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威海
一个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
包含传统技艺、民俗等多种类型
它们代表着这座城市的过去
也见证了威海朝气蓬勃的未来
那么,关于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知道哪些呢?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01
在文登,有关祭祀李龙王、李龙母的庙会、山会等节俗广传民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李龙文化,在全国乃至海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特征主要表现为:传说体现了儒、道两家的传统理念,流传区域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李龙王文化传承了中国的龙文化,但其外形与精神象征又有别于传统的龙。李龙王的传说塑造了直率、仗义、勇敢、孝敬的山东人的形像。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与当地的民俗习惯密切结合。
“渔民开洋、谢洋节”
02
“渔民开洋、谢洋节”包括渔民祭祀活动和传统民间文艺表演等内容。“开洋节”是渔船出海时,渔民祈求平安、丰收的民俗活动。“谢洋节”则是渔船出海平安归来,渔民为了感恩大海的民俗活动。开洋、谢洋节作为渔民一种精神寄托,主要有娱神、娱人两大板块。以祭祀为核心,以民间文艺表演为主轴,含有历史、宗教、生产、民俗等诸多文化内容。根据《荣成县志》记载渔民开洋、谢洋节活动,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清雍正年间到民国期间是鼎盛时期,后来逐渐衰弱,文革期间停止,改革开放后恢复,院夼村及周边渔村尤为兴盛。
“渔民开洋、谢洋节”已形成了固定的活动形式,举办这些活动的原始意义是希望神灵保佑渔民出海能一帆风顺,满载而归。因此,它具有祭祀对象的多元性(龙王爷、财神爷、海神娘娘等);活动形式、内容的丰富性(包含祭祀和各种民间文化活动等);活动目的的唯一性(出海平安、渔业丰收)等特点。
渔民开洋、谢洋节展示了渔民独特的龙王信仰文化,关乎渔民的精神寄托,关乎海洋与渔业的保护与发展,是一种原生态的海洋文化,具有研究与观赏价值。年,“渔民开洋、谢洋节”被公布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渔民号子”
03
随着时代不同,渔民号子不断发展和变化,由最初简单的音节、无调子的形式,逐步演变为有调式和唱词,且内容丰富的渔民号子。特别是在50—70年代,渔民号子最为兴盛,其音乐性、节奏性、实用性与生产劳动紧密相连,形成了气势雄浑、喊唱交替的荣成渔民号子,并在渔民们的新老交替中一代代流传下来。
荣成渔民号子,共分三大类型。
第一类:拼命号子(也称生死号子)。用于海上遇到风暴、顶风逆流或者在遇险救急的情况下使用。第二类:自由号子(也称一般号子)。用于拉大船、蹬船、拉网时使用。第三类:抒情号子(也称欢乐号子)。多用于渔船收港的时候,其旋律优美,流畅欢快,带有明显的歌唱的风格和浪漫色彩。
荣成渔民号子突出的特点:一是协调生产、鼓舞情绪的实用性;二是形式内容的丰富性;三是喊唱交替、即兴发挥的灵活性;四是用于劳动生产的广泛性。
“传统锔艺”
04
“锔”者,系用铜、铁等制成的两头有钩、可以连合器物裂缝的东西,也称“锔子”。在以前,锔匠曾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职业,主要是锔盆、锔缸、锔瓮、锔锅、锔碗、锔茶壶、锔罐子等,只要是家里能锔的,锔匠都锔。
“锔活”也分粗细,平常老百姓家锔个锅碗瓢盆属于“粗活”,“细活”指的就是“锔活秀”。不少玩家有意将新紫砂壶装满黄豆,再注入清水,利用黄豆遇水膨胀的力量将壶壁撑裂,再请锔匠用银锔锔成花纹,甚至连壶盖、壶嘴、壶柄都加以纹饰包嵌,将锔嵌上升为一种手工艺术。
锔器大多是历代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是千百年来百姓生活史的证物,因此锔器的美具有非常自然的亲和力,这种美真实、质朴、独特而又亲切,是诸多藏品难以企及的。
“锡镶技艺”
05
威海锡镶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祥于清光绪末年,二三十年代蜚声海内外,兴盛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萧条,解放后开始复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达到鼎盛时期。
锡镶茶具系将锡合金冶炼、铸制、锻打、镂雕、焊接成各种图案之后,再镶嵌于江苏宜兴紫砂茶具或山东博山茶花具之上,最后经过打光而成的精巧美观的实用艺术品。茶具的镶饰部位讲究,锡片图案美观。如茶壶多镶饰在壶嘴、壶身、壶盖、壶颈处。壶盖图案为五(蝠)福捧寿、喜鹊登梅之类,壶盖中间的气孔是专用光绪铜币压铸上去的.;壶身图案多为苍龙戏珠、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等。
