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农村俗语试人家的新,穷断根,是什么意
TUhjnbcbe - 2023/12/20 21:41:00
白癜风的饮食问题和影响 https://m.39.net/pf/a_4613572.html

如果你买了一件心爱的衣服,自己从来没有穿过,你愿意给别人试来试去吗?如果你买了一台称心如意的小车,自己还没有开出过门,你愿意把车子出门的第一次让给别人吗?

过去农村,人们把个人物品的第一次使用称为“试新”,比如试人家的衣服、鞋帽、嫁妆等等。农村有一句俗语:“试人家的新,穷断根”,就是指新物品的第一次,忌讳让别人来试,同时,农人也认为,别人的新物品,自己最好不要去试人家的。

1、“试人家的新,穷断根”具体指什么呢?

我们村一位年轻的小伙曾问过我,说这句农村俗语不太好理解,俗语所包含的意思,到底是试人家的新的人穷断根呢,还是被人度过的新的主人穷断根呢?

对于农村一些年轻人来说,过去的一些农村民俗离他们越来越远了,像这类的俗语也就越来越难以理解。我国农村传统民俗,有很大一部分是靠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传,才得以保存至今。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当父母传授给子女一些传统民俗时,总是被他们给戴上“老八股”、“老封建”等守旧的大帽子,有时一些儿女还把眼睛向上翻一下白眼,很不屑地说道:“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还跟我们灌输这些旧想思?”既然子女不愿听,也接受不了,那做父母的被怼过多次后,也觉得无趣,只好闭上嘴不说了。社会发展太快,新思潮一波接一波袭来,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一些农村父母多少有点不太自信,怀疑自己过于陈旧,跟不上社会变化的节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现在社会,早就失去“子不教,父之过”的氛围。过去,在农村,如果有人说某人“没有家教”,或者说“失了家教”,那可是说得很重的话。现在农村一些年轻人,还有多少人在乎别人说的这些话呢?

也就因为如此,一些农村的传统民俗,包括城镇传统民俗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直到有一些年轻人因不懂民俗,在社会交往之中,也就不懂得尊重他人或者他乡的民俗,就更不用说“入乡问俗”和“入乡随俗”了。于是,亲戚朋友之间的交往,常常因地方“规矩”问题,发不愉快的事,甚至出现非常尴尬的场面。

去年,我们村有一个女孩出嫁时,置办了一套传统嫁衣,出嫁一星期前,请当地老裁缝赶制。离出嫁还有两天,嫁衣终于缝制好了,老裁缝把嫁衣送上门。当时出嫁的女孩有事到邻居家里去了,她的一位女同学在她闺房里玩。那女同学看到嫁衣非常漂亮,不由地把嫁衣穿在身上。正好被回来的出嫁女孩碰到了,她怒不可遏。自己从未穿过的嫁衣,怎么能让别人成为第一个穿的呢?于是,她一气之下,用剪刀把嫁衣绞得粉碎。当时那种场合,说有多尴尬就有多尴尬,特别是那位同学,恨不得在地下打个洞钻进去,只好悻悻而去。最后,还是出嫁女孩的父母,只得让老裁缝连夜又赶制一件,好在没有耽误出嫁的日子,但是后来赶制的嫁衣,因时间太急了,在做工上没有前件精致漂亮。

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传统嫁衣是一个女人最看重的东西。旧时的嫁衣,一般由女人自己做,一般要花三四年的时间才能做好。做好后不能让别人看,也不能让别人摸,更不能让别人试穿。女人的嫁衣一生穿两次,一次是女人出嫁时穿,婚礼结束后,要把嫁衣收起来,放在箱底收好。第二次穿嫁衣是女人老了后,去世的时候,穿着嫁衣到另一个世界。那位女同学因为不懂这种传统风俗,触犯了新娘禁忌,搞得自己灰头土脸,女同学心里自然不好受,新嫁娘心里更是难受。

在农村社会交往中,民俗“规矩”这种东西,你可以不讲究,但是,在社会上并不等于所有的人都不讲究;你可以不在乎,但是,并不等于所有的人都不在乎。如果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别人的感受,不尊重他人,到头来只会让自己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因此,民俗这东西,你可以不信,你也可以不讲究,但你不能不尊重地方风俗,也不能不尊重别人在这方面的讲究。

农村俗语“试人家的新,穷断根”是地方流传的一种风俗。在另一些地方又说成是“试穷断筋”,其中的意思是一样的。

过去,在农村,一般来说,这句俗语指女子出嫁时,家里置办的嫁妆,男人结婚时,家里置办的礼服,都忌讳别人去试新,也就是说,第一次使用或者试穿,一定是本人,而不能是别人。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将新缝制的衣服、帽子、鞋子、被褥等,也列入不能让别人试新的范围,同时,自己也非常忌讳去试别人的新东西。旧时,农村对试新的说法是,自己新物品让别人试了,就会致使自己变得非常贫穷。

