民间流传着“钻灯脚,生男胞”的说法,从而折射出女性通过观灯盼望生男孩的美好希翼。
北方地区的妇女元宵节当晚竞往城门摸钉为戏,相传可以生男孩。古城门门钉为九行九列共八十枚钉,因为在古代九为最大的阳数,又因为门钉形似阳具,因此以为摸钉可以生男丁。另外,民间元宵节期间还有一种“送孩儿灯”的习俗,也就是在元宵节之前,娘家送花灯到新出嫁女儿家,希望女儿家有添丁吉兆。“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要送一两对小灯笼,以祝愿女儿孕期平安。”因此,节日期间的女性民俗活动不仅给宋代女性提供享受人身自由的机会,而且也让她们拥有了表达内心的真实诉求的可能性,给自己的节日生活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猜灯谜
猜灯谜是元宵佳节的传统活动,在古典小说、诗文中屡见记载。灯谜有一个古雅的学名,叫作“文虎”,而它的历史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夏代——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些相关的歌谣。通过暗示隐喻的方式来描述事物,是灯谜的前身。
春秋战国时期,暗示隐喻的修辞手法进一步发展。礼崩乐坏,群雄并起,士大夫游走于列国之间谋求前程,在向君王进言献策时,常常会使用较为委婉的方式,以增强说服力,避免祸端。在诸子百家留下的文章典籍中,也忠实地记录下了一些暗藏机锋的对话。此时,富有隐喻色彩的歌谣进一步发展,成为“瘦辞”“隐语”,这些同样是后来灯谜文化的源头。秦汉及三国时期,字谜从口口相传的歌谣变成书面化的创造,而人们猜谜解题的兴致一直未减。
三国时期,就有将谜语写到纸上供人猜度的娱乐形式了。到了南朝,诗人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将其收入诗集中,“谜”字的称谓终于定型。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以高度概括的方式,总结了这种文体:“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之嘲隐,化为谜语。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
或体目文字,或图像物品,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相传名士杨修就有一段关于猜谜的故事。一天,曹操和杨修路过曹娥庙,见庙中石碑背后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的题字,据说这是东汉文学家蔡邕对碑文的评语。但是,这八字评语晦涩难懂,无人能解。杨修才智过人,很快看出了碑文的玄机。原来,黄绢为“色丝”,即“有颜色的丝绸”,可以组合成“绝”字;“幼妇”是少女,组合成“妙”字;外孙是女儿之子,组合成“好”字;而“齑”是捣碎的姜蒜,“齑臼”是指捣烂姜蒜的容器,是“受辛之器”,组合成“辞”。四字放在一起,就是“绝妙好辞”。
不过,灯谜真正定型,是在经济发达的宋代。当时社会繁华富裕,城市娱乐生活渐趋丰富,出现了专供娱乐之用的“瓦舍”。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的繁盛与普及,当时的许多士人都擅长制作灯谜,灯谜也成为他们彰显才华和趣味的方式。在每年的元宵节,大家都将写了灯谜的字条贴在精致的纱灯之上,供往来行人阅读、竞猜,妙趣横生,灯谜就此成为节日里最亮丽的风景线。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娱乐形式,灯谜受到了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欢迎。《武林记事》中描述了当时的情境:“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据说北宋王安石曾经与朋友一起在元宵节猜谜,王安石的谜面是“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朋友听了,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又抛出了一个谜题:“东海有条鱼,无头亦无尾,去掉脊梁骨,便是你的谜。”两人相视,了然而笑。原来,两道题的谜底都是一个“日”字。明清时期,灯谜文化进一步发展,形式内容也变得多样化。明代狂士徐渭,有一年元宵节去杭州西湖看灯。其中有一盏灯上写着半个对联:“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这个灯谜颇有难度,既要求猜出谜面所指的物品,又要求对出下联。徐渭在旁边写下“乌龙上壁,身披万点金星”,便扬长而去。他走之后,围观的人细细琢磨,才想出上下联的谜底应该分别是油灯和杆秤。
