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全媒体通讯员余民强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进入新时代,中小学大思*教育兴起,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节日是教育的契机在中小学方兴未艾。每年端午,传承端午文化和体验端午习俗活动在各学校如火如荼,广大中小学生充分感受到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这种独特的寓教于乐活动,顺应了高质量推进中小学大思*教育一体化建设,拓宽了中小学大思*教育路径,提高了大思*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探究端午起源,厚植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端午前夕,中小学引导学生探究端午节的来历、探究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通过探究端午的起源,中小学生不仅能沉浸于端午的乐趣和气氛中,更能思考端午所表达的思想及文化内涵,通过了解屈原的事迹,学习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懂得爱国先爱家爱校,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回报社会。
感受端午习俗,提升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端午期间,中小学通过开展学习屈原文学作品,感受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蒿等民俗风情,充分发挥端午传统习俗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包粽子,培养了劳动素养和动手能力,同学们相互协作,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分享的乐趣,感受我国传统佳节的文化内涵,培养了学生忠心爱国、品行端正、洁身自好的良好品质;观看赛龙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意识,在遇到困难时懂得“风雨同舟、休戚与共”;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的绘画、手抄报活动,充分挖掘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感受了传统文化魅力……这些活动,有助于提升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挖掘端午思想内涵,拓宽中小学大思*路径。端午节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与中小学大思*教育目标和内容高度契合。中小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教育时,要用好用活端午文化这页“生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端午节日内涵、屈原文化作品、端午民俗等,满足学生的认知要求,在课后活动中,通过包粽子、手抄报、认识艾蒿、挂艾蒿等实践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漫步端午的历史长河,探究端午起源,感受端午习俗,挖掘端午思想内涵,领略楚韵风华,听听屈原波澜起伏的一生,传承端午文化的大思*教育,让中小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感受到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升华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是中小学高质量推进大思*教育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