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以“水”为名源于何时?有什么特色习俗?水族有哪些美食
“水”被誉为人类以及动植物的生命源泉,并作为一种遇强则强、遇弱则弱,遇山则绕、遇水则融的特殊物质。自古以来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都起到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民族能够以“水”为名,就足以证明其民族属性与文化积淀。
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水族”,而且在现代社会中水族的存在感也比较低。目前,水族的主要聚居地在贵州黔南、黔东南等地。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水族总人口大约有42万左右,虽然人口较少但其民族起源却说法众多。
据史料记载水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相传水族先民在商族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且水族还是殷人正统后裔族人中的一个支系。虽然这种说法获得的支持率比高,但是关于水族起源时至今日依然说法各异。
如果按照水族起源于“殷人说”来看,水族的祖先应该是帝喾高辛氏后裔。但是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有关,水族起源的说法也就越来越多。笔者认为水族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单一民族,弄清楚其民族起源对了解水族历史,以及民风民俗和文化信仰都有帮助。
水族发源历史与民族风格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而这种风格形成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除了大家比较熟知的地域、饮食等因素之外,其实,还与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人文理念或者说思想意识都息息相关。
一个有思想亦或是有灵魂的民族,都会在不断发展中积累民族文化。并将这种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不断深化,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格。笔者认为从这个角度其实完全可以看出,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要素。
无论是汉民族还是少数民族的形成、发展、成熟,都需要历经岁月洗礼与历史沉淀。而且往往都远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以及民族先贤对广大民众的指引,在一系列复杂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为中,才能最终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与风格。
水族作为远古时期的一个古老民族,它的形成与发展也基本上遵守了这个规律。生活在古代北方地区的水族先民,在不断对抗恶劣的自然气候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
并且水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文化体系,这不仅有力的提升了水族的发展速度,同时也为水族的历史深度与民族精神,奠定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基础。笔者为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水族的发展与进步都有赖于其民族精神。
一、水族起源及其历史底蕴
1.水族发源于“睢水”说
据史料记载水族发祥于古代睢水流域,“睢水”是中国古代著名河流之一。在睢水流域两岸大部分地区生活着商族先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睢水就是商朝的发源地。《水经注》曾记载:“睢水向东流经亳城北,此乃商汤所都”。
这句话实际上就佐证了睢水流域,是商族亦或是商朝的发祥地,而水族作为商族后裔也自然发源于此。如果从这一点来看就已经有力的诠释了,水族起源说中的“殷人说”。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来看水族,至少已经存在年左右。
同时,可以证实这一起源说法的佐证,还有水族曾自称“睢”。而“睢”就是古代睢水流域的简称,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水族起源于商族,应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在古代民间还有“饮睢水,成睢人”之说。
2.以“水”代“睢”
水族亦或是称其为“睢”的时代,应该是在公元前年左右。这个历史阶段正处于商族向商朝过渡的重要时期,住在睢水流域的水族或者说“睢”族,一直沿用这个族名大约有多年,直到唐朝建立之后并在此地设置抚水州。
这段历史大约发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统治者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贵州、广西等地方所以在黔桂交界设立了羁縻抚水州。至此之后曾自称“睢”的水族人,开始以“水”代“睢”并自称为水族。
笔者认为从这段史实中也可以发现,从商族开始一直到唐朝时期,起源于商族的“睢”族才得到正式确认,并且被划归于唐朝统治区域之内。这其实才是以“水”代“睢”的关键阶段,至此之后水族开始进入统治者视野。
3.“百越”说
相信大家都知道古代社会中的百越之地,就是现代社会中的广东和广西大部分地区。如果按这种说法水族就应该是土生土长的南方民族,这种观点不仅彻底推翻了“殷人说”,而且也将其民族发展历史由北向南推移。
如果从客观角度来讲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阶段,虽然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出现迁徙的行为。但是作为一个已经有明确证据是北方民族的水族,在起源于“百越”说出现之后。不仅彻底否定或推翻了水族北方发展史,而且也将其从东夷后裔转变为南蛮。
