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觞赋诗、六博、放灯、结羊肠,这些古代习俗很有趣
古代社会中流行的习俗基本上都源于,自然崇拜、祖先信仰、生活积累。不同朝代以及社会意识影响下的习俗,也会表现出极具时代感的独特魅力。可以说从上古时期开始习俗就与人们生活形影不离,并且还会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消亡或创新。
由于古代社会中的习俗基本上都源于祭祀活动,所以在很多现代人的思想中,就会主观的认为大多数古代习俗都特别严肃,甚至还会有一些令人恐惧的因素。事实上如果大家能够多了解一些习俗历史,就会发现有很多古代习俗都特别有趣味性。
笔者认为如果从习俗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上来看,习俗除了蕴含最原始的精神崇拜,以及日积月累的现实生活之外,其实还与多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文化既包括知识、思维与创造力,同时也蕴含了饮食、行为、战争等多种元素。
这些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习俗,其实就是大家比较熟知的古代文化习俗。当习俗、文化、文明三者相结合之后,所体现出的文化习俗就要比生活习俗更具高端性。因为文化习俗往往都蕴藏思想、智慧、文明三大方面。
笔者所说的“趣味习俗”其实就是文化习俗的一个表现。相比较于祭祀活动演变而来的习俗来说,文化习俗不仅鲜有庄严肃穆的气氛,而且也不会出现让人望而生畏的习俗礼仪。轻松、活泼、趣味性强是其主要特点,当然文化习俗也会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真挚的情感。
古代社会中极具文化神韵的“趣味习俗”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写过这样一句古代俗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俗语表达的意思就是不同地方都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在一百里范围之内可能都会出现气候不同的现象,一千里之外民风民俗也都会有天壤之别。
古代社会由于战乱不断朝代更迭频繁,所以很容易呈现出文化习俗多样化的特征。即使是在大一统王朝时期生活在不同地区的老百姓,都很容易出现习惯迥然习俗各异的现象。除了一些与祭祀或有关系的习俗之外,剩下大部分习俗基本上都特别有趣。
1.“流觞赋诗”即“曲水流觞”
(1)“流觞赋诗”习俗起源
“流觞赋诗”是古代社会一种比较高雅的文化习俗,这种习俗的主要传承载体是汉族先民。从其字面意义上去分析可以得知,其实就是在水边饮酒赋诗。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就算是在现代社会,这种习俗也绝对称得上“高大上”。
关于“流觞赋诗”的起源主要有“消灾去病”说,相传周代时这种习俗就已经出现,并且在当时民间社会广为流传。据《论语》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段记载的主要寓意就是在暮春时节,人们穿着比较隆重的“祭春”礼服,在古代沂水之地沐浴并登山神坛上求雨,然后还有歌咏吟诵诗歌才能回家。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流觞赋诗”,在最开始其实也是一种祭祀活动。
但钓鱼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来说,这种以“祭春”求雨为主旨的祭祀行为,主要表现的就是祭祀活动之后的“咏”。实际上春秋时期鲁国的这种古老习俗,其实主要是源于周代先民到水边洗涤污浊、消灾去病之俗。
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这种流行于西周初年的古老传统,其实也体现出了古代先民对待生活的态度。众人齐聚于河两旁饮酒赋诗,这种感觉不仅特别优雅而且也意韵悠长。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流觞赋诗”,流传至今已经有将近四千年的历史了。后来随着朝代更迭与文化习俗转变,逐渐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实际上“流觞赋诗”习俗最鼎盛时期其实是在晋朝。
(2)“流觞赋诗”习俗演变与繁荣期
晋代时“流觞赋诗”被称为“曲水流觞”,在当时社会每年夏历三月都会举行祓禊仪式。这个仪式其实也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汉族民俗,此习俗的主要寓意就是“洗濯去垢,消除不祥”,源于古代比较重要的祭祀活动“除恶之祭”。
在祓禊仪式完毕之后人们就会在水边举行“曲水流觞”活动,简单说就是众人坐在河渠两旁。然后又习俗活动主持人在上游放流承载酒杯的托盘,然后托盘就会随着河水顺流而下,当托盘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并赋诗一首。
这种活动除了寓意驱除“灾祸不吉”之外,还在当时掀起了一股文化热潮。相传永和九年会稽内史王羲之,曾举办了一场尤为盛大的“曲水流觞”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有谢安、孙绰等多位晋代贵族和军政高官。
