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会才罢,游兴方起。
华热歌会上锦衣华服的藏族妇女。
新雨后的松林前,身着盛装的谢更藏与徒弟即兴唱起吉祥颂歌。
提亲
戴头
送亲
迎亲
华热酒曲,诙谐生动。
*昏的天光下,华热民歌中最华彩的颂辞宛如天籁,令记者心醉神迷。
庄重典雅的华热婚俗
说到华热服饰,自然要提到华热婚俗,在这方面,他们有着自己更为独特的讲究。根据几位长期在门源工作的朋友介绍,以前,华热藏区普遍流行买卖婚、抢婚、天戴头婚、招赘婚、转房婚等,虽种类繁多,但大多为一夫一妻制。现在普遍为自由婚姻,在婚庆礼仪上,仍沿用保留了一整套传统习俗,从提亲到婚宴结束,要经过提亲、定亲、戴头、送亲、途中迎亲、婚礼及送别等多个程序。
朋友说,华热藏族在春节期间举行婚礼的较多,进入腊月,出嫁的女儿不干家务活了,一是让女儿多做些刺绣针线活,二要保养身体和皮肤。这段时间,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也要先后邀请姑娘去自家作客,并盛情款待,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姑娘家要付出一定的财力、人力来设宴接待客人。按照当地风俗,姑娘出嫁的头一天,要为新娘举行“戴头”仪式,仪式由几位女性长辈将新娘的长发编成排列有序的条小辫,仪式结束后,用红头巾包脸的新娘在伴娘和亲友们的簇拥下,绕庭院行三周,表示对家乡与父母亲人的依恋之情。
听着朋友介绍,心头又添想法:若是在那姑娘出嫁的头夜,安坐于华热藏族人热烈喜兴的客厅,手捧热茶,耳听酒曲,看着眼前华美的服饰一一流转,温暖的眼神个个生辉,我牧人的心肺该是怎样一番扩张?
最先让笔者直观了解华热婚俗的,是这个县于年录制的电视专题片:《华热藏族婚俗》。
画面中,庄重的仪式、丰富的程序、独特的婚礼音乐时时惊艳着笔者的双眸。有专家说,华热婚礼仪式中的酒歌,旋律优美辽阔,曲调婉转悠扬,它不但是藏族民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藏族民间文学中一笔不可多得的遗产。
据了解,华热藏族虽然同属于藏民族,但它的婚俗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其中保留了诸多母系社会的遗风,如婚前的自由交往恋爱议婚仪式由舅舅做主,迎亲时对新郎泼水惩罚,婚宴上舅舅居于最尊贵的位置,新婚夜男女不同房,婚礼后新娘不住夫家等,都反映出华热藏族婚礼深藏的历史渊源。
观赏专题片,笔者看到在华热婚礼上除了常见的敬酒、献哈达等礼俗,从说亲议婚到隆重的婚礼仪式,华热藏族都非常看重祝辞语言和谚语、格言、名言的应用。如挑选的媒人首先要具备语言表达天赋,议婚仪式上的说辞,就是一篇优美的诗章,而且要有能说一天不重复比喻词句的本领。特别是婚礼上的致辞人,更要具备声情并茂发表近百段短歌组成的祝婚辞的本领。有的致辞人妙语连珠,滔滔不绝,对于这些千古流传的华美诗章,宾客们洗耳恭听,赞赏不已。当致辞人用诗的语言表达各种美好祝愿时,宾客中不时有人振臂高呼“真如说的这样应验啊”,接着众人同声喊出“就这样应验啊”的呼应声,在场之人,无一不被深深吸引和打动……
华热藏族的整个婚礼过程,从恋爱开始议婚仪式上的唱歌敬酒、对歌、到结婚仪式,无不颂诗唱歌。其歌内容十分广泛,歌颂形式多样、音乐形式纷繁多样,旋律有的低沉、有的高昂,有的娓婉曲折,有的爽朗明快,仅曲种,就多达六十余种。
华热藏族婚礼礼俗,是华热藏族人传统民俗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蕴涵着华热藏族的精神、礼仪、风俗、信仰、价值取向,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研究素材的特殊价值,已受到各方面专家的重视。县上在拍摄了专题片《华热婚俗》的基础上,连续举办了六届华热歌舞、服饰表演展示会,且多次参加省州民间艺术表演赛,拍摄了一批表现华热婚俗的图片,对祝辞、歌谣进行了初步的搜集翻译工作。
我们深信,随着县上立足弘扬华热文化、发展华热经济等一系列工作的深入进行,华热婚俗,这珍贵的原生态文化遗产必将在华热人民族精神的护佑下,顽强地生存下去……
传唱千年的古老歌谣
从唐代英勇善战的*旅化剑为犁的千年历史中,华热藏族在这块桃花源的梦境里,传唱着一个古老民族的不息歌谣。