《红楼梦》中元春回家省亲,回宫后让太监送来宫灯灯谜,又让每人制作一个送回去,于是贾府上下都开始兴高采烈地制作灯谜。书中的灯谜,既展现了每个人的性情,也喻示了每个人的命运。元春的灯谜谜面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是爆竹,贾政在其中读到了不祥之兆,而这也恰好印证了元春富贵不长久的未来。惜春的灯谜谜面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墨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众人看了,猜出谜底是佛前的大海灯,这既展示出惜春寡淡的性情,也预示了她未来在抄家后遁入空门的结局。宝钗的灯谜谜底是竹夫人,而谜面中有“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的语句,这也精准地暗示了她后来与宝玉的婚姻无法长久,中道分离,落得寡居的结局。黛玉的谜底是“更香”,谜面起笔便是“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写尽了“世外仙姝”难有立足之处的命运。而宝玉的谜面是“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四字一句,颇有禅意,谜底又是“镜子”,道出后来家业破落,繁华不再,终于照见本心本性的事。
在《红楼梦》中,出自不同人物之手的灯谜各具特色,余韵无穷。而灯谜的谜面则多直接使用诗词,如果抛开猜谜的因素,其实是非常精巧的咏物诗。最难的一点是,作者在诗中寥寥数笔便寄托深意,为之后的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取得了前后呼应的效果,令读者回味无穷,不得不让人感叹作者用心之妙
走桥
走桥也是不同地区皆可见的元宵节习俗,又称踩桥、踏桥、过吉祥桥、走百病、消百病、散百病、消散百病、遣百病、走不病等,朝鲜半岛称为,也有些地区会冠以当地桥名,如广东佛山称为“过通济桥”,浙江称为“走太平”(“太平”是指太平桥),以祈求健康、驱除百病。在古代,这天是妇女少有可以外出四处走动、出游的日子
上元圆
元宵节吃汤圆为传统习俗,在彰化鹿港吃的是一种叫“上元圆”的古早味,非常特殊,有别于一般用摇的元宵或水煮的汤圆,上元圆是放在粽叶上排好后用蒸的,内馅有红豆、芝麻和陈皮花生,但一年才卖一次,从清朝至今,流传百年,此为鹿港地区特有的传统美食。
跳绳
中国和朝鲜都有小孩在元宵节跳绳的习俗,作为祛病延年的娱乐活动,并有歌声鼓声伴奏。中国元宵节的跳绳活动可以追溯至南北朝。
国外的元宵节
日本
日本的元宵节称为小正月(こしょうがつ),明治维新后改为格里历1月15日,但仍有部分地区的传统习俗于旧历正月十五前后进行。习俗有迎年神、祖灵,祈求丰收,有在早上吃红豆粥的习俗。不少地区皆有举行称为岁德烧(どんど焼き)的火祭,祭祀年神。
在日本山梨县地区,1月11日清晨,农民们会起床后带着镜饼[注1]和镐到田间,进行象征性耕作,供上干净的大米,并将之前供在神棚里的松枝插到地里,祭祀田神。在山形县地区,则会在1月15日,由20多岁的青年男女戴草帽,扎围裙,系腰带,挽裤腿,打赤脚,穿插秧姑娘的服装,挎秧苗筐,到各家院中进行插秧表演,在另一些地区则于1月14日傍晚,年轻妇女在前面象征性地插秧(用茅草或豆秸杆),而男青年则在后面手持镰刀作收割状。山梨县甲府市自江户时代起则有甲府道祖神祭礼,祭祀道祖神。
宫城县仙台市小正月前夕举行的火祭称为岁德祭,以仙台市大崎八幡宫的松焚祭(まつたきまつり)规模最大。松焚祭除了焚烧年饰,祈求丰收、平安外,还有“裸参(裸参り)”习俗,信众头戴白色钵卷,身上仅缠著称为晒的裹肚布,脚穿白足袋、草鞋,淋过冰水后,口含着含纸(含み紙),左手持钟,右手提灯笼,徒步走过火堆。
现代日本把小正月定为成年礼(男性的元服礼和女性的裳着礼)举行的日子,因此也是成人节。
朝鲜半岛
元宵节称为大满月,源自中国的上元节,本是农民祈求丰收和道教祭祀天官的日子。传入朝鲜后再发展成当地独有的风俗。在郊外,人们会冒寒风爬山,第一个看见月亮的人会得到好运或达成愿望。他们会串门,向邻人“卖热”,以期望凉快的夏天。晚上又会焚烧用松树枝条堆成的“月亮屋”。在节日前夕农民也会在阡陌上焚烧干草,给土地辟虫添肥,这两种都是源自点火把驱虫祈福的习俗。放风筝象征不幸随风而逝,而妇女们则会玩踩桥的游戏,有些地区会有石战(互掷石子)。
在这一天人们食用各种应节食品,包括五谷饭、药食、干菜等。人们早上空腹喝“耳明酒”,祈求不生耳疾,又可以一年都听到好消息。然后嚼醉干果再吐出来,相传可以治皮肤病。其他还有用紫菜或蔬菜包饭吃(称为福裹),以及用牙咬开坚果以巩固牙齿。
但这一天传统上不会给狗任何食物,因他们认为根据天狗食月传说,狗与圆月相克,怕它们感染苍蝇在夏天得病、与变瘦。
越南
越南的元宵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会一起吃饭,并且会去寺庙祈福。#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