据史料记载这次“曲水流觞”活动一共成诗三十七篇,但又十六人因为作不出诗而各罚酒三觥。王羲之众人所作诗歌辑录成册并作序,这就是举世闻名、尽人皆知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这次与“流觞赋诗”习俗相关的文化盛会,被记录于《荆楚岁时记》之中:“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后人亦有诗云:“修禊文会聚溪头,羽觞载酒曲水流。酣饮赋诗联佳句,留得美名在士俦”。
这其实就是“流觞赋诗”习俗的渊源与发展,虽然现代社会早已经失去了这种传统习俗。但是在文化界依然有人会对这种古老的传统习俗感叹不已,笔者认为“流觞赋诗”习俗遗失不仅是后人的一大损失,而且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奈与遗憾。
“六博”、“放灯”、“结羊肠”妙趣横生
1.“六博”习俗
“六博”又可以称为“博戏”或“陆博”,是汉朝比较流行的兵种旗戏,实际上这种“六博”游戏或习俗,最早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家语.六仪》中就曾记载过,鲁哀公与孔子关于“六博”的对话。
“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曰:“有之。”公曰:“何为?”对曰:“为其二乘。”公曰:“有二乘,则何为不博?”子曰:“为其兼行恶道也。”通过这段与“六博”习俗有关的对话,可以得知这个游戏在当时公卿阶层非常盛行。
但“六博”真正大行其道却是在汉代,隋代政治家鲍宏曾在《博经》中说:“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掷头,谓之琼”。这段记载其实就写出了“六博”的形制与玩法。上流社会棋子多以象牙、玉石、金属制成,而普通民众则仅以木质棋子为主。
“六博”最开始被当做兵种棋戏玩法其实与象棋十分类似,游戏过程中多以杀掉特定棋子为获胜。所以从这一点可以推测象棋类游戏,可能从“六博”演变而来。后来随着社会变迁“六博”走出宫门,并在民间发展成为一种如火如荼的游戏或习俗。
2.唐代“放灯”习俗
“放灯”习俗其实源于古代元宵节,据史料记载古代社会中的元宵节,最开始是贵族小姐与情人约会的节日。后来随着时代变迁在汉代时期演变成为庆贺元宵的习俗。所谓“元宵”其实是指正月十五月圆之夜。
唐代建立之后元宵节变成了法定节日,唐睿宗时“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盏,号为‘火树’”。并且在元宵节当晚取消夜间戒严,市民可以随意上街观赏花灯,这个习俗后来就被人们称为“放灯”。
实际上“放灯”也有解除宵禁逛灯之意,但是随着元宵节的喜庆气氛越来越浓重,唐代统治者逐渐放松了对老百姓的宵禁限制。“放灯”习俗其实就是这种政策的一个主要体现,后世人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也是在元宵节这一天“放灯”辟邪除灾、迎祥纳福。
3.元宵节“结羊肠”习俗
关于元宵节“结羊肠”习俗可以通过一首诗作进一步了解。“元宵初过犹自忙,家家女儿结羊肠。含情暗思心中语:何时得似双鸳鸯”。这首诗歌的大意为在元宵节刚过之时,各家各户的未嫁女儿都会通过“结羊肠”习俗,来表达内心中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
据《霏雪录》记载:“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旧历纸九道为绳,乱结以首尾,联属者为兆,谓之结羊肠。”元宵节过后第一天生活在北方地区的女孩子,就会用“旧历纸”编织纸绳,然后将这根纸绳的头尾系在一起,然后送给自己朝思暮想的心上人。
笔者认为通过这个习俗可以得知,古代社会中的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其实毫不逊色于现代社会中的女孩。她们之所以会在正月十六当天“结羊肠”,实际上就是为了表达想与意中人永结同心之意。这种大胆地是爱方式绝对超越了古代世俗观念。
实际上关于“结羊肠”习俗元代诗人赵雍,曾在其创作的《结羊肠·孟春之月春始和》一诗中,对这种源于元朝时期的古老习俗做出了详细解释。通过这首诗歌大家可以更加细致的了解,古代女子“结羊肠”的真正意图。
“孟春之月春始和,陌头柳色黄如鹅。落梅纷纷稍觉多,白日炯炯曜绮罗。曜绮罗,日渐长,春风庭院花草香。十六初过上元节,家家女儿结羊肠。含情暗卜心自语,何时得似双鸳鸯。结成羊肠肠反断,惆怅春闺坐长叹。强持薄怒娇且羞,折花倒插金钗头”。
这首诗歌表达的思想内涵其实非常明确,诗歌中描绘的元代女子在正月十六“结羊肠”,但最终的结局却是“结成羊肠肠反断,惆怅春闺坐长叹”。笔者认为无论“结羊肠”的结局如何,但这种习俗所表达的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却十分值得推崇。
结语
流觞赋诗、六博、放灯、结羊肠,其实只是古代“趣味习俗”中的一小部分。虽然有很多“趣味习俗”也源于祭祀活动,但相比较于庄严肃穆、悲壮凄切的习俗来说,却充分体现出了古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扬之水《关于“投六箸”》
宋会群《中国博弈文化史》
赵秀杰《魏晋南北朝上巳节诗文研究》
李传军《论元宵观灯起源于西域佛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