锡镶茶壶是集艺术欣赏和日常生活使用为一体的工艺品,纯手工制作,图案雕镂清晰、生动形象、传神逼真,涉及到了自然、人文及威海地方风土人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之美,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氛围,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部分小型器皿是老年人茶余饭后休闲把玩健身的器械,类似健身球的功能,漂亮的小锡壶在人们的手中反复擦拭,闪闪发光,招人喜爱。除茶具类品种外,还有镶手杖、高级花瓶、钓鱼竿、奶罐、糖罐、白水罐、清水碗、奖杯、纪念品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
年12月,“威海锡镶制作工艺”被列入威海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9月,“威海锡镶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海草房民居制作工艺”
06
海草房民居,最早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沿海先祖用海草筑巢而居;从秦汉至宋金时代,它的制作技术有了进步,形成基本格局,被划定为生成期;到元明清时代,成为繁荣发展阶段,奠定了荣成沿海区域海草房民居群落基础,成为胶东沿海最具特色的生态民居。
位于荣成市港西镇的巍巍村,是海草房民居历史较远、保存较好、数量较大的海草房民居古村落,有着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制作工匠及苫匠,并代代传承至今。海草房民居制作整个过程有70多道工序,全部采用民间手工技术,不含任何机械成分。制作工匠有瓦匠、木匠、石匠、苫匠,合称“四匠”,其中苫匠是最为重要。
海草房民居无论从外部的建筑风格及手法,还是到内部的结构和实用性,完全区别于现代所有民间建筑。它记录和诠释着沿海先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厚重历史及风土民情,对研究沿海民居的建筑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文化及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具有深厚的工艺价值、美学价值、民俗价值及利用开发的价值,这些都构成了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需要全社会保护和认同。
“豆面酱手工制作工艺”
07
豆面酱采用优质东北大豆为主料,经过精选浸泡,旋转蒸球蒸煮后与面粉、菌种混匀,入曲池经42小时以上的通风制曲,所得酶系全蛋白酶活高、无杂菌的成曲与盐水混合;入至密闭玻璃房的酱池中,经过近一年的天然日晒、倒池发酵后,所得成品质地细腻,味鲜醇厚,酱香酯香味浓郁,后味绵长,充分保留了传统豆面酱的产品特点,且比原始生产方式更卫生可靠,产品的质量、卫生状况稳定,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第一步:原料处理:精选优质黄豆,经清洗浸泡后,控水入蒸料罐,经适当的蒸煮,使黄豆熟透均匀,不夹生,不酸。然后开启送料绞龙及风冷机,使黄豆品温降低到一定程度拌入辅料和菌种,搅拌均匀。
第二步:制曲,原料拌匀后均匀疏松地布入曲池,控制一定的生产条件,经过孢子发芽期,菌丝生长期,菌丝繁殖期,孢子着生期四个阶段,其间经过两次翻曲、铲曲,整个过程40小时以上,培养出色泽黄绿,有曲香味,无异味,具有多种蛋白酶、淀粉酶的成曲。
第三步:发酵。成曲入密闭玻璃房发酵池中,加入一定浓度和比例的食盐水,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经过搅拌、粉酱、倒池等工序,天然发酵一年以上,其间经过多种生化反应,最后得到氨基酸含量高,味道鲜美,颜色红褐鲜亮,酱香酯香味浓郁的四海豆面酱。
“威海面塑”
08
面塑是以面粉为主要材料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在我国流行很广,有着非常渊源的历史。逢年过节,民间制作的面花食品,象蒸制寿桃,正月十五蒸十二属相,清明节蒸燕子等,这些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的面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威海的传统面塑就是在这些民俗活动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单纯供人们观赏的工艺美术品。
面塑的优点,一是可塑性极强,包括人物、风景、花鸟细节,清晰可见;二是色彩丰富,可满足各种素材制作;三是体积小巧,方便携带与制作。
制作面塑,和面是关键之一。制作面塑的和面与制作面点不同,前者需要考虑面团在可塑性、防腐性等方面的要求。许多人在制作面塑时都会遇到诸如面团不易塑造成形、作品易干裂绽口等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制作者没有完全掌握面塑和面的诀窍。