实际上,在旧时的农村,人们认为,个人的新物品不能让别人来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凡是别人的新物品,最好也不去试新,如果你去试了别人的新东西,也会穷断根。

有的农村对试别人的新,还有另一种说法。这些地方的俗话说:“试人家的新,遭人恨”,意思是说,如果试了人的新,就会被别人“恨”。有的地方讲得比较明确,如果试了人的新,就会被新物品的主人恨一辈子。农村有一句俗语说“宁试别人棺材,不试他人新鞋”,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棺材和鞋子都属于个人物品,都不能随便去试,尤其是鞋子更忌讳去试别人的。

2、“试人家的新,穷断根”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试人家的新与穷断根之间,以及试人家的新与遭人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当然也就没有任何道理。就拿现在商场里的衣服、鞋帽来说,有些衣服和鞋帽就让人试来试去,不是照样有人买吗?还有拍婚纱照的照相馆,同一件婚纱和礼服,不知让多少对即将举行婚礼的恋人穿过,难道这些恋人结婚后都“穷断根”吗?这种说法显然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

那么,为什么过去民间会产生这样一种奇怪的说法呢?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旧时代农村农村大多数人很贫穷,民众长期以来,产生的一种怕“穷”盼“富”的社会心理。

这里所说的个人物品,有多种多样,下面以衣服为例来说明。

旧时,农村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家庭都比较贫困。就拿穿衣服来说,那时,一个家庭由于儿女较多,男孩子的衣服,大哥穿的衣服短了,就给二弟穿,二弟穿的衣服短了,给三弟穿,如此传下去,直到补了又补又破了,破到不能穿了为止,但是还不能丢,用来做鞋子。姐妹多的家庭也是如此,大姐穿了二姐穿,二姐穿了三姐穿,也是穿到不能穿为止。很多的家庭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咬紧牙关给每个孩子缝制一套新衣服。过去农村有一句俗话“小孩盼过年,大人愁过年”,过年了,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这是一般家庭的标准,孩子有盼头,只是父母得发愁,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现在农村,老人去世后,除了按照地方习俗,留下几件老人生前穿过的衣服作为念想外,其它的衣服点一把火给烧了。过去农村,老人去世后,他们生前穿过的衣服,只是象征性地烧一到两套衣服,剩下的衣服要留给子女穿。过去,大多数农村有“五十不置衣”(一说“六十不置衣”)的说法,主要是当时农村人的寿命普遍比较短,认为五十岁后还要缝制新衣服是浪费,还是将布料留给年轻人缝制衣服。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农村还有这种做法,过年时,年纪大的人只讲究衣服的干净,只有小孩和年轻才穿新衣服。

那些年代,就是成年人,身材定型了,也未必每年都能缝制新衣服。农村有一句俗语,说明过去人们所穿衣服的年限:“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样算来,成年人置办一件衣服,从新到旧,再到破烂要穿九年。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一件衣服未必真的要穿九年,但是,从新衣服到破衣服,再到破了后打补丁的衣服,这三个过程,对大多数农村人来说,都是当时那种年代的普遍现象。

也就是因为如此,人们非常爱惜自己的衣服,更在乎自己的新衣服,尤其是第一次的归属权。过去的新衣服不像现在,可以在商场、店铺、网上购买,是不是有人试过,也不知道,人们也更不在乎,只要是新的就行了。旧时,想穿新衣服,先织好布,或者买好布,由自家缝制,或交给专门的裁缝缝制。衣服缝制好了以后,把新衣服穿到身上的人,必须是衣服的主人,既不能让别人来试,也不能给别人试。

再说,旧时的农村现实是,富裕之家的人,常有新衣服穿,很少穿别人穿过的衣服,即便是兄弟姐妹之间也是如此,就是因为家里“富”,穿得起。而普通之家的人穿别人穿过的衣服就很正常了,兄弟姐妹穿了小的穿,父母穿了儿女穿,有的人家出门时还向别人借衣服穿,这主要是因为家里“穷”。也就是因为如此,那时人认为,试人家的新,会坏了人家的好运,让人家没有出头之日,既会让别人穷断根,也会让自己穷断根。

在过去的农村,其它的个人物品人同样如此,既要守住自己心爱的物品,也不能夺人所爱。人们认为,新的物品让别人试了,就不再是新的了,而是在吃别人嚼过的饭,没有那种味道了。

总而言之,“试人家的新,穷断根”这句农村俗语,是旧时农村普遍形成的一种为人处世的规矩,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穷断根”这种说法,与试人家的新没有任何关系,是俗语中惯用的一种手法,为了让人遵守这一规则,用这个的话来吓唬,使人们不敢违反这种禁忌。

现在这句俗语,在大多农村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但是,有一些地方如果还有这处讲究,还是应该注意一下,以免出现不愉快的场面。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村俗语试人家的新,穷断根,是什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