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到「民俗」,脑中浮现的就是庙会、烧香、拜拜;或者把民俗等同「风俗」,认为在同种同文的区域内,风俗都应相同。这两种看法都不太正确,前者太窄、后者太寛,都抓不住民俗的定义。「民俗」的「民」指的应是全民,亦即无关背景、教育、职业、阶级,每种群体都可能发展出民俗。「民俗」的「俗」则是在上述的具有某种同质性的群体之中约定俗成、非官方、被普遍接受、自然形成且在民间持续传承的一种传统文化事项。
所以,在同一个校园里上课、休闲、或是在宿舍居住,甚至是同一体制下的学生、考生都可能发展出与该群体相关的民俗,我们不妨以较宽松的定义,称之为「校园民俗」。最常见、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校园民俗,特别与检验学习成果的考试有关。
考试大玩的谐音梗:包子+粽子=「包中」?
中国历史上因为以科举制度决定朝廷官员任用人选,三年一科,再加上一考定终身,应考士子莫不慎重以对。对于没有把握的事,发展出祝愿金榜题名之民俗也是顺理成章。清朝学者褚人获(—)提及当时江南地区的士子进城应考时,客居的主人会在考前煮猪脚给考生吃,以「熟蹄」代表「熟题」,让考生应试时都遇到内容精熟的题目,对答顺畅。至于考生亲友,则会准备笔、定胜糕(形状像银锭的一种糕点)及粽子,取其「笔定糕粽」(必定高中)的好口采。以上两例都是以发音的近似以求达到所拟义的字词的效果,这是民俗思维中很典型的相似巫术的体现。
而以食物的谐音求取应试的好采头,这思维一脉相承,直到21世纪的台湾依然如此。至今每逢大考之前,学子的师长亲友就会准备包子和粽子,以谐音「包中」,或是蛋糕加粽子,以谐音「高中」,或者是吃葱以求「聪明」,吃蒜以得「胜算」等等,不一而足。
另一种历史悠久的、与考试相关的饮食民俗是不吃牛肉。因为牛为农耕主力,生产粮食喂养万民,出于感恩不吃牛肉的观念由来已久。而更进一步将不吃牛肉与准备考试连结的应该是主司文运的文昌信仰。有一本以文昌帝君口吻撰述的劝善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其实应该是明代托名的作品),其中就有一句「勿宰耕牛」,把不杀牛的福报连结到考运、官运顺遂。另外一本收集各种戒食牛肉「实例」的善书《牛戒汇钞》(),里面有有好几则故事是因为考生家里三代不食牛肉,因而科举登第,其中还包含了万历年间的状元朱之蕃。「不吃牛肉」与「有利考试」这两件事之间的因果关系渐渐深植人心,直到数百年后的今天,在我的学生中仍然每年都有为了准备考试而戒食牛肉的案例。
「勿宰耕牛」,把不杀牛的福报连结到考运、官运顺遂。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另一例有名的考试相关饮食民俗是全国知名的交通大学福德庙土地公。据说这间福德庙的土地公喜欢吃「仙草蜜」,所以许多考生会在祭拜时供上仙草蜜,以祈求考运顺遂。相对于戒食牛肉这种较消极的自我规范,供祭仙草蜜则是积极的以饮食求取佳绩。
依此原则,国内还发展出一种跨校园的民俗,就是在考试前,由学长姊赠送给学弟妹、祝愿他们考试欧趴(allpass)的欧趴糖。贴心的学长姊还会自己写张祝福的小卡片,伴随着欧趴糖一起送给学弟妹。
台湾还发展出一种跨校园的民俗,就是在考试前,由学长姊赠送给学弟妹、祝愿他们考试欧趴(allpass)的欧趴糖。图片来源:邱子庭、高晧庭提供
甜味在民俗中原本就与喜庆相关,欧趴糖以糖的甜味安抚准备考试的苦涩焦虑,也预祝考生的成绩能全部及格,是分布很广的学生/校园民俗。赠送欧趴糖表面上是祝福考试顺利,但它还有个附加的功能就是维系、加强学子之间的关系/感情。
除了饮食之外,还有结合校园地形地貌,而与考试相关的禁忌民俗。例如中正大学有一处纪念建校的「树人碑」,由于其树形中空的造型,被学生戏称「二一门」。传说若在毕业前背对图书馆从中间穿过,则有可能遭到学分二分之一都不及格的厄运!
中正大学的「二一门」。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千万不要走分手桥!」以恋爱、灵异类为主的校园传说
关于校园的地形地物传说,又以恋爱/灵异两类为最大宗。与恋爱相关的校园民俗,以中正大学为例,校内宁静湖上的拱桥被称为「分手桥」,情侣们都互相告诫千万不可一起走过那座桥,否则很可能就会分手。
类似的校园传说可能各地都有,新竹的清华大学早年就有传说情侣最好不要去梅园,因为梅园谐音「没缘」,去了两人就真的「没缘」了。年后又出现这则传说的进阶版。有学生告诉我情侣要去梅园没关系,只要口袋里装个伍圆硬币就行了。为什么?盖因「伍圆」念起来是台语发音的「有缘」(ū-ian)(这又是交感巫术相似律的运用!),这样就可以破解了。
这则校园民俗的发展令人赞叹,因为它既与校园地貌有关,本身还含禁忌、打破禁忌的结果,以及禳解的方法,显示已是发展成熟的民俗。
校园灵异传说很多都与某栋建筑(大楼或宿舍)有关,情节多半指向宿舍的某间寝室,或是洗衣间、厕所等边缘的角落闹*,到午夜就会有奇怪的声音或其他灵异现象。至于*的形貌,有一种说法甚且在各个校园都有流传,即背面看是一头长发,转过身来时只见一张无五官、像水煮蛋一样的「脸」。这种屡屡出现的叙事情节,就是民间文学术语中的「反覆出现母题」(recurrentmotif)。各个校园的这类校园传说在结构上可能也是大同小异,甚至有来自马来西亚的学生收集到的当地校园传说内容也有差不多的情节,最具体的差异大概就是在校名、地形地貌等方面。这也就是民间文学中类型故事(type)与异文(variant)的概念。
还有一种则衍生自大学迎新的宿营或「夜教」等活动。不拘是夜游荒野或是夜闯*屋,学长姊总爱以装神弄*来考验新生们的胆量,偶而便会衍生弄假成真型的*故事。
校园传说为什么多是*故事,可能有几个原因。早年公立学校建校时,为取得价格低廉的校地,经常购买的是墓地,整地时难免有无主枯骨出现。民俗思维以为人去世后要「入土为安」,尸骨曝露是很不幸的事,亡者魂灵会因此不安,不安的魂灵就会四处游荡,所以就有相关灵异传说产生。再者,住校的新生很可能都是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同侪之间需要迎新宿营这种活动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具有挑战胆量性质的活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团结的情感,无形的「*」就成了最容易建立的共同敌人。
六月,对各个层级的学生来说可能都是个让人心情浮动的月份。在过去,是即将面临七月大考、暴风雨前的宁静,现在,因为入学管道多元,倒未必集中在这段期间。不过六月也是许多应届毕业生告别校园的时机,这篇文章就让大家回味一下求学期间的有趣回忆吧。