制面塑的工具十分简单:小剪子、小梳子、镊子、拔子、骨针、毛笔、竹劈、小锥子等物,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威海的传统面塑在民间工艺传承发展的道路上经过创新发展提高,现在形成具有威海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深受人们喜爱。
“威海剪纸”
09
威海市地处胶东半岛最东端,依山傍海,地理环境得天独厚。这里的生民,男以渔、农为业,女以绣织为主,在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诸多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剪纸即是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
威海剪纸的显著特点是:构图简洁,线条流畅,寓意鲜明,粗犷之中兼具抽象、夸张的审美取向。在这里,民间艺人创作的大都是美化生活的实用剪纸。按其用途大致可分为窗花、墙花、顶棚花、纸斗花、灯笼花,用于手绣或刺绣的枕头花、鞋花、鞋垫花、荷包花,以及儿童兜肚花、儿童虎头靴和虎头帽花等;花样内容则多以海洋动物如:龙、虾、鱼、蟹;飞禽走兽如凤凰、孔雀、蝙蝠、金蟾、玉兔、虎、狮、鹤、鹿、鸡、猫、狗和渔乡生产生活场景为主,有的剪纸高手还创作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系列剪纸,总之无论何种题材,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海文化特色。
在威海剪纸不仅是民间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渔家和农人在节日、喜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婚嫁迎娶等特殊需要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影响着广大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在承袭、传播民间民俗文化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威海剪纸不仅寓意丰富、独具艺术特色,而且也是民俗学、考古学和神话传说的丰富载体,具有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
年12月,“威海剪纸”被列入威海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年9月,“威海剪纸”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乳山大秧歌”
10
乳山大秧歌在民间被叫做逗会、耍会、耍逗会、耍秧歌。以队伍庞大、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其中大秧歌中的耍火龙表演形式在国内独树一帜。乳山大秧歌的表演方式一般采取自村演、串村演(又称闯村演)、秧歌队路遇、汇演等几种方式。
传统的大秧歌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前面是执事部分——领舞人穿着大戏袍,戴着长胡须,左手擎着平顶伞,右手拿着马尾蝇甩子,用蝇甩子的不同变化来指挥队伍。他负责点报节目、活跃气氛、指挥队员们行进或起舞。配合领舞人的有香盘、彩旗、大锣、大鼓、大钹、小钹、堂锣等。像古代官宦上街一样,有打旗的,有鸣锣的,造势开道。
中间是舞队部分——紧贴领舞人身后的是二人至八人的舞鞭组,舞动鞭子或者彩竹。紧随舞鞭组之后的是二人至八人的花鼓组,以舞动和敲打花鼓为主。花鼓组由青壮年男子组成,是大秧歌中最具活力和感染力的部分。他们武生扮相,讲究阳刚之势、健美之态。紧随花鼓组之后的是二人至八人的女子彩扇组,舞者手持彩扇,翩翩起舞,动作流畅、姿势优美。舞步主要是走三步、踏一步,相邻的两纵队中相邻的两个舞伴不停地交叉换位,叫“三步一隔”。
后面是自由舞部分——有双人舞、单人舞或者其他艺术形式。双人舞有固定的人物名称和表演套路,但唱词却在不断地变化着。实际上,多是把一些小秧歌连接在大秧歌后面。搭档组合有:锢漏匠和王大娘、老头子和老婆子、丑婆子和傻小子、相公和媳妇、货郎和翠花等。内容力求诙谐有趣。多人舞庄严有余而诙谐不足,双人舞诙谐有余而庄严不足,前后这样一调剂,收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效果。
乳山大秧歌是一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汉族民间舞蹈。与海阳大秧歌同宗同族,均负盛名。乳山大秧歌发源于乳山西部、海阳东部地区,创建于明朝,兴盛于清朝,是一种为人们所喜爱的集体狂欢方式,这项独特的文娱活动,表达人们内心的期盼,展现互相祝福的情怀,增进交流,加深友谊,凝聚人心,是人民群众精神层面里的一朵艺术奇葩。
爱威海的风景,爱威海的文化
更是对威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印象深刻
你对威海的哪项非遗印象最深呢?
在文末留言和大家交流吧~
编辑: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