目前,“殷人说”与“百越说”也是关于,水族起源最具对立性的说法。但由于两种说法互不相让也并未达成妥协,所以一直处于僵持不下的尴尬局面。对于水族起源于“百越”的说法,其实也有相关的历史记载和佐证。
(1)由南向北迁徙百越
据《百越源流史》记载殷商后期,原本属于商族支系的水族先民,在社会大环境以及民族生存现状的影响下,不得不向南迁徙并最终达到百越之地。水族先民在当地定居之后,随着时间不断推移终于与百越族群融合,这其实也就是“百越”说的基本一句。
按照历史记载这其实也是水族,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简而言之就是由北向南最终到达百越,也就是大家比较熟知的岭南地区。水族在融入百越族群之后,又经过了几百甚至几千年发展,终于形成了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的单一民族。
(2)从“百越”朔水而上
相传水族在百越之地生活了几百年之后,秦朝人开始了大规模的征讨岭南战争。为了能够躲避战乱并保存民族实力,水族人开始由当时的聚居地岭南,朔水而上进入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也就是现代水族人生活的地区。
这次迁徙又可以被称为第二次民族迁徙,水族人在这一次迁徙之后,相对来说过上了较为稳定的生活,并一直延续到唐朝开元年间。直到唐朝在此地设立都督府,水族人才正式被纳入大唐帝国民族版图之中。
据《唐书·南蛮传》载:“开元中,置莪、劳、抚水等羁縻州”。这句史料所记载的史实就是,唐朝开元时期曾在水族聚居区,设立了一系列羁縻抚水州,目的就是为了安抚生活在此地的水族人民。
笔者认为通过水族的两次大迁徙,完全可以了解到水族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习俗。做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民族,水族从萌芽、发展再到成熟期,所形成的文化习俗不仅促进了民族发展,而且也为后世族人提供了宝贵的民俗瑰宝。
水族文化习俗及其重要涵义
一、“饭稻羹鱼”习俗
相信很多对水族有所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民族特别崇拜水生物“鱼”,这其实与其族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水中有鱼才能经久不息,而鱼游水中也能畅快淋漓。按理来说水族人将鱼当做图腾,就应该将其束之高阁而不能伤害。
但是在水族聚居区却流传着,“饭稻羹鱼”的重要社会习俗。早在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就曾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从这里可以看出生活在南方地区的水族,最大的饮食特点就是“饭稻羹鱼”。
所谓“饭稻羹鱼”实际上指的是,以稻米饭为主食以鱼虾为副食的饮食特色。这一点其实也可以从魏征修撰的,《隋书·地理志》中得到证实。也就是说或水族人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启了“饭稻羹鱼”的饮食习俗,并一直延续至现代社会。
二、水族人的独特食俗
水族人除了具有南方地区的统一食俗“饭稻羹鱼”之外,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独具民族特色的食俗。由于水族人聚居地特别适合栽种水稻,所以水族人的日常主食就是大米饭。除了普通的煮饭、蒸饭之外,他们还发明了用肉和蔬菜“烩饭”。
“无菜不酸,无辣不食”,是水族人最突出的饮食习俗。这一点其实与苗族人的饮食习俗十分相似,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水族人饮食种类,其实也与现代苗人差异不大。比如,腌制酸菜、制作酸汤等,也是水族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材。
同时,水族人还有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共性食物,那就是水族人对酒的喜爱也特别浓郁。很多水族男性几乎每一顿饭都要一次,尤其是在传统节日或重要活动时,大多数人还以酗酒并导致醉酒为乐。虽然酒多伤身的道理每个人都懂,但是在水族独特酒文化的引导下,无论男女都对饮酒特别感兴趣。
三、水族特色建筑“干栏”
“干栏”并不是水族人的发明专利,生活在云贵高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以“干栏”为主要住宅。这个是因为这种以木头、竹子为原料的吊脚楼,不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殊属性,而且完全符合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建筑习俗。
水族的这种房屋建筑习俗一般,认为是源于古越人茆榫“干栏”。这种房屋基本上都是两层,上层为居室下层为杂物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也生活在当地的其他少数民族,在房屋建筑理念和结构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水书”
“水书”作为水族先民创造的重要文化瑰宝,是由水族先民结合民间普遍意识,知识以及信仰等文化因素编纂而成。作为水族重要的文献巨著,被后人誉为水族“易经”、“百科全书”,时至今日依然在水族聚居地不断传诵。
结语
水族作为殷人后裔,不仅创造出了独具水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同时也为古代中国少数民族发展,画上了色彩绚丽的浓重一笔。作为由北方迁徙到南方的少数民族,水族不仅经历了游牧民族的文化熏染,同时也融入了南方农耕民族的生活习俗。
水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发展历程和形成经历。其实,都在向世人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一个民族要生生不息绵延不断,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酝酿民族文化习俗,因为只有文化习俗才会深入骨髓并流传后世。
刘世彬《水族的习俗及其医药》
何江婵《三都水族端节文化习俗》
张加云《水族的日常礼节和待客习俗》
蒙耀远《水族丧葬忌荤习俗的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