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格言:“不会唱歌的人犹如一头牦牛,不会跳舞的人好似一根木头”。所以连静心向佛的僧人也创出了誉满藏区、娱神又娱人的珠固喇嘛藏戏。
相传珠固大峡谷中,有格萨尔王爱妃珠牡居住的地方。珠牡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王妃,她在三道峡被格萨尔王圈禁的岁月里,闻天籁鸟鸣,观云飘鹰翔,创作出美丽飘逸的华热歌舞,将歌曲教给了这里的人们,慢慢地,这里便形成了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的民风。
珠固乡寺沟村的谢更藏,便是华热藏区知名的民歌传唱者和门源申报的第四批县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在遥远的大山皱褶里,在*昏天光下的林区板房,69岁的第六代民歌传承人谢更藏正在等待我们的到来……
牧民家庭出生的谢更藏,从小热爱民歌、拉伊等,8岁即跟着爷爷学唱华热酒曲、则柔及其他华热藏族民歌。13岁起,他一边上学,一边跟随父母学说吉祥词,17岁那年,开始在藏族婚礼上说颂词、唱酒曲,渐渐有了小名气。
为传承发展华热藏族民歌,发动民间歌手一起保护、传承和再创作,谢更藏现已被聘请为甘肃天堂学校传习所“国家非物质文化华热民歌进校园传习活动”传授人。
据县文化馆吴主任介绍,谢更藏歌艺特色鲜明,其曲艺唱调代表并包容了华热藏族民歌的多种文化信息。
作为一名华热民歌的传承人,谢更藏亲力亲为,不但积极参加县上举办的各项民俗文化传承活动,还招收了7名学员,经过他的努力培养,其中2名学员在今年天祝县举办的非物质文化民歌大赛中获得了二、三等奖。
不仅如此,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目前正着手建立门源华热民歌传习所,他豪迈地邀请笔者于几日后再来珠固,一睹他们招录学员的情景,“到时候,我们要招70多名学员进行培训呢!”
老人的言语充满期待,更弥散出踌躇满志,那一刻,在新雨后的松林前聆听身着盛装的老人为我们唱起吉祥颂歌,望着他和他身边演唱的魏万玛加、其女儿、其侄子,那种人人眼中所流露出的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守望,不仅令人动容,更令人动情……
吴主任介绍说,老人在参加婚礼或演出时,总会找机会与大家交流探讨华热民歌的项目保护、技艺传承等问题,并在进一步挖掘华热民歌精髓、广交民俗艺人、收集民俗资料等方面一刻也不懈怠地忙碌着。
依据笔者观赏、阅读大量专题片和资料的基础上得到经验:华热民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社会的基础性、演唱的即兴性、鲜明的地域性、表达的朴实性等四个方面。
在一本有关华热婚俗的书籍中,作者针对华热民歌的赞词、赞歌、酒曲进行了大量阐述。归纳来看,有以下特点:一,民歌的作者是当地群众,是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为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而创作的,传承人的歌艺没有脱离这一点,是原汁原味的地方唱调;二,华热民歌在词语、段落、伴奏、旋律等方面都有大量的即兴创造,传承人歌唱依然沿袭了这一古老的技艺特点;三,华热民歌在源远流长的进程中形成了独立的方言特色,传承人歌艺继承了母语特征,完全用方言来传唱表达;四,华热民歌的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传承人的唱调大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歌唱表现生活化,形式灵活、生动,对各种不同的内容、唱词、演唱场合与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是啊,这里不但有金戈铁骑的雄浑记忆,更多的是葱茏茂盛的美好诗情。华热藏族,他们无论放牧于高山,耕耘于谷地,狩猎于林海,都会对山而歌,面河而舞,歌声响彻于奔驰的马背,舞步轻踏于青青的草地,他们歌舞在迎亲的路上,歌舞在麦收的河谷,他们共同演绎着不息的民族记忆,守护着古老文明的活态遗存……
作者:兰新天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