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敢和鲁迅硬刚的学者,考证大禹为动物,屡遭
TUhjnbcbe - 2024/5/17 17:53: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在哪家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大咖VS大咖

鲁迅先生是位狠角色,下笔如舞刀,刀刀不离人的要害,对方往往只有招架之功。

但有一次,他为自己招惹了麻烦。

对方是位历史学家,讲究考据,也就是治学以证据说话。

这位先生研究了鲁迅的作品,指出《中国小说史略》涉嫌局部抄袭,而且道出了被抄袭作品名称,作者的名姓。

这话本是私下说的,最终传到了鲁迅的耳中,他火冒三丈。

作为一个学者,被人指责抄袭,等于被毁了名誉,打了耳光。

鲁迅如何能忍下这口恶气,于是加倍还击,双方你来我往,成了宿敌。

抄袭是否真实且不论,但此事确成了鲁迅的痛处,一直未能释怀。

鲁迅先生向来宣扬“痛打落水狗”的,所以多年后他还不忘在小说里讽刺对方。

这小说很多人都熟悉,名叫《理水》,这里面有这样一段描写:

这这些些都是费话,又一个学者吃吃的说,立刻把鼻尖胀得通红。你们是受了谣言的骗的。其实并没有所谓禹,禹是一条虫,虫虫会治水的吗?我看鲧也没有的,鲧是一条鱼,鱼鱼会治水水水的吗?他说到这里,把两脚一蹬,显得非常用劲。

这段话里他描述了一个口吃,红鼻子的学者,在后文里,这学者还被鲁迅称为鸟头先生。

鸟头先生似乎提出了禹是一条虫的论调,鲁迅对此尽情嘲弄,捎带人身攻击了一下。

这位鸟头先生名叫顾颉刚,著名的古史辩学派创始人。

鲁迅写了这文章后,禹是一条虫的帽子就扣在他头上,再摘不掉了。

关于这二位的恩怨、是非曲直,后人已经很难说清了。

他们争辩中的一个学术问题“禹是一条虫”却明明白白的记录了下来了,但也是被后人曲解最深的

顾颉刚究竟是怎么说的?

先要介绍一下顾颉刚先生,这位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一生成就卓越。

顾颉刚开创了一个学派,古史辩学派,也叫疑古派。简单的说,就是疑古辩伪。

顾颉刚读书时喜欢戏剧,他发现同一个故事有很多戏种,越晚出的戏,情节越丰富,变化越多,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把这发现运用到古史研究中,顾颉刚认为,古史也是不断被修改的,时间越靠后、添油加醋的情况越严重,疑点也越多。

年,顾颉刚提出了古史层累说,阐述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论点如下:

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等。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第三,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我们即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即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

顾颉刚这一论点可以说是石破天惊,赞美者有之,批评者更甚。

因为依照这一观点,很多古史要被判了死刑。事实也的确如此,疑古派研究典籍传说,前后对照,得出了不少古史都是后人伪造的结论。

在著名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中,顾颉刚谈到了古史中大禹的追踪溯源问题。

顾颉刚认为,《商颂·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商族人的眼中,大禹是神,是上天派下的神整治洪水。到了周族,“奄有下土,缵禹之绪”,人们认禹为最古的人王。

即以层累的观点看,大禹最初可能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或者说是神,经过时间累积,口头传播塑造,形象逐步丰满,变为人王。

而进一步根据《说文》对禹字的解释,顾颉刚以为禹可能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像蜥蜴之类的动物,原文如下:

禹,《说文》云,“虫也,从禸,象形”。禸,《说文》云,“兽足蹂地也”。以虫而有足蹂地,大约是蜥蜴之类。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样子,所以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

可见,顾颉刚所说的虫,与鲁迅所说的虫(类似蠕虫,爬虫)绝非一个,此虫非彼虫。

虫的谜团

虫,在古代,其实是动物的泛称,而且更多指向有脚的动物。比如《水浒传》武松打虎,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说文》里把“禹”字解释为虫,什么样的虫呢,先看“禹”这个字。

禹字下面是个禸字,《说文》解释禹,从禸,象形。

进一步解释道:禸,兽足而蹂地也。

禸字很关键,好在这里已经明确表明,禸是有兽脚,抓地行走(蹂)的意思。

所以,把禹解释为蜥蜴完全是可行的,当然也有可能老虎,狮子之类的猛兽。

在另一篇古文里,对禸的解释更为清晰些。

《尔雅·释兽》狸狐貒貈丑,其足蹯,其迹禸。《疏》蹯,掌也。此四兽之类,皆有掌蹯,其指头著地处名禸。

这里直接列举了四类动物,狸狐貒貈,有脚掌,脚指头着地的地方称为禸。

动物(三种)如下(可能有争议):

狐狸脚印

这四类动物,基本上是有脚掌,脚指头着地,也就是《说文》所说的“禸”。

而禹这种虫,其迹禸,所以绝不可能是蠕虫,是鲁迅刻意曲解了。

那禹这种虫,究竟可能是什么呢?

图腾传说

解放后,顾颉刚受高山族的蛇图腾器物启发,写下了如下文字:,

其族以蛇为图腾,其器物刻镂亦必若此。观殷周铜器,疑有盘螭、盘虺纹者,疑即禹图腾之遗留也。

这段话里,顾颉刚对禹是一种动物的基本判断没变,但增加了一个名词:图腾,这使他的观点更加简洁,鲜明。

顾颉刚认为,殷周器物上的螭纹可能为禹圈腾之遗留,这样,“禹是一条虫”的表述具体了,由抽象的虫变成了具体的龙,但这也只是一种猜测,所以顾颉刚用的词是“疑”。

蟠螭纹

猜测为“龙”有道理的:

其一,龙爪的造型符合说《说文》里“禸”的形象。

其二、传说中,大禹治水,有应龙相助。这个龙,有没有可能代表大禹族系的图腾?就像商人以鸟为祖,苗人牛图腾一样。

其三、大禹为华夏一族的始祖,而我们自认为是龙的传人,是不是从大禹遗留过来的?

至今舞龙习俗仍在

其四、史前遗址,如石峁文化,二里头文化均出现过类似“龙”形的器物。

高山仰止

顾颉刚对大禹的论述是有想象力和启发性的。

大禹究竟是人还是动物?

如果是动物,代表的图腾究竟是属于某个人的,还是属于某个族系的?

这些,明前都没有定论。

撇开这些学术争议,顾颉刚的治学精神令人钦佩,他所取得的成就是卓越的。

高山仰止,沿着前辈的足迹,更多的历史谜团将揭开。

1
查看完整版本: 敢和鲁迅硬刚的学者,考证大禹为动物,屡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